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久霖如何走向灭亡 不懂装懂陷入绝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0日 10:20 南方日报 | ||||||||
中航油新加坡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原总裁陈久霖,令人可叹可气的是,陈久霖并不是为了追求暴利才进行豪赌的,纯属于“阴沟里翻船”。第一笔期权投机交易开始时,他手下两名从新加坡当地聘请的贸易员问他“可做么?”他不懂期权投机交易,就回了封电子邮件:“只要赚钱就行。”陈久霖那时所有的精力放在收购新加坡一家石油公司上,没把这笔小交易当回事。当第一次亏损产生时,如果这时他抽身而退,经济损失可控制在几百万美元内。他仍然没有花精力搞清楚期权投机交易是怎么回事,却找交易对手寻找出路,轻率地听从交易对
不懂装懂陷入绝境 有关专家给记者算了笔账,即使陈久霖有足够的钱赌下去,最后赌赢了,他的收入就是第一笔交易中获得的200万美元保证金。而对方却从看不见实物的权利买卖的交易中,获得数倍的收入。计算一下投入产出比,我们发现,期权对家获得了何等暴利! 陈久霖一直听取对家意见的原因是,他不懂得期权,他自认为专家的那两名手下贸易员也不懂得期权。当新加坡事件暴露后,特别工作组让他们计算一下损失,他们不会计算,才露了馅。在整个过程中,纯粹是对家说欠多少钱,他们就认账多少钱。外人听着觉得不可思议,但在不懂却要装懂的“南郭先生”那里,完全听从对家意见成为他们滥竽充数的掩盖工具。正是他们3人的“不懂”和隐瞒,把一家有良好市场前景和声誉的公司推入绝境。 为了自己政绩一瞒再瞒 可以说,新加坡公司期权投机事件的整个交易,期权交易对手有违商业道德。集团特别工作组聘请国际期权专家进行调查后发现,第一家和新加坡公司进行期权交易的是高盛银行,它让陈久霖尝到了200万美元收入的甜头。其后的三次挪盘中,有两次是它出的主意。高盛银行明知新加坡公司的净资产为1.5亿美元,挪盘后的风险损失已远超过新加坡公司的净资产,仍建议陈久霖挪盘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风险提示。可悲的是,陈久霖却次次听从了他们的建议,走向灭亡。而对于能够拯救他出泥潭的集团公司,他为了自己的政绩一瞒再瞒,直到被对手逼入绝境,他再筹不出钱还对手的债,公司就要被破产清算,才向他的母公司开口求助。这,就是一场强者对弱者、老谋深算的对手对懵懂的对手的赌博。 希望唤醒更多国内企业觉醒 中航油集团总公司总经理荚长斌说:“希望用我们的损失,唤醒更多国内企业的觉醒,才不枉我们交了昂贵的学费。”近年来,中国国企实施“走出去”战略,纷纷走出国门。新加坡公司事件提醒国内企业,国际市场凶险无比。西方大亨既有丰富的经验,又有充足的资金,时刻瞪着眼睛,捕捉猎物,牟取超额利润。国内企业初进国际市场,要对于自己涉足的领域有充足的了解,只有了解清楚,才能和对手展开心中有数的竞争,不致于被对手牵着鼻子走,成为刀下之俎;要有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给企业装上保护伞。中航油集团给新加坡公司的亏损最高额是500万美元,陈久霖如果守住了这条底线,就不会走上绝路;要有严格的人事约束制度,约束处于国外的企业不做违规经营的生意。 亡羊补牢犹未晚。愿新加坡公司事件能唤醒更多的国内企业,扎紧自我防护的篱笆墙。 新华社记者 林红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