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其他市场 > 中航油巨亏 > 正文
 

中航油猝死的根源与反思 巨额亏损高管难辞其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 11:23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张东臣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是中航油盛极而衰的最好写照。

  两个月前还在新加坡股市“独领风骚”,如今却“濒临破产”,市场的残酷和风险的无常总让人唏?不已。

  什么导致了这座“大厦”的崩塌?是膨胀的权力?还是人性的贪婪?

  巨亏45亿的豪赌

  12月1日,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航油?China Aviation Oil?CNAO.SI?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申请停牌,并宣布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令。截至11月29日,该公司因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导致的损失达5.54亿美元(合人民币45亿元),几乎相当于其全部市值。

  “中航油巨亏的原因是在新加坡纸货市场卖出了过多的看涨期权。”格林期货首席分析师于军礼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解释说,从亏损的数字来看,卖空的数量远远超出了中航油的正常经营规模,是明显的投机行为。

  期货业资深人士李磊分析说,作为进口商,中航油应该买入看涨期权以锁定采购成本,回避油价上涨的风险,而卖出看涨期权实际上是在投机做空。而且,卖空期权的收益有限,只是一个权利金,但是风险却无限大。

  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在连续发生亏损的情况下,中航油为何不及早止损出局,以至酿成如此巨大的亏损?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期货证券研究室主任廖英敏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她说,中航油事件的本质原因既不在制度的缺失,也不在监管的失灵,而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不是个人的权力太大,如果不是执行政策的人对规则极端的漠视,怎么能制造出这么大的亏损?当初,同样是在新加坡,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因为给交易员的权力过大。

  “市场是残酷的,谁不规范就赚谁的钱。”廖英敏研究员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中航油事件的出现并不是因为期货市场风险大,不要把板子打到期货和期货市场上。事实上,在当前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中,不做套期保值损失更大,只要二级董事会严格执行投资决策程序,只要严格按照规则操作,风险就能及时发现和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中航油内部规定,损失2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要提交给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评估;而累计损失超过35万美元的交易必须得到总裁的同意才能继续;任何将导致50万美元以上损失的交易将自动平仓。中航油共有10位交易员,也就是说,损失的最大上限是500万美元。

  李磊认为,中航油的问题关键在于“本不该做空的却做了空,本不该放大头寸却放大了”,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完全没有得到执行,造成亏损一再扩大。而且做错之后自己隐瞒不报,又没有外部的监管,在亏损不可收拾的情况下,母公司反而又违规贷给巨资。

  显然,造成如此巨额的亏损,中航油的高管难辞其咎。

  “打工皇帝”背后

  9月24日,当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向中航油颁发“最具透明度企业”奖时,陈久霖的心中却隐藏着巨额亏损的秘密。

  就在今年9月,中航油还因股东年度总回报率高达346.3%,名列新加坡600多家上市企业的首位,被新加坡《商业时报》评选为新加坡股市表现第一名。

   随着油价的持续升高,公司因卖出看涨期权而导致的账面亏损额在不断增加,交易量越来越大。10月份,交易盘口已达5200万桶石油。10月10日,面对严重资金周转问题的中航油,首次向母公司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10月25日,中航油集团提前配售15%的股票,将所得的1.08亿美元资金贷款给中航油,最终也未能改变中航油“爆仓”的命运。

  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中国航空用油百分之百由中航油集团包办,这其中有33%左右的航油通过进口采购。当时,中航油集团内部有着一个强势的采购部门,远在新加坡的中航油被闲置一边,陷入了停业状态。

  1997年,陈久霖出任中航油总经理,公司开始参与集团对外的进口油投标,并逐渐获得了越来越来多的采购权。中航油在整个中国进口航油的市场份额也由1997年不足3%飙升到1999年的83%、2000年的92%,再到2001采购进口航油160万吨,市场占有率接近100%。

  根据陈久霖与中航油签署的协议,2002年陈久霖年薪为60万元新币,如果公司年盈利1200万元新币以上则按比例提成。结果,2002年中航油的净利润达到了惊人的5793万元新币(折合人民币约2.78亿)。陈久霖因而获得430万元新币的分成收入。陈久霖当年的收入达到了490万元新币?折合人民币为2350万元?,成为整个新加坡的“打工皇帝”。

  “凭什么靠着一项垄断的经营权,个人可以获得如此高的收入?”外界对“打工皇帝”的质疑声不断,各航空公司也一度因油价过高而对中航油的垄断表示不满。

  中航油陷身于期权交易是否存在个人利益的驱使?

  李磊分析说,如果赌赢了自己也能获利,输了却由国家买单,那么企业的管理人自然乐此不疲。由于这种行为属于违规行为,赔得少就自己兜着,心存侥幸,直到实在兜不住了,巨额损失也就很难挽回了。中航油或许就是因为在期货投机上尝到了甜头,结果把整个公司都赔进去了。

  反思制度的缺失

  2001年,中国证监会联合原国家经贸委、外汇管理局等部委发布了《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同年,证监会又发布了《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外汇管理操作规程?试行?》。

  目前,国内共有26家企业获得境外期货业务资格。对于获得资格的企业,《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都明确规定“只能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不得进行投机交易”,规定企业“应当建立严格有效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要明确规定境外期货交易的决策人员、交易指令执行人员、资金管理人员或风险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不得交叉或越权行使这些职责”,通过“授权制度、套期保值计划、业务流程、风险管理制度、报告制度、合规检查制度”等多个方面对风险进行防范,并且对交易的品种、持仓量、持有头寸的时间等作了明确的限定。

  “只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做,将其作为保值工具,不去做投机,风险会很小,而且还会帮助公司锁定利润,降低成本风险”,一家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的国企高管对记者说。

  “然而,尽管中航油是中航油集团绝对控股企业,但由于其是在新加坡注册并上市的,并不在上述办法约束范围之内”。于军礼对记者说,对于海外中资机构在境外从事期货交易,除了接受所在地监管和股东的监控外,国内对其该如何监管还不明确。

  李磊建议,尽快完善并推出期货交易法,明确国企参与境外期货的范围和有关人员的权责;明确由中国证监会负责对境外期货交易企业的监管,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的中国企业须每月报送有关财务数据,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异常情况要按天报送;证监会应对目前依然存在的期货投机行进行摸底清查,并从“事前风险防范、事中风险处理、事后的事故报告以及评估”等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由人大成立小组委员会,定期评估考核和监管证监会在境外期货监管方面的工作成效;建立类似能源信息署(EIA)的政府研究分析智囊机构,为国家制定能源政策提供信息、数据以及分析等方面的支持;尽快恢复国内原油期货,原油战略储备实施招标化。

  廖英敏指出,中航油事件暴露了该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动用那么大的资金肯定要通过董事会,中航油的董事长、总裁均由集团公司高管兼任,个人的权力显然超越了公司的制度。虽然有关部门对国企从事境外期货交易已经有一套很完整的规定,但对企业微观的监管还不可能一步到位。中航油事件表明,对海外中资机构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的监管今后仍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石油流通体制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国内也没有现货市场,不具备恢复原油期货的条件。但随着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冲击越来越大,国内原油市场的国际依存度越来越高,“深化石油流通体制改革、深入研究原油期货市场”的紧迫性在不断增强。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