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草根券商崛起主导洗牌 中金中信等大佬风光不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5日 01:39  第一财经日报

  在内地投行业务的竞争格局中,从以往的情况看,大型项目和中小型项目两大阵营泾渭分明,各有实力券商领衔。中小型项目是平安、国信等华南券商的天下,而中金、中信在大型项目上优势难以撼动。

  不过,创业板开启,中小板扩容,近两年IPO主战场已然向中小企业倾斜,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券商岌岌可危,有的券商平步青云。

  草根券商崛起 大佬风光不再

  彭洁云

  “三年内在业绩、规模和品牌上成为国内一流投行,做投行未来的行业领袖。”平安证券总裁薛荣年在2006年的时候提到投行的战略目标时这样表示,此番雄心壮志在今年获得印证。

  平安证券独领风骚

  无论从发行数量还是承销费用来看,平安证券无疑都是今年的最大赢家,甚至“超车”与其定位相似的国信证券。

  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以来,平安证券首发承销家数达到34家,IPO保荐承销收入达到16.6亿元,高居榜首,市场份额也一跃蹿升至12%,当之无愧成为近年来异军突起的“草根券商”典型。

  与中金、中信等资源优势显著的传统大行相比,“草根券商”们普遍缺乏深厚的股东背景,市场化程度较高是其基本共性。

  “薛总意识到平安投行在政府资源、运作大项目、高端客户方面优势上无法与中金等投行相比,但他认为,平安投行坚持走市场化的道路是足以弥补这些先天不足的。” 平安证券一位投行人士表示,坚持服务于具备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细分子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平安投行业务的成功秘诀之一。

  除了立足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诸如平安这样的券商还拥有一个稳定高效的投行团队。“保荐机构的最大核心价值就是通道,亦即保荐代表人。保代的数量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家投行的竞争优势,特别对于擅做中小项目以量取胜的投行来说。”上述投行部老总表示。

  证监会11月8日最新披露的保荐代表人名单显示,国信证券的保荐队伍规模最为庞大,保代人数达到117人。另外几家券商也是声势浩大,紧随其后的中信证券拥有82位保代。 平安、华泰联合、广发、招商等“草根券商”的保代数量也在50人以上。

  以平安证券为代表从市场化竞争中拼杀出来的“平民券商”,正在一步步走向IPO盛宴舞台的核心位置。

  中金遭遇“滑铁卢”

  在中小项目密集发行之际,也有券商显得“水土不服”,投行收入不增反降,惊现“滑铁卢”。

  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拥有“贵族”光环的中金公司。数据显示,中金公司今年以来共承销5家IPO,主板企业占据4家,联席承销2家,保荐和承销费合计7亿元,IPO市场份额从2009年的34.38%骤降至8.7%。

  光环褪去后,昔日一骑绝尘的中金公司终也放低姿态,开始试图抢食中小板市场,并于今年3月首次“试水”创业板,保荐承销了东方财富(300059.SZ),并尝到了甜头。中金在东方财富上市中共获收入1.09亿元,保荐与承销费率高达8.41%,并不逊于其以往在主板所得。

  据接近中金的人士透露,此前中金公司对创业板保荐并不十分重视,但近一年多里IPO格局的剧变,主板和中小创业板的此消彼长,使得中金公司不得不重视这块“香饽饽”,并成立了创业板专组,专门从事创业板的保荐承销业务。

  但业内人士反映,保荐费用较高,相较其他南方券商,没有与民营企业天然的亲近性,依旧是中金的短板。东方财富之后,中金在中小企业的保荐承销上再也没有动静。

  同样沮丧的还有申银万国、国泰君安、东方证券等上海的老牌券商们,今年以来同样业绩平平。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虽然今年IPO承销家数分别为5家和4家,获得2.5亿和2.4亿的收入。但从收入结构来看,主板企业依旧占据大头。而东方证券今年的投行收入则不足6000万,市场份额从5.93%跌落至0.57%。

  “上海券商也是自视颇高,在周围找不到理想项目的情况下,很少见他们主动跑出去找机会。”上述深圳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上海投行最喜欢做中型国企的项目,但类似企业资源差不多都被国资委安排上市。

  顺应发行格局变化,加大对中小项目的储备和争夺力度,尽快实现转型或将是这些老牌劲旅们的IPO突围之路。在老牌券商中,中信证券则实现了“大小通吃”,其在今年承销的9家企业中,实现华丽转身,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平分秋色,排名依旧靠前。

  扩军港股IPO本土投行突围新战场

  彭洁云

  在内地IPO争夺战打响之际,内地有实力的投行也悄然将眼光瞄准香港市场,提早布局。近两年来,本土投行机构纷纷进军香港市场,拓展其在香港股市的IPO承销业务。

  在内地市场暂受挫折的投行大腕们占到先机。截止到今年10月的数据显示,中金和中银国际近一年来分别参与了超过100亿元的港股IPO承销业务,远超其他投行。尤其是中银国际,其港股承销业务金额占其IPO承销业务金额总和近40%。另外,招商证券参与项目数量最多,在港交所承销企业达11家。

