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安迷失了十年 安徽券商双雄角力赛现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0日 23:01  经济观察报

  黄利明

  11月13日,国元证券(下称“国元”)增发融资总额99亿元上市首日,其股价暴跌8.58%,成交额高达50.8亿元。

  收购华安证券(下称“华安”)曾被看作国元增发的最大看点。而在暴跌前两天,手握并购主导权的安徽省政府传出常务副省长孙志刚调研华安的消息。同时,收购也遭遇华安管理层的反对,直言上级部门无整合计划。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抛售狂潮被认为是国元收购华安遇阻带来的直接表现。

  不过,这场无关乎实力的收购动议背后,却演绎着国元8年超越华安18年的资本故事。

  收购角力

  据悉,随着增发完成,国元将分别对旗下香港公司和直投子公司注资,计划注册资本金将分别达到15亿元。但国元亦明确提出希望择机收购证券营业部等证券类相关资产。

  因此,在增发过程当中,对于华安的收购被机构普遍提及。一旦收购成行,国元证券营业网点的规模将从68家陡然增加到137家。事实上,2008年5月,国元证券副总裁张军被安徽省国资委调任华安证券总经理。

  但,收购不仅在于股权还在于人。此番国元的收购计划即遭遇华安证券管理层的反对。

  10月底,华安方面公开声明表示,上级领导机关、主管部门等部门并没有整合两家公司的动议,也没有其他股东单位转让所持华安证券股权的情况。这番表态,既说明了管理层对于收购的态度,亦在于稳定军心。

  之后,国元对华安收购一事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

  今年11月11日,安徽省常务副省长孙志刚与省金融办官员赴华安证券调研。孙志刚肯定了新管理团队三年来的工作,带领企业扭亏为盈,彻底挽回历史上国有资产损失,保证了省政府担保的中央政府借款按期归还。同时,要求华安要找准与兄弟证券公司的差距,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这被解读为是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华安的独立发展。

  对此,国元证券总裁蔡咏表示不便置评。

  国元内部人士则向记者表示,即使不收购华安,也会收购其他证券公司,同业收购是既定计划。而对于刚刚传出的台湾康和证券收购一事,该人士表示现在只是双方有战略合作,尚未正式提及收购事宜,但如时机成熟可透过国元香港公司参与其中。

  国元这番收购动议,令曾任职华安与熟悉安徽券业的多位人士感慨:曾经被业内称为“小老虎”的华安已远远逊于后起之秀的国元。

  危机与风险敬畏

  1991年,华安证券前身安徽省证券公司成立。9年后,资本金由1.7亿元增至17.05亿元,更名为华安证券,利润与净资产均位于行业前20名,原副总经理汪永平升任董事长、兼代总经理。

  在华安增资约一年之后,国元证券才呱呱坠地。

  2001年10月,由安徽省国际信托和安徽省信托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其他12家法人股东,成立国元证券,注册资本20.3亿元。

  刚刚成立的国元由年仅37岁的陈树隆牵头创立。其虽年轻但却履历丰富,并曾参与过327国债事件。陈被认为是当时可以与汪永平角力的人物。不过,次年9月,陈树隆即被任命为合肥市副市长,如今已是安徽省芜湖市市委书记。

  陈离开,凤良志上位,也在事实上形成了公司内部决策更为平衡。

  当时除了净资本实力之外,在规模和业务实力上,国元难以与华安匹敌。不过,接下来的4年,却是国元与华安历史的分水岭。

  曾经任职华安的员工介绍,注资完成后,由于资金充裕,有着君安背景的副总经理盛群,投资大胆,迅速扩大自营盘,委托理财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当时的汪永平也认可了盛群的做法,汪在华安是铁腕人物。

  随着盘子扩大,注资完成后的两年华安在自营和委托理财上损失惨重。华安2004年年报净资本仅为5.23亿,比2003年滑落62%,亏损高达11.67亿元。2005年6月,华安流动性缺口仍高达6.52亿。

  国元也面临自营亏损和委托理财的问题,但他们庆幸的是投资谨慎,因此问题较小。仅仅在2005年之时爆出1.5亿元的亏损,这也是国元历史上惟一一次亏损。

  事实上,国元成立之时,上证指数在4个月内从2245点高点暴跌25%。这让刚刚获得大笔现金的国元躲过一劫。之后,暗自庆幸的国元高层对风险更显敬畏。

  蔡咏告诉记者,当时公司给定的自营限度是净资本的70%,但公司自营规模也就在6亿元左右;而且委托理财是超过年保底收益6%不做,就是出自对风险的担忧。

  拯救与距离

  正是自营的无度放大与违规委托理财,成为击垮华安的主因。在同属于皖山皖水的券商行业,发展的天平向国元倾斜。

  2005年,面对2004年全行业亏损惨状,证监会牵头全行业的综合治理,并规定期限。

  从寻求央行再贷款失败,到建银注资无果,与美林合资投行被否,华安耗费了将近两年时间寻求重组方案。

  2006年底,为拯救华安,保留安徽省内珍贵的券商牌照,安徽省政府主导重组。牵线由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以4亿元现金的形式出资,另外1亿元为债权人将手中的债权转为股权。同时还有2亿元贷款提供给华安。

  此次重组成功被认为是华安重生。随后汪永平等华安原高层陆续退任,原安徽省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李工接替汪永平职位。华安也藉此在牛市渐离困境,纳入常规监管。

  不过,正是在券商综合治理的3年间,华安与国元的距离被拉大。

  在华安四处求救之时,国元却在努力争取券商创新试点资格。在国元高层看来,创新试点被认为是国元的生死关口,因为这关乎其“龙门一跃”的跨越。

  2005年11月初,国元证券顺利通过评审,获得创新试点资格。

  发展的契机随之而来。

  当月国元就被邀请参与托管天勤证券。后来,国元证券业顺理成章收购了天勤证券,借此也增加了13家证券营业部。同时,国元投行还从华安与东方证券分别挖走3名保荐人。

  日渐式微的华安随后丧失了保荐机构资格,一些保荐项目也流至国元旗下。虽然近期有消息称华安在重整投行并大肆招聘,但要追赶国元尚需时日。

  2007年10月,国元证券借壳北京化二成功上市。此次百亿增发更是国元证券成立8年以来加速发展的拐点。收购与扩充网点,借机扩大业务链等等都将慢慢成行。

  申银万国分析师孙健表示,国元在中小券商板块中经营特色鲜明:经纪业务资产质量优异、收入占比高达81%;自营投资业务压缩规模,严格设置预警和平仓线、风险可控;直投、资管等方面居于绝对领先地位。

  蔡咏认为,未来三类券商将做大,一是有金融混业背景即金融控股背景的券商,一类是未来有可能出现的银行系券商,另外就是外资背景的合资券商。国元就属于前者,有集团金融混业的优势和支持,因此未来空间将会更大。

  不过,回忆国元的发展历程,蔡咏坦言,正是国元当时坚持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拯救了国元,也造就了国元如今的发展,否则“谁也不能例外”地深陷亏损泥潭。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