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宋丽萍:深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有助新股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5日 02:45  证券日报

  深化适当性管理是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关键制度改革的必要前提;构建以投资者为导向的市场服务体系

  ■本报记者 陈贤丽

  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14日表示,通过加强对投资者分类指导,有效抑制炒新热,将有助于加快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步伐。

  宋丽萍是在昨日举办的深交所投资者保护培训交流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宋丽萍说,从创业板适当性管理实施两年多来的情况看,创业板市场盲目跟风炒作现象仍然突出,个人市值占比和交易占比在深交所三个板块中最高,分别达到66%和90%,2011年个人投资者亏损面也是三个板块中最高的。这表明适当性管理在引导理性投资、保护投资者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适当性管理任重道远。需要充分认识深化适当性管理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紧迫感。

  宋丽萍表示,深化适当性管理是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关键制度改革的必要前提。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面临着经济体制深层次改革和经济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挑战。证券市场改革创新力度加大,工作节奏加快,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资本市场,明确提出“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发展债券市场”的任务要求。深化适当性管理,是完成上述关键制度改革的重要前提。

  宋丽萍表示,由于长期以来股市炒新现象突出,严重扭曲价格形成机制,二级市场难以对一级市场定价形成有效的指导和制约,导致新股发行“三高”,制约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进程和效果。数据显示新股首日高位接盘的大多是个人投资者,而且大都亏损出局,说明在深化适当性管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通过加强对投资者分类指导,有效抑制炒新热,将有助于加快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步伐。退市制度改革也存在类似问题。

  宋丽萍指出,深化适当性管理是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能力的重要保障。

  近期热议的中小企业私募债,是解决非上市中小企业融资难,引导民间高息借贷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同时也要看到这类产品的市场风险较高,只有妥善控制好风险,做好中小企业私募债的适当性管理,将投资者范围严格限定在具有风险承受和管理能力的投资者范围内,才能持续发挥该类产品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作用。

  宋丽萍强调,深化适当性管理是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的制度基础。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许多过去孤立的风险事件,极易演变为系统性风险,“黑天鹅”事件频出,资本市场更是首当其冲,波动性加大。我国资本市场还有一定特殊性,个人投资者直接参与度高,投资者群体数量庞大。因此,深化适当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将风险在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中合理配置,可以极大增强资本市场对外部冲击的缓冲能力,为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

  宋丽萍认为,深化适当性管理应坚持三个方向。一是加强分类管理,要在客户分类基础上,有针对性加强对不同类别客户的指导和管理。二是适应客户需求,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丰富适当性管理的产品工具箱,做到能提供合适的产品给合适的投资者。三是细化制度落实,结合客户特点,不断提高风险揭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宋丽萍表示,我国资本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格局将维持相当长的时期,深交所将不断深化适当性管理,推动构建以投资者为导向的市场服务体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