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投行20年变局:从跑传达室到全球扩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9日 02:07  第一财经日报

  蒋飞

  编者按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行业务正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而步入“战国”时代。近来,以南方的国信、平安为代表的本土券商正迅速崛起;而传统意义上的投行龙头——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与本土券商的阵地正呈现出犬牙交错、难分彼此之势。那么,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原来的投行大佬们如何保卫好自己的“领土”?逐渐兴起的本土券商们又如何打好这场“攻伐”之战呢?《第一财经日报》系列专题,将解剖时下中国的投行生态。

  今年是证券市场20周年,但如果从上海工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营业部开业,或者深圳特区证券出现算起,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还要更长一些。

  静安营业部早在1984年就承担了飞乐音响的股票发行。当时的发行工作还带有很强的计划性,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营业部员工背着钱箱到企业的传达室里,一手交钱,一手交“票”。

  在深圳,特区证券承担了万科股票的发行,并且还因社会认购不踊跃产生了“包销”。为了推销这批被动吃进的股票,特区证券员工“除了渔船,哪儿都去了”。

  这些就是中国早期投行的缩影。它们技术“原始”,却不乏理想主义者的激情,也因此不断创造证券市场的第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些土生土长的“投行”一砖一瓦地建起了中国证券市场的高楼与广厦。

  由于市场制度的不成熟,证券行业在世纪之交积累了巨大风险,也因此拖累其投行业务一蹶不振。这一阶段,外资投行大量参与了大型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在H股市场的上市融资,国内券商仅有中金公司等为数不多的投行能与之比肩。

  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以及之后的全流通时代给中国本土投资银行带来了新的生机,股改和权证业务则重新点燃了券商的创新激情。紧接着大盘蓝筹股接连登陆A股市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银河证券在大项目上左右逢源。

  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影响中国经济的脚步。到了2009年,新股发行重新启动,业界苦等10年的创业板也瓜熟蒂落。在中小项目领域磨剑多年的南方券商雄起,凭借中小板和创业板项目的不断推出和超高市盈率。

  但传统意义上的龙头并没有止歇。坐拥庞大净资本的中信和海通,矢志于国际化扩张。中金公司则已经初步具备了全球业务网络,在客场与国际投行争食。

  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也不再是象征意义的。早期的几家合资投行大多不欢而散,但如今瑞银和高盛在中国的每个步子都稳如泰山——在这背后是对合资公司业务和人事的充分话语权。JP摩根与摩根大通的脚步也明显加快,前者已经与第一创业组建合资公司,只待正式宣布;后者与中金的分手也到了尾声,即将另起炉灶。

  即使那些中小券商,也纷纷在投行业务上倾囊投入。他们不惜重金从大券商挖人,或者是为了项目资源,或者仅仅是为了凑齐足够的保荐代表资格,以获取投行牌照。

  中国经济亟待转型,中国的投行也正在走入二十年来最广阔的棋局。不论是谁,现在的每一步都会影响自己和对手,并且最终决定哪些名字会与最优秀的中国企业一起被人们记住。

  鏖战马六甲 中金国际化突围

  10月,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下称“中金”)总部正在筹备15周年的庆祝活动,而其的一个项目组紧张工作,为GLP(Global Logistic Properties,普洛斯)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30亿美元IPO做最后的冲刺。

  成功上市后,GLP将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和服务商。这是中金第一次全面参与的非中国公司的海外IPO项目,也因此为中国本土投行开创了一个开拓国际市场的先例。此次客场作战,中金与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瑞银集团等国际投行展开正面交锋。

  如果说过去在中国公司A股和H股的融资业务中,中金公司有主场之利,那么这一次则完全依靠自身多年销售“中国故事”积累的经验和销售网络。“竞争相当激烈。”中金投行部人士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

  15年的中金走到了一个历史关口。国内资本市场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几乎将大型国企的IPO项目消耗殆尽,而以南方的国信、平安、广发为代表的本土券商则迅速崛起,在中小型企业的融资业务中迅速做大。去年10月创业板开板以来,IPO“深强沪弱”的局面更加明显。如果单看国内市场IPO家数和承销收入,中金公司、中信证券这两家传统意义上的龙头与第二梯队本土券商的阵地已经犬牙交错、难分彼此。

  在上证所国际板到来之前,中金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与国内其他证券公司以收购为主的境外拓展不同,中金有自身的特点和路径选择:它从一开始就自行组建国际业务网络,并形成了“纽、伦、新、港”的格局。此次斩获GLP项目即受益于此。

  销售“中国故事”

  GLP的前身是全球最大的物流仓储企业ProLogis的亚洲业务。2008年底,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mpany,下称“GIC”)旗下的GIC Real Estate对其进行全面收购。

