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揭秘2010年度最准研究员:平均准确率61.38%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4日 16:46  中国经营报

  59家券商、1323名研究员、25351份公司研究报告 

  本报研究员  张景宇

  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逐渐成为证券市场的主流。作为这一理念的代表性群体,券商研究员们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业内流传,能够登上《新财富》杂志“最佳分析师”榜的研究员,年薪起跳价已达到7位数,它们的研究报告更成为基金经理、私募大佬们,不惜通宵熬夜也要看了才感到踏实的“投资圣经”。

  盛名之下,研究员们出具的投资报告是否名实相符呢?以往的“最佳分析师”评选,多是以买方机构(基金公司、保险机构、私募等)的主观打分为主,缺乏客观性。

  为此,《中国经营报》研究院搜集了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期间59家主流券商、1323名研究员的25351份公司研究报告进行分析统计,试图完全从数学的角度对每份报告的准确性、收益率角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找出那些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的“2010年度最佳研究员”。

  平均准确率61.38%,每份报告收益率21.78%

  统计显示,25351份研究报告中,有15559份的投资评级与随后半年间的个股走势(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相符,准确率为61.38%,刚刚超过及格线。

  那么,投资者根据报告的投资评级进行操作,收益率如何呢?为此,我们将研究报告中的投资评级划分为五类,即“强烈买进、买进、中性、卖出、强烈卖出”。其中,对于强烈买进、强烈卖出类评级给予双倍投资,买进、卖出给予一倍投资(假设可以卖空),中性不参与投资。

  在扣除3062份中性投资评级后,剩余的22289万份研究报告,每份研报半年内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产生的收益率平均为21.78%,相对年化收益率高达43.56%。这样的成绩相信会令很多基金经理自惭形秽。

  当然,在实际打分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更为严格的评分措施,对于出具中性评级的研报,如果个股相对大盘涨跌幅在正负10%以内不计入收益率,而对于超过正负10%相对涨跌幅的个股,则无论涨跌均以负收益率形式计分,作为其令投资者失去获利和规避风险机会的“惩罚”。 

  报告实际准确率与机构主观感受差异大

  2010年9月份,深交所下属机构《新财富》杂志举办第八届暨2010年度最佳分析师评选。主办单位方面称:该次评选共有40家券商的950余位分析师参评,其中5家系首次加盟评选;1500余位机构投资者参与投票,涉及60家公募基金,投票人830余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部)69家,全部参与投票的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资产总规模合计超过3万亿元。

  然而,依靠机构主观打分产生的评选结果,与依据参选者研究报告实际投资收益率打分产生的排名,存在很多不可思议的差异。

  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新财富》评选出的结果是:第1名国泰君安研究小组(孙建平、李品科等);第2名长江证券 苏雪晶;第3名广发证券 研究小组(赵强、沈爱卿、徐军平);第4名中信证券 陈聪;第5名华泰联合证券 研究小组(鱼晋华、肖肖)。

  而本报研究院根据研究报告收益率产生的实际排名结果则是:第一名宏源证券(张新红、杨国华、李丹);第二名万联证券(欧阳瑾捐、黄鹏);第三名浙商证券(程艳华、戴方)、第四名财富证券(刘之彦、陈建军);第四名湘财证券(侯文涛、洪俊骅、杨森)。

  事实上,以孙建平为首的国泰君安房地产研究小组,在统计期间的研报成绩表现并不好。统计显示,孙建平在一年内共出具74份研究报告,总收益率为-1346.39%,成绩在1323名研究员员中位列倒数第一,平均每份研报亏损17.95%

  特别是在保利地产万科A两只个股上的研报亏损严重,一年内孙建平5次建议增持万科A,结果该股与大盘的相对涨跌幅分别达到-30.38%、-22.36%、-21.42%、-13.92%,唯一一次的准确预测,相对收益率也仅有1.16%。而在保利地产上,其6次增持建议均告失败,相对亏损额从-5.01%至-34.30%不等。

  那么,对于为何实际准确率与机构用户主观打分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对此,中信建投的一位研究员认为,专业的研究报告使用者更重点看报告逻辑,而研究员的投资建议和目标价格反而是次要的。“好多对客户的服务,可能没有体现在书面上。”该研究员表示。

