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股权巨头KKR为何要借壳上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 09:19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过去他们只要环球旅行一次,就可以募集到大笔的钱,但是次贷危机之后,一切都行不通了

  - 本刊特约作者 齐忠恒/文

  7月27日,在各大投行和会计师事务所纷纷发表报告唱空IPO市场后,国际私募股权巨头KKR表示,计划在2008年内赴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这也将是继黑石集团公司之后,又一家公开上市的私募股权巨头。

  原计划在2007年7月尾随黑石集团上市的KKR,因黑石在股市表现欠佳,担心融资额缩水而延缓了上市计划。但在整整一年之后,KKR重新启动了上市通道。

  在人们的记忆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直是以“金主”身份出现的,他们从来不缺钱。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有“华尔街国王”之称的黑石创立者斯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推动公司上市,是为了能够获得足够的现金早日退休。

  果不其然,在黑石公司上市的时候,斯瓦茨曼套现6.84亿美元,黑石的现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詹姆士(Hamilton E.James)也套现了1.91亿美元,黑石公司750名员工全部都摇身一变成为了腰缠万贯的富翁。

  但是KKR的合伙人却早早承诺了不会借助上市来套现,而是选择把募集到的现金摊入到资本公积金里,那么KKR为什么要上市呢?

  “他们之前借助债券融资的策略已经行不通了,他们上市只是想弥补杠杆借贷的缺陷。” 纽约大学斯坦商学院的教授史密斯(Roy Smith)认为,“过去他们只要环球旅行一次,就可以募集到大笔的钱,但是次贷危机之后,一切都行不通了。”

  在从教之前,史密斯曾经是高盛公司的合伙人,深谙资本市场的融资策略,“在我的记忆中,债券市场一直是私募股权投资者的乐土。如果债券市场融资出现问题,他们往往只能求助于高利贷者。他们开始把目光转向股市,希望能够得到足够的钱继续玩下去。上市之后,KKR又多了一条融资的新通道。”

  这样的艰辛KKR早已经历过,相比后起之秀黑石公司,KKR是私募股权行业的探路者。一年前,KKR的合伙人之一克拉文斯(Henry Kravis)曾信誓旦旦地表示,KKR要通过股市募集12.5亿美元的资金,KKR的总市值也将超过260亿美元。但是随着金融危机全面扩散,KKR所赖以生存的并购交易受到了沉重打击,也失去了投资者的信任,想要募集到这笔资金已经非常困难了。

  尽管市场比较糟糕,但是KKR对于资金的渴望却不曾有半点下降,他们必须绞尽脑汁来构思新路径,在各方的利益博弈之下,借壳上市的方案成为最终选择。

  早在2006年,KKR就把原先的全资子公司KKR私募股权公司(下称“KPE”)剥离出来,并且把其送到了泛欧交易所挂牌上市。但当时正值欧洲金融行业陷入困境,投资者对于金融类股票的态度从趋之若鹜到避犹不及,KPE的市值低于净资产价值30%以上。KKR对KPE的市场表现失望透顶,认为继续让KPE继续留在股市中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一场有趣的换股游戏开始了。

  在未来的公开发行中,KKR将发行新股,以换股形式向KPE股东出让总数达21%的KKR股份。在美林现任董事长赛恩(John Thain)主政纽约交易所期间,纽约交易所成功地收购了泛欧交易所,因此KKR在换股之后,就可以在纽约交易所直接挂牌上市,唯一的条件就是KPE从泛欧交易所退市。

  这是一举两得的交易,既帮助KKR打开了新的融资渠道,又以低于净资产的价格回购了KPE股票。就在KKR宣布换股计划前,KKR发布了亏损4200万美元的二季度报表,KPE作为关联方股票也一路走低。但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之后,KPE重新成为了市场的宠儿,重新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由于KKR不再发行新股,因此现在买入KPE股票是投资者可以分享KKR股权的唯一机会,因此KPE的股价自然也就一路走高。“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人,我相信他们精心设计的方案能够帮助他们战胜困难。”一位在欧洲市场大举买入KPE股票等待换股的基金经理胸有成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