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盛青红 广州报道
5月6日晚,证监会[微博]再发第十二批32家预披露名单,加上此前已经披露的241家,共有273家拟上市公司进入IPO冲刺阶段。
而据记者了解,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管理业务规范、自主配售细则和网下投资者备案管理细则也有望近期发布,这也意味着首批已过会企业将很快拿到上市批文。
IPO资本盛宴在即,打新机构蠢蠢欲动。记者调查获悉,部分大型券商已经发行了集合产品专门打新,并打出“募集期仅为一天”的营销策略。
急推专职打新产品
近日,记者从中信建投营业部人士处获得一份中信建投证券荣鑫1号集合计划的推介材料,“这是中信建投证券专门设计成立针对新股申购的集合计划产品,该产品通过集合管理的方法实现了使较少资金的投资者可以参与到中签率更高但高门槛的网下申购中,为投资者争取到更高的中签率,只销售一天。”该推介材料显示。
据推介材料,该专职打新产品最低参与金额100万元,存续期为一年,募集期仅为5月7日一天,产品收益超过10%以上部分计提10%的业绩报酬,规模上限为5亿元,预期规模2亿元。
“市面上现有的公募产品规模多在10亿以上,对于目前单只新股平均网下发行2亿-3亿元的水平来看,资金利用效率明显偏低,单只中签新股对产品的净值贡献也有限,而该产品的预期规模在2亿元左右,能够有效利用资金。”推介材料宣传道。
但是根据证券业协会4月最新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备案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新要求:网下配售对象,在该项目初步询价开始前两个交易日收盘时,其在项目发行上市所在证券交易所需持有1000万元以上的非限售股票的流通市值。
“我们初步判断,未来网下配售会采取按时点考察的方式,如果是这样,我们的主要策略将是在市值考察时点前买入市场中流动性好、日均波动较小的大盘蓝筹股,并在考察期结束后全部卖出股票,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该推介材料提出,“关注估值较为便宜的医药、消费类投资品种。”
不过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分析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类产品游离于政策边缘,存在风险。”
证券协会新规提出,新股网下配售对象不得在招募说明书、投资协议等文件中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载明以博取一二级市场差价为目的申购首发股票的理财产品等证券投资产品。
而显然,该产品和部分专职打新的公募基金运作思路一样,均是以一级市场申购并在二级市场卖出获取价差为主要运作方式。
不过记者在中信建投官网上查到的该产品介绍,并没有任何“打新”概念。
“现在监管层对炒新监管得比较严,即使是专职打新产品在合同书、募集书里也不会提到打新字眼,但在面对客户的推介材料里却重点突出打新概念。这一旦被监管层发现也存在风险。”上述基金分析师告诉记者。
另外记者也从国泰君安广州东风中路营业部获悉,国泰君安资管子公司也推出了打新利器——君享新利一号,产品以新股投资为主,在新股发行空档期间,产品重点参与银行同业存款、货币基金、交易所回购、债券等固定收益类。
机构陷入报价困境
参与2014年第一期保代培训的华南券商投行人士对记者分析称,新的网下询价游戏规则下,券商网下报价陷入两难。
据证券业协会4月下发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网下投资者报价应当包含每股价格和该价格对应的拟申购股数,且只能有一个报价,非个人投资者应当以机构为单位进行报价。
记者调查获悉,多数券商和公募人士向协会提出反馈意见,以机构为单位报价,且只能报一个价格,操作起来困难。
不过在刚刚召开不久的保代培训会上,证监会发行部七处处长田斌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进行解读时重申,网下询价机构只能报一档价,并且不同部门之间不许协商报价。
据第一批48家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券商部门中可以参与网下询价的包括自营部和资管部。
“自营部和资管部本来就存在防火墙,也不可能协商报价,现在监管层又明确要求不能协商报价并且只能报一个价格,那剩下的可能性就是自营部和资管部轮流‘坐庄’,不重复出现在某只个股网下打新中。”华南券商投行人士对记者指出。
不过在自营和资管谁参与的问题上,券商也面临着抉择。如果单从利益驱动上来说,用自己的钱打新为自己赚钱的自营部参与打新对券商的投资收益贡献度更大,但是资管部参与打新又是其壮大资管规模、吸引客户的好途径。
“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公募基金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公募基金打新与专户打新如何分配也需要衡量。”华泰证券创新规划部负责人王乐乐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