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奇帆携西南证券高调登场
本报记者 王兆寰 李星辰 北京 重庆报道
2月26日,曾经上演45个涨停神话的*ST长运(600369.SH)终于修成正果,吸收合并西南证券完成,正式更名为西南证券(600369.SH)并复牌交易。
《华夏时报》注意到,此次西南证券的高调挂牌备受业界关注,不仅是跻身上市公司券商的行列,而且其股东及其重庆政府背景相当深厚。
记者进一步注意到,就在2月25日,复牌前的交易日,一些财经网站和论坛中推荐西南证券的帖子不乏少数,其股东背景和未来发展机遇成为最大的看点。
背景助力成功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西南证券借壳上市与其强大的背景分不开。
25日,西南证券挂牌上市,《中国证券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谋定而后动的拯救——黄奇帆讲述西南证券重组上市的台前幕后》的报道,占四分之三版面。
“如果没有重庆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及重庆市政府的强力介入,西南证券的上市之旅可谓难以言欢。”西南证券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在地方政府强力介入之前,西南证券也进行过多次重组,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据了解,黄奇帆被称为重庆的“金融市长”,从到任之日起就致力于打造投融资平台,将重庆构建成长江上游及西南地区的金融中心。“黄奇帆对于金融的发展颇有研究,有种学者风范。”银河证券投行人士告诉记者,打造一个优秀的券商,对于直辖市重庆来说意义重大。
“重庆要完成要素开发,并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金融中心。”2008年10月,黄奇帆更进一步明确了重庆金融中心的定位,即打造与北京、上海有较大差异的“另类金融贸易中心”。
“西南证券作为资本市场的发动机,对以后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也是为重庆企业并购重组、项目融资、资产处置、IPO服务。”上述人士如是说。
而此前,黄奇帆因为金融创新及改革的力度而被坊间一度认为是证监会新任主席人选。
事实上,从2004年开始,重庆市的目标就是要建设成长江上游乃至西南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而重组西南证券并成功借壳上市是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一环。
黄奇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公司应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主要任务,加强业务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始终把合规经营摆在首位,控制风险,避免重蹈覆辙,尽快进入国内一流券商的行列,并逐步走向国际。
对此,重庆市政府也将对西南证券在政策和业务拓展上给予大力支持,共同促进西南证券的快速发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现任西南证券总裁王珠林的工作经历颇具意味,其上任时机适逢西南证券借壳的关键时刻,其悄然入驻西南证券曾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
有关资料显示,王珠林曾在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任副总裁,兼任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委员、并购重组委委员、证券业协会投资银行业委员会委员。
“作为券商的高管,在业界毕竟摸爬滚打很多年,为自己的公司出点力也是理所应当。”西南证券保荐人银河证券投行人士赵先生直言。
高调登场
2月25日,西南证券成功挂牌,ST长运复牌后,早盘高开7.30%,以最高价11.90元开盘。据有关资金流向监测系统显示,开盘后受到机构资金青睐,特大户净流入2800余万元。
“其股东背景和随后的公司发展是其最大看点。”一位券商行业分析师指出,公司投行业务市场份额略有上升,且随着创业板的临近以及IPO的重启,公司投行业务有望取得新的发展。
2008年,公司担任了中兵光电、福田汽车和ST天华增发项目的主承销商,累计筹集资金约28亿元,市场份额较2007年提升0.1个百分点,达到0.92%,位居行业第24位。
尽管如此,但是在市场低迷之下,投资者似乎多了份冷静。开盘后股价震荡走低;午盘后,在市场大幅跳水下一度跌停,收盘后股价有所反弹。
“重组题材本来就充满不确定性。”宏源证券分析师王智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ST股票股价前期都已经超预期反映重组,目前,参照券商股的整体水平,风险较大。
记者注意到,由于西南证券2008年业绩大幅下滑,其静态市盈率过高,方正证券等机构对其持谨慎态度。
天相投顾分析师张春雷指出,2009年-2011年日均成交额分别为900亿元、1481亿元和1874亿元,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分别为0.56%、0.58%和0.60%。
预计西南证券2009-2011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约为1.65亿元、2.97亿元和3.80亿元。
按照借壳完成后总股本计算,每股收益分别为0.09元、0.16元和0.20元,对应动态PE分别约为128倍、71倍和56倍,而同期8家上市券商2009年和2010年的平均动态PE分别约为29倍和23倍,公司估值已明显偏高。
“券商本身就不好估值,有些券商上市时业绩有亏损,盈利不好,那是市场的原因。”一位券商分析人士直言。
“作为成功借壳上市公司,相信在随后的公司重组中会有所借鉴意义,特别是解决一参一控方面。”上述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