  目前,包括中金、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在内的13家内地投行已在香港设立分公司,也有越来越多的内地券商谋求进军香港,根据证监会11月5日公示的最新证券机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及审核情况,今年5月以来,共有4家投行递交了设立香港子公司的申请,分别为长江证券光大证券、银河证券和中投证券,目前都已得到批复。

  投中集团一份研报指出,综合来看,在香港的内地投行参与的多是融资额较小的中小型企业IPO项目,与国际大行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短期内,内地投行的IPO业务实力仍决定于在A股市场的表现。

  接受采访的投行人士都表示,此轮洗牌只是各家投行的一次发展契机,未来国内投行还将面临更深层的变革和挑战。

  某深圳券商的保荐代表人表示,大投行的品牌效应会逐渐挤占小型投行的生存空间;从业务模式来看,目前以拿到上市批文为最大目的的心态将逐渐专注于发行的本身。

  长江证券的证券行业分析师刘俊指出,中国投行目前仍是低端的故事演讲者,还沉浸在IPO里无法自拔。从国际经验来看,未来的投行业务收入将转向增发配股、并购重组等方面。国内投行想要生存的话,还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脚踏实地地慢慢积累。

  投行格局生变 中小项目主导券商洗牌

  彭洁云

  本土投行的新一轮洗牌已经拉开帷幕。

  IPO业务作为现阶段各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和投行收入的主要来源,素来是兵家的虎踞龙盘之地。自去年6月新股发行重启,以及10月创业板开闸以来,国内投行风生水起,引发新一轮的争夺战。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今年以来A股首发数量高达309家,是2007年至2009年三年发行数量之和。其中发行中小板172家、创业板105家、主板23家,共募集资金4351亿元。

  “四小龙”瓜分1/3项目

  据《第一财经日报》测算,共有57家投行分享了IPO业务带来的137.92亿元的收入。其中,排名前10位的投行共计获得79.16亿元,比例达到57.4%,占据半壁江山。

  首发收入冲破10亿大关的有平安证券、国信证券、华泰证券(合并华泰联合证券计算)三家,实现IPO保荐和承销收入分别为16.63亿元、10.36亿元、10.7亿元。招商证券也紧随其后,已有9亿元收入囊中。而2009年独揽10亿IPO收入的中金公司在今年以来仅斩获7亿元,拥有“高贵血统”的中金公司首度逊色于南方的“草莽”券商们。

  从发行家数来看,“投行四小龙”则依旧占据绝对优势。平安、国信、招商、广发的承销家数分别达到34家、26家、20家、17家,承揽了今年1/3的项目。

  另外进步神速的还有国金证券、安信证券、宏源证券等。这三家原先是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券商,投行收入也从原先的寥寥几千万攀升至3亿~5亿元,承销家数均为9家,并列券商中的第五位。

  以“投行四小龙”领衔的华南券商和中小券商高度分享了此轮IPO盛宴。究其原因,主要是去年下半年新股重启以来,特别是创业板推出后以中小项目为主导的发行格局。

  “主板的公司发一家少一家,已经趋于饱和,但中小板和创业板至少还有1000多家企业等待上市,并且目前券商的储备项目也较为充裕,所以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券商的IPO业务仍能保持平稳的发展,但像今年这种大爆发的情况或将趋于缓和。”深圳某券商保荐代表人表示。

  投行收入占比上升

  另外一个显著变化是,券商投行业务的激增,促使投行收入在券商业务比重中有所提高,其中尤以中小券商为甚。

  根据2010年所有券商中报统计,61家拥有保荐承销业务的券商中,有27家投行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0%。而2007年至2009年的数量仅分别为8家、14家、16家。

  另外,50家券商今年上半年的投行收入占比相较2009年上升,31家投行收入占比超过去年该百分比的2倍以上(该计算基于2009年有5个月处于发行停滞状态)。

  甚至有几家券商的投行业务能够顶起“半边天”,超越经纪业务。平安证券、国金证券、第一创业证券今年中期的承销业务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67.33%、49.31%、44.6%,而上述三家券商2009年的承销业务净收入比重仅为35.01%、10.02%、10.09%。另外,部分小券商在项目上具有区域性优势,也能在IPO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对公司收入贡献较大。比如日信证券、太平洋证券、华林证券等公司的投行业务占比都超过了20%。

  “投行收入比重提升最根本的原因是发行业务量的增大。”某创新型券商投行部老总表示,IPO发行市场越来越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创业板的开闸,创业板和主板的保荐人通道可以并行,这也意味着投行的业务量多了一倍。另外,再融资和并购重组项目也趋于增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