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通证券收购大福证券 抗衡中金抢夺国际板蛋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0日 22:46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程元辉 上海报道

  抗衡中金、中信抢夺国际板蛋糕

视频:海通证券18.22亿港元入主香港大福证券 媒体来源:第一财经《早市导航》

   “海通证券和新创建集团达成收购协议,已经成功收购大福证券。”11月18日海通证券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11月19日,本报记者向海通证券、新创建集团和大福证券等董事办公室人士求证,均被告知“没有消息可以透露,并不确定复牌日期”。

   不过,一位接近海通证券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双方股东已经就收购达成协议,但是细节还需要讨论,是全资还是收购部分仍有待商议。”

   此前内地潜在买家工银国际和建银国际都与大福证券有过接触,由于收购报价偏保守,新创建集团更青睐海通证券报价。

   证券之星总经理洪榕认为:“国内70%的投资港股业务都是通过大福证券,大福证券对海通证券发展港陆直通车业务非常重要,完成收购之后,海通证券将有资本在明年上海国际板业务承销业务中与中信证券和中金证券竞争。”

  收购价格合理

   11月11日,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旗下新创建集团发布公告,称计划出售持有的大福证券部分或所有权益。

   3日后香港本地媒体报道,海通证券香港全资子公司海通(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通金控)已经与香港新创建集团达成协议,竞购其手中持有的61.86%大福证券股份,涉资约35亿港元。

   11月16日,新创建集团、大福证券和海通证券同时停牌。新创建集团公告称继续与潜在买家进行磋商,并未达成协议。海通证券则公告,海通金控正在筹划重大投资事项。

   一位海通证券内部人士于18日对记者确认:“海通证券与新创建集团达成收购大福证券协议。”

   据了解,大福证券总股份为7.06亿股,海通证券将会全盘接手新创建集团持有61.86%的股权,约4.32亿股,以每股5港元,将耗资21.6亿港元。

   相比大福证券目前的股价看,海通证券给出的价格溢价并不多,实际上不然。11月13日,该公司股价收盘于4.85元,但11月6日股价近3.56元。与此时股价相比,海通证券的报价溢价40%。

   对于海通证券来说,21.6亿港元并不会对公司本身造成压力,海通证券在2007年募集260亿资金,现在还有100多亿。

   洪榕则认为:“以每股5港元收购大福证券是个比较合理的价位,海通证券可以快速打通港股和A股之间的投资通道,在国内券商纷纷进入香港开展业务,海通证券有强烈的迫切性,从而选择以金钱换取时间。”

   公开资料显示,大福证券成立于1973年,并于1996年8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大福证券在港澳两地拥有数百名机构客户、企业客户及超过12万名个人投资者。在内地,大福证券也先后在北京和上海设立2个代表处,并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及厦门等主要城市设立了6个投资咨询中心。

   受金融危机影响,大福证券从2008年到2009年6月30日的18个月中,共实现净利润约1.89亿港元,而在2007年该公司净利润为4.84亿港元。其中,2008年大福证券净利润为1.12亿港元。以此计算,其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约为0.77亿港元。

   “以资产规模、业务范围和盈利能力来看,大福证券都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券商,会和海通证券业务形成互补,尽管短期内并不能形成强势的利润,但足可让海通证券进可攻,退可守。”洪榕说。

  与中信中金竞争国际板

   根据可靠消息,上海国际板将于明年上半年推出,境外上市公司将登陆国内A股市场,巨大的蛋糕吸引各家券商。

   爱建证券金融分析师孙亚超指出:“作为上海本地券商,海通证券在承接国际业务上能力显然不如中信证券和中金证券,短期来看,迫切收购大福证券是为了明年推出国际板。”

   从投资策略上,众多国内金融机构把香港作为“出海”的第一站,国内券商在香港设立的子公司正式从事国际业务。除了海通证券之外,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以及工、农、中、建、交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均在香港设有证券公司。

   成立仅两年的海通金控已取得香港证监会核发的7类牌照,成为香港的全牌照公司,但业务拓展缓慢。

   由于明年国际板推出,各家券商已经在加快国际业务承接能力上赛跑,跑的最快的券商才能分上一块大“蛋糕”。

   孙亚超说,从国内券商实力看,海通证券虽然为龙头企业,但在承接国际业务上能力不如中信证券和中金证券,“要比过这两家券商,快速收购一家本地券商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大福证券是香港的老牌券商,主营业务为证券、期货、期权、汇率和贵金属,但业务多为国际业务。以大福证券为例,开展海外股票市场投资,同一账户下可以购买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加拿大、伦敦、澳洲、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市场的股票;大福证券还有股票借贷以及沽空、股票期权和结构式衍生品等业务。

   “国内很少有券商业务国际化可以达到大福证券的服务水平,大福证券拥有丰富的国际资源,海通证券收购大福证券之后,将对其开展国际业务如虎添翼。”孙亚超认为。

   事实上,海通证券收购大福证券与“金控”路线有一定关系。8月13日上海市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和市属金融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金融资产整合做大的思路很明显。

   虽然上海金融发展是国内最早起步的地方,但本地始终没有形成像平安集团这样的金融巨头,作为国际金融建设一部分,略显遗憾。不过,海通证券就是上海“金控”发展比较迅速的一极。

   海通证券董事长王开国此前明确提出,要内引外联,利用上市公司优势,加快战略合作与收购兼并步伐,努力建设以证券为核心的金融控股集团。消息人士表示,海通证券此次收购计划也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研究室主任奚君羊认为,如何能把海通证券和大福证券的资源拉通来做非常重要,实现客户、业务和资金等资源的整合。


海通证券18.22亿港元入主香港大福证券
媒体来源:第一财经《早市导航》
播放视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