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博林特:问题电梯再次闯关 增资过程如同儿戏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9日 10:12  股市动态分析

  记者  王柄根

  就在公众关注“问题胶囊”的同时,此前曾被业界称为“问题电梯”的沈阳博林特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林特)仍在继续推进此前被“搁浅”的上市进程,计划于4月20日(本周五)再次上会。

  在今年2月29日召开的证监会发审委2012年第30次会议上,沈阳博林特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林特)的首发申请既未获得通过,亦未被否决,而是等来了“暂缓表决”的结果,这也使得“暂缓表决”引发了业内的关注。

  本刊记者了解到,在IPO的审核过程中,暂缓表决的情况并不多见。而根据相关规定,发审委委员在审核过程中发现存在尚待调查核实并影响明确判断的重大问题时,才会提议暂缓表决。但截至目前,外界尚不明晰博林特存在何种影响明确判断的“重大问题”。

  此前本刊曾关注过博林特电梯的质量问题,因频繁出现“困人”事件,博林特电梯不仅被一些用户称为“问题电梯”,更有楼盘业主反对开发商安装使用博林特电梯。而在博林特首发申请被“暂缓表决”的期间,博林特的净利润波动、税收问题、关联交易更是被多方关注,有分析人士表示,公司过往的财务数据疑点重重,甚至可以说到了“多如牛毛”的地步,再次表决的结果并不乐观。

  “暂缓表决”的背后

  博林特在此前某洋品牌自动扶梯出现安全事故时曾大打营销牌,并以博林特电梯有颗“中国芯”为口号,希望市场认可其民族品牌的地位。但事实上,博林特电梯恰也在2011年7月间于江苏苏州市群星苑小区多次出现故障。

  在今年2月29日上会被“暂缓表决”后,有投资者曾致电本刊咨询“(博林特)是否因质量存在问题而导致暂未过会”?但截至发稿时止,博林特“暂缓表决”的原因尚没有正式的说法,记者就此事咨询多名投行人士,但得到的答案是博林特因质量问题而导致“暂缓表决”的可能性并不大,更大的可能则集中在公司的增资过程或财务问题上。

  增资过程如同儿戏

  资料显示,博林特现任董事长康宝华的出资即有诸多瑕疵,博林特于2001年9月成立时,康宝华与庄玉光分别出资400万元和100万元,分别占80%和20%的股份,但奇怪的是,两人的出资均由“远大铝业集团”垫付。在之后2002年7月的二次增资中,远大铝业同样代康宝华缴纳新增注册资本3600万元,代庄玉光缴纳新增注册资本900万元。

  然而这些“垫付款”事实上在当时并未以正常的方式作为注册资本进入到博林特,直到2010年8月博林特上市进程已然开启之时,外界方才获知8年前二次增资时的“垫付款”是以当时正在建设的厂房和办公楼资产作为出资,而这些资产一直没有办理产权登记,甚至无法过户到博林特名下,这使得当时的出资疑点重重。

  而在2002—2010年的8年时间里,博林特的股权又发生了数次变更,康宝华与庄玉光于2005年和2006年将股权转让给远大铝业。至2010年8月,才又以协议的方式用现金4500万元“置换”当初的二次增资资产。

  有业内人士表示,博林特的增资过程极其不规范,事实上当时没有办理产权登记的资产根本就不能用于增资,甚至不排除虚假出资的可能。而即使假设当时确实以资产进行出资,但在正常情况下,未办理产权登记的资产根本无法进行评估,当时的增资各方如何绕过了评估程序,无人能知。

  博林特在招股书中表示,当时未进行评估的原因是“上述房产正在建造过程之中尚未完工”,但“未完工”的说法恰恰又与当时的增资行为形成了矛盾——“未完工”的无法办理产权登记的资产,如何确知可以具备4500万元的价值进行增资?

  即使不讨论当时的增资方式是否合理合法,单以8年后的以4500万元现金进行置换的方式而言,也存在瑕疵,事实上在事后8年再以同样的金额“置换”当初的不规范出资,仅仅是名义价格上的一致,而未考虑8年间实际价值的变动。如果考虑实际价值的变动,则8年后以等金额“置换”事实上是有利于老股东,假设博林特上市成功,这一置换方案显然对新进入的投资者并不公平。

  除增资过程极度不规范外,博林特电梯在财务数据上的诸多前后不一致,亦显露公司存在过度依赖政府补贴、母公司涉嫌逃税、以预计负债利润调节等问题,本刊将对此作进一步的报道。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