  在了解到并购完成后,中金于2009年年初就开始与GLP就其上市计划进行接触,并投入了全球资源,包括研究、投行和销售等多个业务条线的力量。

  中金公司高层对GLP项目组给予了极大支持。内地熟悉海外上市和地产业务的同事、香港团队中两位有多年外资投行工作经验的投行家,以及中金新加坡子公司的资源都被整合进来,为此次里程碑式的IPO成功完成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GLP业务在中国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中国成长故事’是国际投资者关注焦点,而中金成立15年来一直在向国际投资者推介中国各个重要行业的成功企业,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销售和投行执行能力让GLP的管理层很放心。另外,中金公司与中国投资者以及各行业领头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也使得他们在聘请中金负责引入中国战略投资者方面很有信心。”中金GLP项目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GLP项目竞争激烈,承销团队也相当豪华。JP摩根和花旗集团作为此次发行的全球协调人,各自先行拿走了约三成的销售份额。在接下来的相同起跑线上,三家联席主承销商中金、瑞银和星展银行展开近距离的实力比拼。

  最终中金在国际私募和配售(Placement)部分销售了1.46亿股,占该部分发行总额的13.65%,这个成绩比新加坡本土的星展银行和瑞银集团分别高出20%和50%。此外,中金公司还参与了针对新加坡的公开发行(Public Offering),销售成绩在上述三家联席主承销商中同样排名第一。

  在引入基石投资者方面,中金公司贡献尤为突出,带来了社保基金和阿里巴巴以及两家美国基金(CBRE全球房地产证券基金和Owl Creek),约占全部基石投资认购金额的一半。其中,社保基金通过博时基金管理的账户认购了1.5亿美元。此外,中金还在配售阶段为GLP带来一家潜在战略业务合作伙伴。

  国际化突围

  GLP是中金在国际市场多年积累的成果。

  由于自身资本金小,另外也有机遇的原因,中金走的是自建海外网络的路径。相比之下,中信和海通则是倾向于直接并购的策略。如中信证券一直希望收购一家海外投行,海通则并购了香港大福证券。

  并购能够迅速进入目标市场,但是也存在文化整合的问题。中金在早期借助大型国企海外上市项目发展了在香港乃至其他境外市场的网络,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技术,并且形成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和文化。

  一位中金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外界认为中金做项目是靠人脉,这种说法有偏颇,因为它没有看到投资银行业务是技术越来越密集的行业。“最早我们从摩根士丹利引进投行技术,去拜访客户大摩的人坐着,中金的人在后面站着学。后来中金成熟了,客户会等我们的同事到场才开会。”这位人士说。

  “在大型企业的IPO经验和技术上,国内其他券商与中金、中信有差距;如果是海外项目,中金还是有优势的。”一位内地券商保荐人私下对记者表示个人看法。

  “至少在新加坡GLP项目上,我想不光光是人脉能解决问题的。”上述中金人士说。除了GLP之外,中金今年还作为联席全球协调人,参与了中宇卫浴在德国法兰克福的IPO。

  2009年以来截至目前,中金总共为37个发行人完成了43个股本融资项目,其中2009年18个;融资规模总计819.4亿美元,其中2009年为261亿美元。这43个项目包括19个A股项目,15个H股项目,9个红筹项目以及1个新加坡上市项目(即GLP项目),A股以外的项目在数量上已经超过A股。

  投行“内战”又起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投行业务竞争的国际和国内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中金的国际竞争对手们,现在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抢食H股项目,他们早已把战线拉到了中金的后院。

  今年9月,中金公司传出高级雇员离职的消息。其中知名的包括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和投行部董事总经理贝多广。除此之外,中金研究部还有高挺等若干人士离职。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人士大多加盟外资投行。据媒体报道,哈继铭将加盟高盛投行部门,而贝多广则将执掌摩根大通与第一创业证券的合资公司。

  “外资行要在中国挖角,找中金的人可能是最合适的。”范德国际首席人力资源咨询师赵成龙10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赵成龙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外资行通过合资的方式在国内获得全牌照的证券业务资格以后,人力需求更加强烈。另一方面,外资行对人才的要求又比较苛刻,内地投行的人才往往需要降级使用。中金公司一直被视作最接近国际化标准的本土投行,因此其雇员更受青睐。

  “中金的投行的文化和研究的架构、基础是多年形成的,不会因为这些人事变动而被颠覆。何况投行界本来就是变动很大。”中金公司一位人士在回答记者有关员工离职问题时说。这位人士表示,过去两年中,中金公司从海内外引进了三四十位董事总经理与执行总经理级别的员工。而近期离职的员工也处在类似层级,得到新鲜血液补充后,中金公司的人员流动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

  这位在中金公司负责企业文化的认识还特别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投行的文化形成了以后,谁来了都会按照这个方式去做。”

  中金的文化能否为它在新的竞争环境中打开局面,这需要交给时间去检验。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