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辉煌瞬间坍塌 中航油陨落疑云重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 09:08 中国财经报 | |||||||||
中航油集团派出的财务经理两次被换,中航油集团为何拿不出约束办法?中航油集团的总会计师为何不及时向上级汇报?中航油为什么能在进口航油市场获得越来越大的垄断份额?陈久霖个人为什么能在中航油集团“青云直上”? 2004年11月30日夜,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对外宣称,因为国际油价今年10月猛涨,导致公司必须为未平仓的衍生商品盘口注入庞大的保证金。由
40多亿元人民币就在这样的对外宣称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依据已经公开的信息分析,中航油进行石油衍生产品投机交易酿成大祸,直接成因并不复杂:中航油“看跌”石油,认定国际轻质原油价格每桶被高估约10美元,买了“看跌”期权,赌注每桶38美元。没想到国际油价一路攀升,被迫不断追加保证金,直至包括信贷融资在内的现金流彻底枯竭为止。 至此,一家号称7年内资产增长上千倍的国企,一家去年赢利超过300%的国企,一家拥有巨额垄断性利润、几乎没有任何风险的国企,一家获准海外上市、并被称为“最具透明度企业”的国企,顷刻间轰然倒下。 除了震惊,投资者只有愤怒的份儿了。人们不禁要问,长达一年之久的这一场“豪赌”,缘何无人知晓?曾经被誉为“走出去”棋盘上“过河尖兵”的明星国企只因一个“亏”字就堕落到破产边缘? 七年“辉煌”瞬间坍塌 据悉,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油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集团)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在新加坡。中国航空用油100%由中航油集团包办,这其中有33%左右的航油通过进口采购。当时,中航油集团内部有着一个强势的采购部门,远在新加坡的中航油被闲置一边,陷入了停业状态。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陈久霖被安排到中航油任总裁。从此,中航油开始参与中航油集团对外的进口油投标,并逐渐获得了越来越来多的采购权。中航油在整个中国进口航油的市场份额也由1997年的不足3%飙升到1999年的83%、2000年的92%,再到2001采购进口航油160万吨,市场占有率接近100%,从而获得了巨额垄断利润。2003年,中国航油的净资产已超过1亿美元,总资产将近30亿元。在中航油集团大力扶持下,陈久霖和中航油,被外界视为“七年奇迹”。 好景不长,违规投机将中航油七年“辉煌”化为泡影,也将中航油集团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的巨大缺陷展示在世人面前: 2003年下半年,中航油开始交易石油期权,最初涉及200万桶石油,此次交易获了小利。2004年一季度,油价攀升导致公司潜亏580万美元,中航油决定延期交割合同,理由是期望油价能回跌;交易量也随之增加。二季度,随着油价持续升高,公司的账面亏损额增加到3000万美元左右。中航油又决定再延后到2005年和2006年才交割;交易量再次增加。2004年10月,油价再创新高,中航油此时的交易盘口达5200万桶石油;账面亏损再度大增。面对严重资金周转问题的中航油,首次向中航油集团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为了补加交易商追加的保证金,中航油耗尽近2600万美元的营运资本、1.2亿美元银团贷款和6800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亏损高达1.8亿美元,另外已支付8000万美元的额外保证金。随后,中航油集团提前配售15%的股票,将所得的1.08亿美元资金贷款给中航油。但中航油因无法补加一些合同的保证金而遭逼仓,蒙受1.32亿美元实际亏损。11月,中航油的衍生商品合同继续遭逼仓,截至25日的实际亏损达3.81亿美元。12月1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中航油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 掀起“漂亮财务报告”的盖头 如此一笔笔亏损都是在事发后披露出来的。此前,中航油一直是新交所中“最为规范公司”的楷模: 今年6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上报的财务统计报表显示,公司当月的总资产为42.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1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为73%。长期应收账款为11.7亿元人民币,应付款也是这么多。从账面上看,不但没有问题,而且经营报表很漂亮。但实际上,今年6月,中航油就已经在石油期货交易上面临3580万美元的潜在亏损。 而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9月,中航油获颁2004年度新加坡最具透明度企业奖。新加坡交易所总裁谢福华说,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制定了严格的评选标准,包括公布信息的及时性、主动性、多样性、广泛性以及全面性等等。中航油公布信息及时、完全、准确,受到媒体、分析师、投资者的一致推崇。中航油再度登上“最具透明度企业”荣誉榜当之无愧(2001年曾首次获得)。也是在9月,中航油还因股东年度总回报率高达346.3%,名列新加坡600多家上市企业的首位,被新加坡《商业时报》评选为新加坡股市表现第一名。