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太平洋净利狂坠72.6% 同城红塔证券暂无可能借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0日 05:38  理财周报

  从规模和业绩上看,太平洋没有任何亮点,传统业务不乐观,新业务不够格

  理财周报券商实验室研究员 谭婷/文

  事实证明,靠“行情”吃饭的券商日子不好过。

  截至8月26日,上市券商有11家相继公布了中报。除宏源证券(000562.SZ)、招商证券(600999.SH)和国金证券(600109.SH)报喜外,其余8家净利润均出现变脸。其中太平洋仍未扭转“伤心”局面,净利润0.56亿元,同比下降72.6%。

  太平洋市场走势也让人大跌眼镜,其上半年跌幅高达40.08%,较同期上证综指跌幅高出13个百分点。在今年券商分类监管评级中,虽有幸晋升一级,但在上市券商中级别仍属最低——BBB级。

  此外,太平洋中报公布后,主流研究机构都没有出具研报,因为不关注。有的券商研报中,宏源给予减持评级,中投给予中性评级。

  16亿低净资本,创新业务寸步难移

  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制下,券商的监管评级、业务资格等均与净资本密切相关。截至中期,太平洋净资本为16亿,较2009年末小幅增长5%,如此低的净资本成为其新业务开展的绊脚石,比东北证券更纠结于净资本。

  太平洋借壳上市后,净资本一直处在行业的下游水平,在上市券商中保持排名最后。从2009年末看,太平洋的净资本为15.24亿元,在上市券商中排名垫底,其他12家券商的净资本均在20亿元以上,其中净资本排名首位的中信证券(524.6亿元)是太平洋的34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同在云南地区的另一家非上市券商——红塔证券,2009年末净资本为831.8亿元,是太平洋同期的2倍多,红塔证券亦有太平洋梦寐以求的股指期货业务资格。

  为了提升净资本来扩充公司业务,做大做强,众多上市券商近几年再融资热情愈来愈深。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中信、海通、国元纷纷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方式扩充资本规模,华泰、招商、光大则通过IPO使得资本规模急剧攀升。

  今年以来,东北证券、西南证券长江证券广发证券均已提出再融资方案。其中东北证券再融资之路虽一波三折,但一直在尽其所能,今年7月不惜以高成本借入次级债务;前不久,更有借壳上市不到半年的广发证券抛出180亿元的定向增发方案。

  而太平洋借壳上市接近三年了,面对如此低的净资本却无动于衷,未提出任何再融资计划。对比同等规模的国元证券,借壳上市两年就完成了100亿元的定向增发,净资本迅猛冲破100亿元。

  “想融资是一回事,能不能够融资又是另一回事;内地做再融资要求比较严格,首先它就不符合连续盈利条件,2008年净利润出现亏损。”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分析师称。

  有趣的是,最近坊间在传言,“云南省召开行业整合会议,为了解决同业竞争,将促成红塔证券借壳太平洋。”记者从太平洋、红塔以及云南证监局处了解到,暂时无此可能。

  投行业务虽有突破 仍有差距

  太平洋是在2007年4月才获得保荐人资格,投行业务起步比较晚。2007年-2009年,太平洋的投行收入占营收的比重均不到10%,贡献率很小。

  今年上半年,受益于融资市场高度活跃的大背景,承销收入成为券商业绩增长的一大亮点,已公布中报的11家券商中,有8家投行收入同比增长过500%。太平洋的IPO项目和城投债主承销均实现了零突破,实现投行收入0.74亿元,同比骤增643.08%。但在IPO项目领域仅是小小的一杯羹。

  据统计,上半年13家上市券商总共承销了71家公司的IPO,共揽入承销收入28.25亿元,其中太平洋承销了2家,承销净收入0.53亿元,承销家数和金额排名都是倒数第二位,仅高于长江证券。

  “这还是跟它前几年的项目储备做得少以及投行团队有关,当然起步晚也是一方面,公司品牌没有打响。其次就是它的保代规模太小了,用人机制上存在问题。还有就是股权比较分散,股东支持力度不够。”上述分析师称。

  太平洋目前仅有注册保荐代表人10人,准保荐代表人17人,而后者并无签字权,业务能力非常薄弱。根据证监会规定,一个保荐人同时最多只能签2个IPO项目,其中1个主板、1个创业板,也就是说太平洋一年最多只能做20个项目。据了解,太平洋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吴晓明,系研究生学历,2008年11月获得证券执业资格。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亓华峰,曾任职于天同证券。

  经纪自营双折翼 拖累整体业绩

  上半年,太平洋实现经纪收入2.2亿元,同比下降13.83%,占营收的88%,该业务的市场份额0.26%,环比下降7.14%。其上半年的部均交易额行业排名第75位,在上市券商中排名再次垫底。

  截至目前,其共拥有26个营业部,其中16个分布在竞争尚不充分的云南,占比61%。据统计,2009年太平洋的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为5.87亿元,行业排名第67位,且营业部平均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直接扼杀太平洋想将营业部辐射到全国各地的欲望。

  由于营部分布区域化,其上半年的综合佣金率为0.152%,较2009年下滑14.6%,但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0.088%。“由于太平洋具有区域优势,上半年佣金率下滑幅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未来下滑的趋势很明显。”上述分析师称。

  太平洋同样没逃过自营的亏损。一季末,自营盈利0.58亿元,到了二季度市场突变,亏损0.89亿元,上半年自营合计亏损0.5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09.24%。

  净资本低,太平洋自营规模自然不会大,2009年末为11.49万元,在上市券商中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国金证券(7.39亿元)。一季末,自营规模减少到6.03亿元,到二季度末再次缩减至5.38亿元。但配置上仍以权益类资产为主,二季度权益类资产占比飙升至82.72%。

  半年报显示,太平洋披露的十大重仓证券中,6只股票有5只出现亏损。其中亏损最大是长征电气,截至中期,太平洋持有其456.17万股,长征电气上半年跌幅达50.72%,给太平洋带来浮亏0.28亿元,占其自营亏损额的一半多。

点击进入[太平洋吧]讨论

【 太平洋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