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散户模拟询价首秀显生涩 被指不足以解决IPO三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4日 08:20  华夏时报微博

  本报记者 吴君强 实习记者 郭佳 北京报道

  4月12日开始的新股个人投资者模拟询价,看上去更像个秀。

  数千名投资者参与其中,其中不乏极端个例:给龙泉股份最高报出了180元,多位投资者最低只报1元。

  据太平洋证券介绍,大多数中小投资者的报价估值较低,低于行业二级市场的市盈率。但经济学家华生认为,修补性措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该举措不足以抑制“三高”现象。

  模拟报价估值低

  证监会3月31日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适当调整询价范围和配售比例,进一步完善定价约束机制”。

  具体措施就是,扩大询价对象范围。除了目前有关《办法》规定的7类机构外,主承销商可以自主推荐5-10名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

  4月12日,三家正在招股的拟上市公司分别开始个人IPO询价,其中翠微股份(603123)、奥康国际(603001)准备登陆上交所,龙泉股份(002671)则属于深市。询价在线上进行,与交易时间同步。

  上交所要求,本次模拟询价共有2000位个人投资者参与,由20家券商推荐,每家券商推荐100位经纪业务客户。按照深交所的安排,活动初期具有经纪业务资格的券商每家可以推荐20名投资者参加模拟询价,合计总数也约为2000名。

  “符合这次询价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太多,我们选择了一些净值较大、活跃度较高的投资者。”中信建投资本市场部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该公司负责翠微股份的保荐。

  4月初接到模拟询价的通知后,中信建投指派营业部的客户经理对选定的投资者进行辅导。“主要还是把拟上市公司的文件和公告转给投资者,对于定价,我们也没什么指导意见。”中信建投三里河路营业部一位客户经理说。

  该人士拒绝透露模拟询价结果,称按照上交所的要求,本次翠微股份和奥康国际的个人模拟询价结果将在16日公布。

  龙泉股份承销机构太平洋证券收到参与报价申购的中小投资者总数量约为1300位。

  太平洋证券相关人士承认,本次个人模拟询价,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报价水平偏低,报价在15元至16元区间较多。按照龙泉股份2011年的每股收益1.02元计算,报价市盈率在15倍左右,这显然低于龙泉股份所属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所对应的29.63倍市盈率。

  除了报价低外,另一个特点是带有恶作剧般的乱,有投资者最高报出了180元,有几位报出了1元,此外,高至四五十元,低至几元的报价都有。

  不足以抑制“三高”

  “个人参与询价的大环境越来越成熟,一些个人投资者越来越专业,新股发行需要越来越多的利益主体参与进来。”华泰联合研究所副所长刘湘宁告诉本报记者,本次模拟主要是为了测试系统,由于参与的个人投资者较多,资质门槛也不高,报价出现较大差异并不意外,相信进入真正个人参与询价阶段,不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有点像闹剧,定价是机构投资者的事情,个人投资者并没有这个专业能力,即使有半专业的投资者参与询价,但如何又能保证他们不被买通?”国开证券首席分析师李世彤说。

  这也正是监管部门担心的。实际上,在新股发行意见稿中,证监会明确要求,主承销商应当制定推荐的原则和标准、内部决定程序并向证券业协会备案。发行人、发行人股东和中介机构不得利用关联关系或其他关系向推荐的个人投资者输送利益,或劝诱推荐的个人投资者抬高发行价格。

  但遴选标准到底如何制定,券商看法不尽相同,但毫无疑问,各营业部的大户是他们主要的对象,即高净值客户。一是因为,这些大户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很多都是前证券从业者;二是新股发行实行摇号制,参与的个人投资者需要较大的网下承销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高净值个人投资者与券商利益紧密,很难避免利益关联。“如果个人投资者出现恶意报价,监管层也没有办法去惩罚,即使存在利益输送,也很难查实。”李世彤说。

  经济学家华生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让几位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意义不大,他坚持认为,修补性的措施无法根除现行发审制度的重大弊端,也无法抑制“三高”现象。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