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靖曦
猛狮科技、亿利达,再加上昨日开盘便暴涨80%的N津膜,新股再次成为弱市中的神话,一道似乎永不消亡的风景线。面对再起的爆炒新股之风,深交所也相应地再发炒新警示令,且这次用了具体数字来对炒新风险加以警示。然而,无论是哪一次的“警示令”,其作用都只是暂时的。炒新的疯狂,从未因深交所的任何“抑制”措施和规定而停止。
风险越高诱惑越大
根据深交所统计,自5月25日上市的25只新股中,首日上涨的14只,下跌的11只,平均上涨9.45%,涨幅有所下降。但近日上市的新股亿利达首日盘中三次触发临时停牌,全日上涨43.94%,次日延续上涨势头,股价涨停。
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实证数据表明,超过半数的中小投资者参与新股首日交易出现亏损,买入首日涨幅越高的新股亏损面越大。今年上半年深市上市的88只新股中,首日买入5万股以下的中小投资者亏损账户占比52.07%,亏损额占个人投资者亏损总额的86.47%;首日涨幅超过50%的新股中,首日买入5万股以下的中小投资者亏损账户占比58.62%,亏损额占个人投资者亏损总额的91.65%。
5月以来,中小投资者参与新股首日交易的整体亏损面有所减小,但在部分新股上仍然亏损严重,如首日买入海达股份、德威新材、福建金森等新股的个人投资者亏损面达100%,无一户盈利。据了解,助推亿利达大涨的主要力量仍为中小投资者,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仍待进一步加强。
游资摸清规律高调进攻
郭树清上台后,就一直将抑制新股炒作当做头等大事长抓不懈。但是,无论是换手超过50%即盘中停牌还是冻结炒新账户,似乎都无法从根本上打击炒新者的热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用此来形容死灰复燃的新股炒作现象甚为准确。“其实,新股发行改革,次新股价值投资突然凸显,炒作过程中,机构游资双赢。这才是近来次新股暴涨的最大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新股的发行询价改革,使机构对于股价的评估更为合理,询价机构须得配售50%的股份且无限售期,所以,新股上市一般很难破发,机构配股在上市就大量抛售,即利好机构兑现利润,又利好游资迅速建仓。所以,近期大涨的次新股,如猛狮科技,都是机构大肆跑路但股价却节节攀升。这两者都源于新股询价改革。”
从上市首日大涨43.93%的亿利达的龙虎榜数据来看,亿利达的大涨遭遇了机构的集体狂抛。其卖方前四位均被机构占据,卖出总金额高达1.17亿元;而买方前五位均为游资。
金百临投资首席分析师秦洪指出,限制新股炒作实际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炒家总是能找到漏洞的。秦洪认为,沪深交易所限制不同,其中深交所将新股首日换手率限制在50%,涨跌幅限制在10%,但由于深市新股大部分是小盘股,首日很容易就撞线,而游资可以选择在集合竞价时就将股价迅速推高,临停对他们而言反而有利于减少托盘成本。
据统计,在新股停牌新规实施后,登陆深交所的新股平均交易时间仅16.8分钟。而从近期新股的表现来看,涨幅一个比一个高,这也说明游资在摸透交易新规后,掌握了新的操盘“技法”。
抑制炒新还需“猛药”
知名市场评论人士黄湘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郭树清是有改革的心,但恐怕力不从心,因为证监会内部盘根错结,各种利益团体互相牵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改革措施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很多措施要两三年后才会见到初步效益,很多措施直接是话喊完就没下文了。我呼吁,希望证监会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要落到实处,要真改革,不要进一步退两步,那样比不改革的坏处还要大。”
黄湘源还表示,现在抑制新股炒作的力度还不够大,我们能够看到的有效手段只有盘中停牌和冻结账户,但盘中停牌后过段时间还是会复牌,冻结的账户一段时间后又可以继续操作,这无法从根本上触动炒作利益集团的利益。只要有赚钱效应,炒作者就会前仆后继,在当下这样缺乏赚钱热点的市场,这种现象就更加普遍了。
申银万国(微博)分析师范戈告诉记者:“现在抑制新股发行价格,让新股的发行价格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但同时也变相加大了新股上市当天的炒作空间,如果新股发行价格低,有利可图的投资者就会热炒,结果就是再次推高新股价格和市盈率,导致下批新股发行价格攀升,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
那究竟什么措施和手段才能让新股爆炒的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呢?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告诉记者:“首先,需要从根本上冻结爆炒新股的资金账户,全面没收爆炒所得收益;其次是不仅限制新股盘中换手率,还应设定最高涨跌幅,让喜欢炒作的投机者无利可图,甚至是“血本无归”。只有前车覆了,后车才会引以为鉴,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投机思想,才能让新股暴炒失去“温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