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风控获报酬 光大证券去年盈利17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8日 01:4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黄玲雨

  时隔5年,光大证券在2008年6月30日成为券商IPO重启后的第一个“幸运儿”。一位光大证券高层在当时坦言,光大证券真正的幸运是坚持了稳健的操作风格和严格的风险控制。

  浮亏100%计提

  成功“过会”后,光大证券迎来了IPO和再融资长时间的“停闸”,这段漫长的等待期恰好出现在2008年——上证指数从年初的5261点一路下泄至年末的1820点。

  作为高度依赖证券市场的行业,众多券商因经纪业务收入的缩水和自营业务的巨亏而在2008年出现亏损。

  光大证券无疑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为“即使过了会,如果公司在2008年出现亏损,一样上不了市。”最终光大证券守住了盈利的阵地,在市场全年单边下跌的情况下,2008年自营业务仅微亏1.7亿,而公司合并报表仍实现净利润17亿。“对市场风险的充分认识和稳健的操作风格起了重要作用。”

  “事实上,公司管理层一直把风险控制放在优先位置。”光大证券风控负责人表示,在证监会首次风控监管排名中,光大证券得分第一。

  在准备上市的大背景下,该负责人表示,公司今年的风控工作将以“上市”为核心,做到保障所有股东的权益和利益。

  早在2008年初,公司就提出了“树立一个理念、建立一支队伍、强化一个抓手、形成一套体系、培育一种文化”的“内控建设五个一”工程,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对公司经纪、投资类业务及运营管理、信息技术等中后台职能部门的风险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重点防控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三类主要风险。

  制度上,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控体系下,公司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定期、非定期地进行压力测试、敏感度分析。同时保证充分的风险资本准备,对浮亏的部分做到100%计提。

  硬件设施上,自主开发了经纪业务实时监控系统、稽核数据分析系统和稽核现场审计作业平台,对VaR系统进行了升级,使公司的风控、审计系统在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三路风险防范

  分业来看,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一直是券商的风险多发区,而金融创新业务方面风险更是较难防控。光大证券在这三个方面都加强了布防。

  自营业务的风险集中在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上。该负责人表示,投资决策委员会是公司自营业务内控中的一道重要程序,可以通过投决会来发表对公司自营业务风险控制的建议;在技术上,风控部门通过一套系统,定时提供给自营部门量化分析的报告,包括对持仓比例较大的股票发表风险报告等,机制和技术成为控制市场风险的有力武器。操作上,公司主要是通过仓位限制来控制风险,并对自营部门止赢止损价的执行进行严格监督。

  相对于自营业务,经纪业务的风险更加分散。为此光大证券推出了在营业部设立风控专员的举措,即在经纪业务总部设立风控专员一名,各营业部设风控专员一名,风控专员实行双重管理,其经纪业务岗位职能由经纪业务总部进行考核管理,其风险监督职能由风险管理部进行考核管理。

  在金融创新领域的风险控制上,光大证券实行严格的前台、中台、后台分离制度,前台负责交易和数量分析,中台负责风险控制、数据管理及系统支持,后台负责法律事务、P&L核算及报表管理;部门内部成立了策略开发小组、策略审核小组,分别负责交易策略的开发和审核;在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在部门内部设置风险管理专员,专职负责风险监控和报告。

  针对上市后光大证券的内部风险控制的管理策略,该负责人表示,光大证券将会在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坚持在目前风控力度的基础上,加大对风控技术设备的投入,以及相关风控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二是要逐步培养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公司已经经历了股市的数次牛熊转换,‘稳健’将是光大证券未来持续坚持的经营风格。”该负责人表示。

    相关专题:

    21世纪资本市场年会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