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争夺上市资源:海外交易所对中国集中发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2日 05:36 金融时报

  中国内地丰富的上市资源对全球的任何一家交易所都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力。去年下半年以来,海外交易所对中国企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4月18日晚北京饭店的锣鼓声宣告又有一家海外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处正式开业。至此,去年下半年中国证监会批准的6家海外交易所中的5家在北京落地,纽约交易所北京代表处、纳斯达克交易所北京代表处已于去年12月开业,伦敦交易所北京代表处、东京交易所北京代表处分别于今年1、2月开业。有消息说韩国证交所北京代表处也将于近日开业。平静祥和的气氛中,海外交易所不约而同地向内地企业集体发力,争夺中国的上市资源。

  海外交易所对中国企业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和重视程度可从其北京代表处的开业庆典规格上略见一斑。新加坡贸工部部长林勋强专程来京参加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处的开幕庆典;而纽交所北京代表处作为《境外证券交易所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实施后首家获批的外国证券交易所的开业时机则选在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访华时,邀请保尔森为其助阵。

  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处是新交所在国外设立的第一家代表处,据其提供的资料,截至今年3月底,共有141家中国企业在新交所挂牌交易,占外国上市公司总数的一半,总市值为327亿美元。此外,新交所已与辽宁、山东、浙江以及无锡三省一市签订了合作上市备忘录,以共同促进这些地区的企业走出国门。新交所新近推出的凯利板市场直接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民营企业。这一板块由新交所现行的二板市场,即新加坡股票交易自动报价市场转型而来。凯利板的市场规则已于去年底正式生效,目前已有十余家保荐人,企业上市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据介绍,登陆这一板块的公司从提出上市申请到获准上市仅需要几周时间。

  在北京开业的首家国外交易所纳斯达克将北京代表处作为纳斯达克在中国的总部,除了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提供服务外,还将加深其与中国的沪深证券交易所和监管部门之间的交流确定为主要使命。

  纽约交易所是《境外证券交易所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实施后,首家获批在华开设代表处的外国证券交易所。中国目前是纽交所在亚太地区最大的上市公司来源国,亚太区共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00家公司在纽交所挂牌,其中就有一半的公司来自大中华地区,这其中的四分之三来自中国内地。

  “伦交所是最具国际性的股票市场,外国公司的总市值已经超过英国本土企业,伦交所较高的公司治理要求对提升中国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也很有帮助。”面临众多强劲的竞争对手,伦交所首席执行官高磊雅相信,凭借自身的一些特殊优势,伦交所能吸引到更多的中国公司。她说,伦交所是中国企业走进欧元区的门户,而且这里筹资成本很低。

  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资源已经使用得相当充分,而新兴市场则在积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证券交易所,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场全球化的推进使得目前各国的证券交易所数量严重过剩,网络经济的发展更加剧了这一趋势。为此,各国的证券交易所纷纷采取各种办法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吸引高质量的上市公司资源,这可以说是各国证券交易所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又由于全球范围内的证券交易所日益从互助的俱乐部转变为商业性组织,相当一些的交易所本身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而证券交易所的盈利状况直接取决于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交易所积极拓展上市公司资源就必然成为趋势。

  而中国经济良好的增长前景使国际投资人热捧中国概念股,中国企业成为各大证券交易所紧盯的上市资源。“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让欧洲投资者对来自中国的企业有一种饥饿感。”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发行人与投资人市场部副总监阮宇星曾毫不掩饰地说。纽交所集团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及东亚区主管杨戈介绍称,中国概念股近期在美国的整体表现都比较突出。新交所大中华区高级总监罗怡德说,目前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市盈率普遍高于平均数。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企业迫切需要通过融资实行设备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国内市场资本比以往充裕,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缺乏多层次的、灵活的融资机制,中小企业融资仍然非常艰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国内外市场的综合情况使争夺中国上市资源的大戏得以高调上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围绕中国企业上市,海外交易所之间必有一番激烈的争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