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熊市750万高薪挖角 券商遭遇保荐人之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9日 07:17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马婧妤

  尽管投行业务量显著萎缩,保荐人的高薪挖角大战仍然愈演愈烈。记者日前获悉,一家中小规模券商向保荐人开出了三年750万元保底,入职第一年至少收入450万元的优厚条件,一些猎头公司也“趁热打铁”加入了炒保荐人的队伍。

  与保荐人的风光无限形成鲜明对比,券商弱市经营遭遇“保荐人之困”已经成为多数从业者的共识。

  保荐人身价逆市而上

  “一次性给予300万元的‘转会费’,此后三年每年保证150万元的保底收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一家中小规模券商在招揽保荐人时开出了这样的价码。

  另有一家营业收入水平在全行业处于中下游的券商,为保投行业务资格,给予保荐人200万的保底薪酬,加上提成,该公司保荐人的年收入已经高过了部分高管人员。

  “我们公司有40多个保荐人,20多个准保荐人,每年光花在这些保荐人上面的‘人头费’就超过了一个亿。”某券商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记者了解,即使在目前的市况下,行业内保荐人每年的保底收入也大都在100万元以上,需要引进保荐人的券商必然需要付出更加“昂贵”的成本。

  除了有需求的证券公司,猎头公司也趁热打铁,加入到炒保荐人的队伍当中,一家创新类券商投行部门的负责人表示,近期曾有猎头找上门来,拿着“身价不等”的保荐人进行推销,部分保荐人手里还拿着一些半成品项目。

  与身价一起增长的,还有保荐人在公司中的“议价能力”。一家成立时间较晚的券商高管表示,由于保荐人属于稀缺资源,公司对保荐人所提出的薪酬要求都尽量满足,一些新入职的保荐人年薪就已经达到其他业务部门老员工的五六倍。

  券商遭遇保荐人之困

  与保荐人坚挺的待遇水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行业投行业务的萎缩和券商在经营中面临的成本压力。

  据聚源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仅有48家券商分得承销证券的“蛋糕”,总承销额2745亿元仅占2007年全年水平的35%。随着市场行情的走弱,新股IPO节奏也明显放缓,截至目前,两市仅有76只A股首发上市,月均不足8只,7、8、9三个月上市新股票数逐月减少,分别为10家、4家和3家。

  “保荐人现在成了我们公司经营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一位券商高管对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而在股指跌去70%,部分券商开始降薪裁员预备过冬的背景下,遭遇保荐人之困的证券公司并不在少数。

  一位资产管理公司系券商的老总表示,由于成立时间相对较晚,招募保荐人所提供的薪酬水平起码比类似公司高出了70%到80%,目前该公司已经储备了四个保荐人,但“招人过程十分艰难”。

  而管理层因为保荐人薪酬水平同其他员工落差过大而遭到投诉、员工通过保荐人考试后立即跳槽争取更高身价、其他业务人员削尖脑袋想跻身保荐人队伍而耽误了“主业”,以及由于项目少、保荐人成本过高而导致投行业务亏损等现象正在成为目前行业内的现实问题。

  记者还了解到,一家中小型券商由于不能争取到项目,同时保荐人“硬开销”过高,今年已经在投行业务上亏损了9000多万元,目前已经有放弃开展投行业务的打算。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