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时报记者 游芸芸
如果时光倒流20年,从国内第一家券商———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后更名巨田证券)身上,依稀可以发现中国证券业在大浪淘沙几经沉浮后,完成了一轮“起步———疯狂———规范”的历程。
骑自行车推销国债
“三五个人、七八条枪”,用这句俗语来形容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之初恰如其分。
据参与组建特区证券的人回忆,在英国考察了证券市场的相关人士回国后,向人行高层提出了组建证券公司的申请。请求很快得到回应,于是,类似于人民银行其他的下属单位和公司组建形式,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1985年1月开始试运营。
在最初试运行的一段时间,相当于一个原人行部门数量的特区证券的员工们对证券公司的具体业务了解多是空白,在基本承担国债发行流通工作的背景下,大部分时间员工的主要工作是骑着自行车到城市乡镇各处“推销”国债。
伴随着一、二级市场的初步形成,上市公司每年的股票分红派息,使得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股票业务逐步搬上议事日程。1987年5月,特区证券公司正式成立的前两个月,深发展发行股票。但股票这个新生事物一开始无法让老百姓认同,深发展的公开发行进行的并不算顺利,在政府号召下,党员干部带头认购。1988年4月,特区证券公司开始受理深圳发展银行的股票转让业务。
用黑板手写股价行情
1990年,特区证券进入急速扩充的年代,设营业部的概念和设立粮站雷同,审批相比现在也简单快捷,“哪个地方没有就去设一个点”。
当年,特区证券是网点最多的证券公司,在深圳营业部超过10个。即便如此,特区证券在深圳园岭18栋一楼总部的职工也只有22人,营业面积100平米左右,既无后来随处可见的电子显示屏,更无观看行情的电脑,只有一块大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当天打算要交易的每笔股票交易的价格和行情。证券部的工作人员主要做撮合工作,买卖双方每成交一笔,工作人员会把已成交的交易记录从黑板上擦掉。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巨大的赚钱效应下,深圳人对股票的狂热被大大调动。原因很简单,在证券公司柜台买到挂牌的股票,出门在黑市立刻便能翻倍。而特区证券总部作为深圳炒股的集散地,因营业面积太小,疯狂的人们便背着装着现金的麻袋将黑市交易区域扩大至街边,甚至对面的公园。
背负巨大包袱被托管
1997年是券业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虽然特区证券员工当年的薪酬和福利在全国处于第一梯队,但特区证券相关业务在行业的优势已不显著。更为要命的是,90年代末,特区证券占用的客户保证金一度高达8亿元,此外还存在相当规模的委托理财。
2001年,特区证券增资扩股至6亿元从而成为一家综合类券商,后更名为巨田证券,取“巨大的试验田”之意。尽管立意美好,但新名字并没有摆脱旧烦恼,巨田证券背负着包括委托理财和占用保障金在内的历史包袱,步履蹒跚。
经过5年的折腾,2006年5月8日,巨田证券因未能按期完成整改,存在较大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缺口,被证监会采取了限制业务措施,暂停了保荐、承销业务。自2006年7月31日起,公司证券账户开户代理业务也被暂停。
2006年10月13日收市后,巨田证券经纪业务及所属证券营业部被招商证券托管。至此,国内第一家证券公司黯然退出市场。
相关报道:
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