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滑稽的无痛自然活熊取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3日 15:18  南方日报

  ■一周财经点评    

  中国中药协会上周召开新闻发布会,该会会长房书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活熊取胆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取胆汁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之后,熊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

  点评:先说眼见为实。20余年前,笔者少年时,很不幸地见识过活熊取胆(当时,熊胆行业是笔者家乡辖下某农业大县的农副产业之一,现已没落)。一根透明管子,从困于铁笼、四肢不伸、奄奄一息的黑熊肚上创口插入,不一会儿,胆汁逐渐滴出……绝对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场面,一直是笔者记忆中的一个“黑点”。如今回想起来,仍是头皮发麻。科技再怎么进步,也还未能做到肚上开口、胆上取汁“自然”、“无痛”、“还很舒服”吧?完事后,还能“痛痛快快出去玩”?若无注射麻药便能“无痛”取胆,此“无痛”技术值大钱了,还费什么劲取什么熊胆?这个口无遮拦、依靠想象的玩笑话开大了!

  痛不痛,应该由熊自己说了算。这次摆明欺负熊说不了人话,被长期禁锢的受伤黑熊“被代表”了,吃了哑巴亏。这不,一语激起千层浪,民间反响很大。事情起因于从事“活熊取胆”的福建医药企业“归真堂”,最近谋求在创业板上市,但其主业引发了广泛质疑,并上升到了中药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的层面。而中国中药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协会会长、原中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发表了上述言论,越描越黑,结果招来更大争议,并且呈现观点“一边倒”的局面。某大型门户网站调查,截至本月20日晚间笔者查阅时,支持“熊不会痛”的60144人,而支持“谁说谁试”的1059922人,比例相当之悬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没有最滑稽,只有更滑稽。“归真堂”创办人本周再抛惊人之语,说“养熊是林业部颁发批文,生产熊胆粉是1995年卫生部颁发药准字号,都合法”,“反对我们就等于反对国家”。想“代表国家”,好大的口气,好大的帽子,请这位说话不理智的创办人弄清楚“国家的主体”是什么再来发言吧,以免再次贻笑大方。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定不是以在动物肉体上予取予夺的手段进步做代价的。须知生态和谐、自然环保已逐渐成为了当今世界文明的标志和内生需求,传统产业越是逆潮流而行,所遇到的所谓“阻力”和“反对”势必越大。“归真堂”的困境,何尝不是传统产业与时代理念的交锋?民间反对的,不是你要上市,而是你以什么产业上市。

  笔者揣测,“归真堂”若不改主业,未来若想发展壮大,必在“人工熊胆”研发领域。毕竟世上还没有哪一种疾病非熊胆不能治,即熊胆是可被替代的。人工虎骨、人工麝香产业,都发展得很好,偏偏人工熊胆无所作为?是因为活熊还未接近灭绝边缘?媒体报道说,有老中医讲,其行医很少开熊胆这味药,“都是开一些便宜的中草药代替”、“没有什么不妥”,同样可以清热、明目、镇静;而西医也认为,“现代医学并不使用熊胆或熊胆粉,因为可使用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胆酸”。甚至有医学博士撰文指出,中医传统概念的“熊胆”根本不是现代养熊场生产的所谓“熊胆”(实际只是“熊胆粉”),熊胆粉“其实和其他人工合成的熊胆主要成分一样,都是人工仿品,都是替代品”,是“利用公众的无知,欺骗和误导公众”。

  还有专家认为,现在熊胆功效被夸大,社会上对熊胆的需求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某医科大学副校长牵头的人工熊胆课题,研究已近30年,研究出来的人工熊胆“品质不亚于天然优质熊胆”,但至今“仍未获批”。唉,莫非又是廉价药输给了贵价药?有媒体调查发现,有企业借熊胆“名贵药品”之名按“高级礼品”卖,主打保健品和养生概念,谋取暴利……

  如此看来,暴利行业的内幕一经曝光,自然是“百般人姿,一派熊道”。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