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今年43岁的陈久霖,在中国航油集团公司重组、与民航总局脱钩前是一名普通干部。脱钩后,上级管理部门提出要提拔陈久霖担任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班子绝大多数人不同意。但上级主管单位某领导说:“这是上级已经做出的决定。”陈久霖就这样被提拔为中航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中航油基本上是陈久霖一人的“天下”。他非常“重视”财务,最初中航油的财务管理只有陈久霖一个人说了算,2002年10月,中国航油集团向中航油派出党委书记和财务经理。但原拟任财务经理派到后,被陈久霖以外语不好为由,调任旅游公司经理。第二任财务经理被安排为总裁助理。陈久霖不用中航油集团派出的财务经理,却从新加坡雇了当地人担任财务经理,只听他一个人的。党委书记在新加坡两年多,一直不知道陈久霖从事场外期货投机交易。 当中航油集团决定减持股份,以帮助中航油渡过难关时,中航油隐瞒了这一用意和公司财务紧张的事实,他们的一位发言人谎称,中航油集团“正在进行一项投资,需要筹集这笔现金”。 此前,中航油还发布了乐观的第三季度财报称,中航油略有盈利,收购和其他活动产生的利润弥补了绝大部分的亏空。中航油的董事们都签署了自己的名字。这种蓄意“欺骗”的行为被认为是“国企丑闻”。 中航油为何如此大胆 也许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中航油仅仅就是因为在期货投机上尝到了甜头,结果把整个公司都赔进去了。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卖出看涨期权是金融衍生产品中风险最大的一个品种。目前国际通行的美式期权规定,持有看涨期权的交易者,可在行权期到来前,在规定的行权价格许可范围内的任意时间、任意价格行权。如果他不行权,损失的也仅是保证金;相反,出售看涨期权的交易方则随时可能被迫承担因交易对手行权而产生的损失。所以在国际上,除摩根大通等大投行外,很少有交易者敢于出售看涨期权。难道被称为创造“七年奇迹”的陈久霖对此一无所知? 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在连续发生亏损的情况下,中航油为何不及早止损出局,以至酿成如此巨大的亏损?有报道猜测,中航油是中了西方金融“大鳄”的圈套,那么圈套背后有没有更令人唾弃的受益者?具体说,就是在与中航油交易反向操作并获得巨额收益的人中,是否有中航油高层的个人利益代表者,或者说,与中航油集团高层同属一个利益集团的人是这次中航油亏损的个人受益者。因为从事这类期权交易本身就违反了有关规定,何况规模如此巨大。如果中航油高管和财务人员不存在巨大的个人利益,陈久霖及其公司怎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从事违法违规活动?这些违法活动怎么可能隐瞒长达一年之久?陈久霖不怕犯法,和他一起参与操作的那些人,特别是财务人员也不怕犯法吗? 陈久霖一直独立于中国航油集团班子的领导之外,中航油集团派出的财务经理两次被换,中航油集团公司为何拿不出约束办法?中航油集团的总会计师(财务总监、CFO)为何不及时向上级汇报?反而允许中航油在进口航油市场获得越来越大的垄断份额,陈久霖个人也在中航油集团“青云直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期货证券研究室主任廖英敏分析指出,权力掌控者的赌博冲动根本不受制衡与遏制,令制度黯然失色。中航油事件的本质原因既不在制度的缺失,也不在监管的失灵,而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不是个人的权力太大,如果不是执行政策的人对规则极端的漠视,怎么能制造出这么大的亏损?也有人说,比这更可怕的是,中航油集团有意无意地放弃了监管责任,财务监管严重缺位。 据报道,中航油有一个由专职风险管理主任和风险控制专家组成的队伍,制定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一整套交易对策,但为何这一机制没能生效?是不是企业的决策者在关键时候置现存的机制不顾?中航油曾向中航油集团借款1亿美元用来弥补亏损,损失已到如此程度,为何仍置风险于不顾?中航油的10个交易员不太可能进行如此大胆的违规交易,中航油集团在贸然借款1亿美元之多的情况下,也不可能不进行任何监控。能够允许中航油交易员违反公司风险防范规定的,必然是中航油决策层中的人员,中航油集团中的有些人也很可能参与其中。有专家指出,中国国企在期货交易中屡出大案,每次都以“机制问题”、“交学费问题”、外国人太“狡猾”为借口不了了之。实际上,在业内大家都知道,在炒期货过程中,通过操作对敲账户,就能以最短的时间、最简洁的办法把国家的钱变成个人或少数利益集团的钱。对这种个人捞了大笔钱,把巨额国有资产全装入个人腰包的人和利益集团,不能仅仅追究机制缺陷和有“赌博天性”的所谓个人失误,而必须严查深挖,揭开个中黑幕,追回流失的人民资产,使违法者和有关单位的渎职者受到严厉的惩处! “38美元做空原油,这种单子只有国企的老总才下的出。有点期货交易水平的人根本不会在这个位置下空单的,这是很专业的送钱啊。”且不说这种评论是否有些“以偏概全”,把“国企老总”推到尴尬境地,单是“赌赢了自己能获利,输了由国家买单”的教训也确实绝非仅此一家。40多亿的“豪赌”使人们不得不愤怒——中航油石油投机所造成巨额亏损高比例属于国有资产,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将为此买单。在更深层面上,这一丑闻引发了境外上市国资控股公司公信力危机,影响极其恶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杀”陈久霖一人,何以谢天下? (柴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