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网友反对剑南春上市 广告山寨美剧负面多

2012年12月25日 14:21  酒评网 

  近日,剑南春在央视投放了一则60秒的广告。一经播出,便被眼尖的网友指出该广告大量抄袭了美剧《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的片头。剑南春投了6.08亿元的天价广告,却推出如此一个有损企业形象的山寨片,再加上员工持股计划招致员工停工静坐抗议77天、塑化剂等行业转型事件,不少报道称剑南春或与秦池同命。

  在本次“剑南春会是下一个秦池吗”的调查中,搜狐酒评网共收到153675份网友反馈,其中38%的网友认为剑南春经过层层外包回扣最后所剩费用只够拍山寨广告;59%的网友认为剑南春既伤了员工又连续糊弄消费者,恐难上市;另有53%的网友认为剑南春或将成为下一个秦池,因为央视广告已不是唯一品牌出口,简单砸钱做营销是行不通的。

  53%网友认为剑南春或与秦池同命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名不见经传的秦池酒在1995年夺得标王后,企业影响迅速扩大,一夜之间在白酒如林的中国变成了名牌,实现了销售额同比增长500%以上、利税增长600%的奇迹。但也仅仅只是一年的时间,当秦池卫冕次年的标王之后,实际生产能力的不足,以及收购川酒进行勾兑的事实被媒体披露以后,秦池酒迅速被全国消费者抛弃。

  剑南春在勇夺2013年央视酒类标王后负面便层出不穷,剑南春的标王命运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在“你认为剑南春能上市吗”的调查中,59%的网友表示不看好,认为剑南春即伤了员工又连续糊弄消费者;15%的网友则表示对剑南春上市不关心;但也有26%的网友认为剑南春上市是迟早的事。

  在“剑南春在央视公然播放山寨广告”这一负面新闻调查中,39%的网友认为是决策层没意识到这是抄袭,34%的网友认为是为了利益,没放AV已经算厚道了,13%的网友认为是为了转移视线,让网友忘记塑化记事件的另一炒作。其他网友则表示不看央视好多看,不了解此事。

  在“剑南春推员工持股计划引员工不满停工静坐抗议77天”这一负面新闻调查中,53%的网友认为剑南春只考虑自己上市揽金,完全无视员工利益,18%的网友认为剑南春人心不齐并为其上市担忧,18%的网友认为领导和员工不能平等沟通才导致天价损失,还有11%的网友认为是员工未能从大局出发,可能被人利用了。

  山寨片疑回扣所致 六成网友要求撤回

  剑南春为何要明显抄袭“冰与火之歌:权利的游戏”片头?38%的网友认为是经过层层外包回扣,只能拍山寨片了;28%的网友却认为是炒作,借山寨热门美剧吸引注意力;19%的网友则认为是剑南春竞标央视后便没钱了,只能低成本抄袭;还有15%的网友认为是广告部门正好和美剧导演想一块儿去了。

  截止本次报告发稿日,剑南春官方仍未对山寨广告事件做出正面回应,广告仍在央视继续播放。但59%的搜狐网友通过调查呼吁剑南春更换广告并公开向原创致歉,14%的网友建议剑南春悄悄撤下广告重新原创。还有27%的网友猜测剑南春会选择无视,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或控告媒体与网友恶意攻击……

  66%网友不受广告影响 好品牌靠的是质量

  通过调查得知,还有53%的网友并不知道剑南春广告抄袭美剧一事。但在“剑南春的山寨广告会影响你买酒吗”的调查中,66%的网友表示没影响,该买还会买。另外34%的网友则认为宣传广告都图省事,很难相信剑南春酒的品质,表示不会购买没有底线的企业的酒。

  在19世纪中期网络还没兴起、电视广告还是很多消费者唯一了解品牌的主要渠道的时候,名不见经传的新产品夺得标王也许会产生足够的轰动效应。但对于今天的全媒体时代,知名度已经足够高的名酒来说,标王改变不了太大的行业排名和地位。百年、千年名酒的形成,靠的不是广告而是产品质量,靠的不是铺天盖地的宣传,而是老百姓的口口相传。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夫妇入选时代周刊最具影响力人物
  • 体育李娜入围《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物
  • 娱乐港媒曝曾志伟和妻长期分居 20年没行房
  • 财经地方密集拜会铁老大:盼加大铁路投资
  • 科技中国雅虎邮箱之死:终生承诺变终结
  • 博客吕令子大学生活照(图) 戴旭回应南周访谈
  • 读书邓蓉详解:1968年邓小平专案组成立记
  • 教育精英入围城 在港内地生的“七年之痒”
  • 育儿5岁男童遭女幼师掌掴全身多处挫伤(图)
  • 占豪:反弹目标在清明节前缺口
  • 股市风云:突破长阳为主升启动创造条件
  • 股锋:反弹无法动摇股指继续探底
  • wu2198:下周股市将加速上涨
  • 罗天昊:铁路提速不可因人废事
  • 姚树洁:H7N9疫情的初步分析
  • 叶檀:地方债危机倒逼改革
  • 郭世邦:小微企业融资出路在哪
  • 于晓华:黄金价格崩溃只是一个短期现象
  • 张明:中国不应低估去杠杆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