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证券记者 胡春春
“一个是地方慈铭体检设备多是市场淘汰的翻新仪器;二是总公司对地方慈铭体检医疗人员缺乏完善、细致的管理;三是这类民营体检中心、尤其是加盟店盈利性太强,存在强买强卖推销体检项目的问题。”正在准备冲刺A股IPO的北京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遭遇医疗行业人士的“爆料”。
昨日,《金证券》记者在走访江苏多位医疗圈人士时,他们对慈铭体检责难最多的是公司正在全力推行的“加盟”形式。在百度(微博)中输入“体检加盟”一词后,目前国内民营体检机构中以慈铭“加盟”的信息最多。而从公司刚发布的预披露招股书来看,目前尚未给出合理管理加盟企业的具体措施。
地方门店使用翻新仪器
南京医疗圈一名人士对《金证券》透露,民营体检机构使用市场淘汰后的翻新仪器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一方面也是为“关系不错”的大医院或医疗器材生产商解决机器淘汰问题,随后该人士将矛头指向慈铭体检部分地方体检门店。
对于公司医疗设备采购情况,慈铭体检显然有自己的一套解释。招股书显示,公司要求子公司进行大型医疗设备采购时,需提交大型设备“添置计划”和可行性分析报告,母公司医疗中心负责初审,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根据权限批准后,由子公司负责采购;公司子公司负责对小型医疗设备、器械的申请、审核及采购,母公司医疗中心对采购过程进行监控;公司子公司在采购医用耗材、体检业务所需的大部分体检试剂时,由公司集中采购,医用耗材及消毒试剂由各子公司在所属地区自行采购。
换句话说,除了医用耗材和大部分体检试剂由公司集中采购外,其余医疗设备均由子公司出面负责,母公司仅仅进行审批和监控,更为重要的是,公布的这一采购流程仅仅是针对公司下属子公司,对于正在推行的加盟店则没有公布明确的医疗设备、器械采购标准。
“我对慈铭体检是比较了解的,它是国内较早的民营体检机构,也是最早开始注重品牌推广和宣传的,但这些年发展太快,很多管理跟不上,尤其是医疗仪器和用品的采购和使用上。”上述南京医疗圈人士表示。
扩张进度远超研发进程
业内人士表示,慈铭体检今年更注重门店的扩张,忽略了医疗行业本身研发的价值。
《金证券》记者查阅招股书后发现,尽管公司被北京市相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但近三年的研发费用可以发现,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435.60万元、1564.92万元、1773.63万元,占比当年营业收入为4.24%、3.48%和3.08%,随着公司营业收入的增加,公司的研发费用并没有及时跟进。
与研发情况相反的是,过去三年中慈铭体检在抢占市场份额上不遗余力,而使用的方式主要是收购。招股书显示,自2008年下半年,公司开始尝试通过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2008年收购大国上医全资控股的佰众联想桥、佰众上地、佰众慈云3家体检中心;2009年收购深圳我佳8家体检中心。截至招股书发布,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大连、南京、天津、成都、济南、金华等城市共有9家全资子公司,5家控股子公司,11家分公司。
曾跟踪调研爱尔眼科的上海一家券商研究员对《金证券》表示,一般性公司通过收购等方式扩张无可非议,但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快速收购扩张下,相应的研发情况、服务情况能否跟进是个很大的问题。
加盟店缺少管理细则
按照目前慈铭体检的发展思路,接下来力推的可能是各地的“连锁加盟”店。
慈铭体检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公司分别在合肥市、福州市、烟台市、东营市、长治市、西宁市及银川市等地区与合作方签署了10份特许加盟合同和筹建咨询合同,其中合肥、福州、烟台加盟方已完成体检中心筹建并开展体检业务外,其他加盟方体检中心均处于筹建过程中。此外,目前公司已经成立了连锁事业部,负责对加盟连锁机构进行品牌使用授权等。显然,在经历了第一波的收购扩张后,加盟成为慈铭体检第二轮扩张的主要渠道。
《金证券》获悉,慈铭体检不仅急于在一线城市增加布点,还有意加强对二三线城市的渗透。对于“野心勃勃”的扩张计划,慈铭体检未能给出各方管理的具体信息。
事实上,在慈铭体检发展的过程中,即便是全资子公司,也曾屡次出现医疗纠纷。综合此前媒体报道,从2007年至今,慈铭体检共发生4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3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3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1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1起体检过程中存在过错、1起体检过程中存在漏诊。加盟店如何确保医疗安全可能成为未来慈铭体检必须应对的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