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邹华发自上海
在11月30日中国航油(ChinaAviationOil)公布在投机性石油衍生商品交易业务上遭受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后,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纷纷大幅下挫,由于大量新加坡中、小投资者在中国航油股票上有所交易,因此投资者纷纷开始抛售中国上市企业股票。
近日,包括中国航油等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中纷纷出现问题,《第一财经日报》专门就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采访了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博生导师汪康懋教授。汪教授在新加坡工作多年,与新交所关系密切。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航油”事件的发生?
汪康懋:这个事件发生应该说是不奇怪的。第一,因为中资企业在海外做期货本来风险就是很大的。中国航油在30美元的时候就开始在国际期货市场做空,而国际石油价格一直上涨,他们投资的方向一错,必然会出现巨额的亏损。因为我们不是期货市场的供应国,我们没有办法控制市场的走势,所以就算我们在国际期货市场中操作,也不能做空交易。
第二,我们现在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陷入了一个误区。现在企业有钱在海外进行收购的时候,最好能收购纯经营性的公司,这种公司的泡沫相对地要少很多。如果我们去收购上市公司,就会出现市盈率很高,要价也很高的情况。这个就明显的会影响到中资公司的赢利情况。
第三,中资的上市公司,一定要首先做好本身企业的治理。我们看到中国人寿、创维数码先后被投资者起诉,包括现在的中国航油,这些公司的事件并不是一个偶然。我们很多中国企业以为走出国门,依然像在中国A股一样,可以有一些不规范的情况发生。但是,在国际上如果你的公司一有不规范的行为发生,必然会被媒体曝光,从而导致其股票价格大幅下挫。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中国航油”事件会对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资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汪康懋:我们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主要是制造业企业,所以总体上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是从心理层面来说,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投资是有负面影响。投资者会认为中国航油是中国最好的企业,居然还会出现这么大的亏损,明显就是中国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很差,虽然中国航油邀请的都是所谓的“外籍人士”来管理公司。就比如中国航油的期货投资,如果他们只是做做产品的套期保值也就罢了,但是这么大的投资居然没有风险控制委员会来控制企业的风险,显然是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