  (易方达基金投资管理部总经理马俊认为,产生这种差异主要在于基金经理看报告时并不知道实际的结果,所以更侧重于研究报告的逻辑是否清晰。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即逻辑清晰、观点鲜明的报告更能引起他的注意,哪怕这份报告结论最终和实际情况有差异,但基金经理对该研究员的印象仍然会很好。反过来有些报告虽然有观点,但是逻辑欠缺,就不足以引起基金经理的兴趣和信任,哪怕事后证明观点是对的,留下印象的印象也会很少。

  “(主观打分方面)大券商具有优势,因为名气大基金经理自然会重点关注,小券商就相对看得少。当然,事后的准确率统计肯定是有意义的,因为报告使用者可以根据上一年的研究员表现,调整时间资源分配。”他表示。

  研究员也有苦衷:负面评级遭封杀

  尽管年薪20万已成为研究员行业的平均薪酬,部分杰出者更是问鼎千万年薪,但风光的背后仍难掩尴尬。         

  《中国经营报》发现,在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的一年时间里,沪深300指数下跌19.06%。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同期的25351份研究报告,仅有22份和105份分别给出卖出和强烈卖出的负面评级,占样本数的5%。这显然与当时的市场环境不相符。          

  对此,天津一位张姓券商研究员透露其中的玄机:“一般而言,每家券商都会建立一个股票池,研究员根据自己所属行业,从中挑选几只重点关注。通常,股票池已经剔除ST、亏损股等亏损股,都是一些股本权重大、有市场影响的优质上市公司。这样选股下来,出现个股落后于大盘的概率就相对较低。”

  “这只是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是研究员出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考虑。好上市公司不会一直好下去,中间难免出现阶段性业绩下滑,研究员即使提前发觉,也不能在研究报告里给负面评级,因为这样会得罪上市公司,以后再去企业调研会被拒绝接待。没了上市公司的配合,以后在这一行就会很难做。有良心的就在报告里隐晦地提一提,给个中性评级。”该研究员说到。

  除了上述原因外,来自于买方机构的压力,也是研究员们不得不报喜不报忧。该研究员说了一件自己的亲身经历:“2008年初的时候,我们去一家基金公司做路演,当时一个同事不看好大盘,就说了自己的看法。这本来是一个学术上的讨论,结果几个基金经理当场就拍了桌子,指着同事的鼻子问‘你这个时候宣空到底是何居心?’事后,尽管我们领导百般解释恳求,这家基金公司还是把在我们公司的交易量取消了一半。”

  “现在研究员越来越难做了,每到评选的时候,我们都得请基金经理吃饭,而且互相攀比价码越来越高,你今天请鲍鱼桑拿,我明天请海外游。目的只有一个——在评选的时候高抬贵手。当然,这些花费公司会报销大部分。”北京一位大型券商研究员透露。

  “其实我们特别希望有一个这种完全靠数据说话的测评,大家能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凭本事竞争。以往的测评方式靠基金经理主观打分,可我们是小券商,基金公司如果不买我们的报告,我们连参赛的资格都没有。”前述张姓研究员表示。

    排名方法说明

    在本次券商研究员准确率排名中,《中国经营报》研究部共搜集到75家国内券商的25941份公司研究报告,样本采集时间范围为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考察这些研究报告推荐个股在此后半年的实际走势。

    在75家券商中,有华林证券、江海证券、凯基证券、国盛证券等16家非主流券商采集的研究报告样本数量低于100份(共590份)。鉴于这些券商的样本数量过少,不足以真实反映其投研能力,出于公平考虑,未将这些券商及旗下研究员成绩纳入本次排名。因此,本次排名的样本范围为59家国内主流券商的25351份公司研究报告。

    打分依据:根据各研究报告发表日后半年的个股相对沪深300指数的涨跌情况,与投资评级相印证。如果实际相对涨跌幅与投资评级相符,那么该份报告涉及个股的相对涨跌幅即作为此报告的分数,否则为负分。

    每位研究员出具的全部报告得分相加,即为其个人得分;每家券商旗下所有研究员的成绩总和,即为该券商的得分。

    事实上,每家券商对自己报告中的投资评级解释都各不相同。有的以3-6个月为考察期,有的则以6-·12个月为考察期;此外,对于投资评级的解释也各不相同,同样是买入评级,有的券商定义为“半年内相对于大盘上涨5%至15%”,而有的则定义为上涨10%以上。

    为了统一标准,《中国经营报》研究部将投资评级统一划分为5类,即“强烈买入、买入、中性、卖出、强烈卖出”,根据各券商的评级划入相对应的类别中。与此同时考察期统一为6个月,即以研究报告出具半年后的相对涨跌,作为评分依据。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