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IPO改革有望近期出方案 券商抓紧申报材料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1日 01:29  北京商报微博

  商报讯 (记者 潘敏)“新股发行改革是今年的工作重点,证监会与业内的沟通渠道也一直都是通畅的,但对于具体政策出炉的时间证监会则会有统一的安排。”针对市场近期关于多家券商就新股发行改革建言监管层,以及IPO重大政策有望于3月10日出台的传言,昨日证监会内部人士对记者做出如此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来自证监会方面的声音模糊了具体政策出炉的时间,但对于证监会与业内充分沟通的局面以及相关政策出台的消息并未予以否认,有分析人士认为,新股发行制度是否改革,已经不再是悬念,剩下的问题在于:证监会何时对外正式宣布开始改革?以及到底如何改革?

  据悉,近期以来,业界关于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猜测一直不断,先是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发问“新股不审行不行”引起轩然大波,随后又有消息称证监会召开券商大会商讨IPO改革大计,而日前更是有传言称:近期券商业内已围绕新股发行改革归结11项建议呈交监管层,IPO重大政策则有望于3月10日出台,一众券商都赶在3月10日之前申报材料。

  “证监会关于IPO方面近期频频动作实际上就是在向市场传递这样一种信号:改革是肯定,证监会有决心也有信心。”上述分析人士预计,结合各方面的信息来看,新股发行改革近期有望破冰,而这个时间可能不会拖得太长。

  对于郭树清“IPO不审行不行”这一试探性的一问,本次IPO新政将给出一个明确的回应。一位不愿具名的参与过IPO新政讨论的券商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监管层正在讨论的改革方向和思路也是全新的,将弱化审批职能,将原来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和可持续盈利能力等内容都剔除出行政审核的范畴,今后证监会将主要审核尽职调查和信息披露部分。

  此外,有资深专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说道,“之前证监会增加了发审环节透明度,这是很好的措施,但是想达到不审估计很难。之前很多造假或者失实的公司报表、数据、承诺都是发审这个环节没有把好关导致的,如果发审制度能够与退市机制结合起来,效果才会更好”。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微博)也认为:“无论是目前市场正在热议的新股发行体制如何从‘审批制’转为‘注册制’,还是已经开始实施的监管层对社会公开股票发审工作流程、审核进度,并提前IPO预披露时点等,可以预见的是这些改革举措的形成、出台和落实,终将有利于股市监管坚持市场化的正确发展方向,都是在沿着监审分开、提升市场信息公开性透明度的方向推进证券期货监管体制改革。”

  相关新闻

  证监会新规防上市公司增持舞弊

  商报讯 (记者 孙哲)昨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向媒体表示,为进一步强化披露要求,除原定上市公司股东每增加1%股份要求次日披露外,增持达到2%将要求当天及次日暂停增持。修改后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将于3月15日施行。分析认为,此举为防止股价连续波动,是防范内幕交易又一措施。

  此前,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只有持有5%股权权益以上的股东在进行权益变动时,需在3日内给予公告。此次,即将出台的新规定,将使信息披露范围进一步扩大。对此,大同证券分析师胡晓辉说:“新规执行后,将有效防止股价连续波动。进一步避免上市公司操纵股价,从而给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另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规进一步扩大了股权变动中的信息披露范围,使上市公司在股权变动中的情况进一步透明。

  另外,披露时间由原规定的3日内缩短为次日,使披露的消息更加及时。上述业内人士说:“此前,投资者在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3日后才得知增持消息,这显然造成了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当增持行为都完成后,中小投资者以此信息为准进行投资的话,已经是滞后了。甚至,因此被套的不在少数。所以,缩短事件和信息披露的时间差是为了造就平等的市场,有助于防止内幕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有投资者认为新规定仅仅对增持进行了约束,却未有对减持加以管制。网上有投资者表示:那些上市圈钱的公司,减持每套现2%,是否也需要次日暂停减持?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