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禾丰牧业临阵购关联方 净资产价格成交公允存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8日 01:36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历史沿革有瑕疵,国有资产处置未作评估

  李隽

  “白卷先生”张铁生现身第六大股东,近日预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的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禾丰牧业”)引起了各方关注,禾丰牧业主营业务包括饲料业务、原料贸易、屠宰加工等,其中饲料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超过75%。

  5月24日《第一财经日报(微博)》报道了禾丰牧业大量使用现金结算,会令其营业成本及营业收入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存在财务核算方面的风险,这将成为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

  本报记者进一步关注到,禾丰牧业在披露招股书前的一个月内,收购了关联公司的资产负债,其成交价格为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价格。另一方面,禾丰牧业历史沿革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瑕疵,国有资产处置并未作评估。

  预披露前夕收购关联方资产负债

  沈阳禾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生物技术公司”)主营业务为兽用抗生素、兽药、化药、中草药销售及生产。目前生物技术公司持有禾丰牧业6.8%的股权,这也是其唯一的资产;2010年11月和2011年8月,生物技术公司经历了两次全体股东同比例现金增资,注册资本从38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金卫东持有51%股权,王凤久持有0.7%,冯雪松等24名自然人持有48.3%。

  金卫东是禾丰牧业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禾丰牧业19.38%的股份,加上间接持股,一共持有表决权比例为58.04%;王凤久则为禾丰牧业总裁,持有禾丰牧业7.04%股权;不过招股书并未交代冯雪松等24名自然人的背景资料。

  禾丰牧业招股书显示,为避免未来潜在利益输送,禾丰牧业于2012年4月收购了生物技术公司除禾丰牧业6.8%股权外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等,人员按照人随资产走的原则转入禾丰牧业。收购完成后,生物技术公司除了持有禾丰牧业6.8%的股权以外,不再从事任何生产经营业务。

  截至2011年12月31日,生物技术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181.62万元,减除禾丰牧业6.8%股权的账面价值424万元,其余净资产价值为1757.62万元,而收购价格也为1757.62万元。

  2012年4月27日,生物技术公司召开股东会,同意该资产转让事宜。有律师向本报记者表示,非上市有限责任公司超过30%资产负债的转让,需要全体股东三分之二的通过,也就是说金卫东以外,冯雪松等24名自然人当中必须有足够多股东通过。

  以“净资产”价格完成收购是否“公允合理”?冯雪松等24名自然人为何愿意接受上述转让?对此招股书并未作出相应解释。而生物技术公司2009年、2010年、2011年的利润总额分别为-133.21万元、50.01万元、145.30万元,经营正日益好转。

  国有资产处置未作评估

  禾丰牧业于2003年成立时,金卫东等7名主要发起人以沈阳禾丰牧业有限公司(下称“沈阳禾丰”)的净资产2373.56万元作为出资,禾丰牧业也继承了沈阳禾丰的全部饲料经营业务。而辽宁禾丰牧业有限公司(并非拟上市公司前身,下称“辽宁禾丰”)的资产也曾经被金卫东投入到沈阳禾丰。

  在沈阳禾丰1999年2月增资的过程中,金卫东把其从辽宁禾丰注销后所分得的资产投入到沈阳禾丰,增加了200万元实收资本;其中包括辽宁禾丰的账面资产132.94万元,以及专有技术“新型高效饲料预混剂”,该专有技术经辽宁长信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价值为202.88万元。也就是说,金卫东在辽宁禾丰的资产合共335.82万元。

  1999年1月11日,辽宁禾丰注销,在注销前辽宁省农垦沈阳实业公司出资30万元,持股辽宁禾丰25%;金卫东出资90万元,持股比例75%。而在注销后,招股书称“辽宁省农垦沈阳实业公司已足额收到投资款30万元以及车辆使用权10万元和相应投资收益”,由金卫东承接辽宁禾丰清算时剩余资产及债权债务。到底这个“相应投资收益”有多少?招股书并未披露。

  金卫东在辽宁禾丰1995年成立的时候,以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出资20万元,而在1996年10月则以1.01元/单位注册资本受让辽宁农垦商贸集团持有的辽宁禾丰58.33%股份,注销前合计持有辽宁禾丰注册资本90万元,而其注入到沈阳禾丰时为335.82万元,金卫东的投资增值了两倍多。

  禾丰牧业也承认,上述辽宁农垦商贸集团转让辽宁禾丰股权,及辽宁省农垦沈阳实业公司与金卫东决议注销辽宁禾丰并收回投资,是国有资产处置行为,均取得上级主管部门辽宁省农垦局的同意,但未依照法规规定履行相应资产评估手续,存在一定瑕疵。

  尽管禾丰牧业强调,2012年5月3日,辽宁省农垦局已经出具声明,这并未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这距离招股书的预披露只有两周。然而为何到1999年金卫东的投资能够增值两倍多,而辽宁省农垦沈阳实业公司投入的30万元,仅在1999年回收了40万元以上,其投资收益却为何不公布?此外,1996年辽宁农垦商贸集团又为何以1.01元/单位注册资本的低价,把辽宁禾丰多数股权卖给金卫东?对上述疑问,招股书均未作出解释,而“未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一结论似乎也难圆其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