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券商储粮过冬大法:内控成本外控规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4日 01:30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傅苏颖

  “虽然没有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太大的直接影响,但我们还是强烈感受到了来自于海外金融危机的压力。海外金融机构大面积裁员,使得部分华人萌发回国就业的冲动,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一位券商管理层人士日前向记者感慨。

  尽管常有国内金融机构“抄底”华尔街金融人才的消息传出,但事实上,这些证券业高管的主要从业压力还是来自于国内。由于A股市场已持续低迷近一年的时间,而且目前仍看不到转暖的迹象,国内券商因此纷纷做好了“过冬”的长期打算。

  记者日前通过采访了解到,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除了裁员减薪等缩减人力成本的常规措施之外,国内券商“猫冬”的两大绝招便是内控成本和外控规模。

  准备“猫冬”国内券商“靠天吃饭”的天性依然未能改变。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券商收入的最主要来源部分——经纪业务遭遇了市场蛋糕(成交量)急剧缩小以及佣金率不断走低等多重压力。受此影响,国内券商再次面临一场生存考验,而部分中小券商则已经拉响了亏损的警报。

  比如太平洋证券就发布了“预计今年净利润很可能为亏损”的公告。公告表示,由于所处证券行业具有一定特殊性,公司经营业绩与证券市场状况密切相关,各项收入、成本与市场交易量、市场指数、融资规模等市场指标有着直接的变动关系。而“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证券市场走势难以准确把握,但根据前三个季度证券市场行情的走势判断,第四季度证券市场行情很难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宏源证券一位分析人士对此表示,虽然目前国内券商业绩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绝对没有“生存危机”。经过3年的综合治理和5年的规范发展,生存下来的券商的经营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不过他同时也认为,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各行业公司业绩都出现下滑的时候,国内券商业也应该从之前的“靠天吃饭”逐渐实现转型,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提高服务能力稳定经纪业务收入的同时,还要在将来开展的融资融券等新业务上挖掘新客户。

  控制成本和规模

  管理层近日对关闭了数年的增量新设证券营业部重新开闸,西藏证券、齐鲁证券等券商陆续获得了相关牌照,而太平洋证券在厦门的一家证券营业部更是于本月初“闪电”开张营业。尽管如此,部分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依然认为,控制成本和规模“节流”,仍是目前券商经营的主旋律。记者了解到,事实上,更多的券商为了控制经营成本,放缓了新设营业网点和升级服务部等扩张步伐。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很悲观,认为今年只是市场由牛转熊的过渡年份,明年才是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熊市。“倘若如此,那么券商各业务还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西南证券一位人士透露说,公司内部专门设立了一份相对灵活的浮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而如今,由于公司业绩出现下滑,该部分资金已经被“消化”掉了一部分。

  宏源证券上述人士也告诉记者,“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各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对公司的IPO等业务影响很大,进而他还表示,在券业的冬季,券商的行为方式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在业务扩张方面比以前更加谨慎。据他了解,有好几家证券公司原计划将服务部升级为营业部的扩张计划已经暂时搁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