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民打新很受伤 盼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标本兼治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0日 09:33  大众证券报微博

  今年以来,本报持续关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问题,就新股“三高”、改革方向、专家建议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虽然本周上市的6只新股,上市首日都给中签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周四上市的4只新股在昨日无一例外都下跌收盘。从读者来信以及我们在和投资者交流的过程中,因新股“很伤心”的人着实不少。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已在本月初迈出了第一步,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投资者期盼的公正、公开、公平的“三公”市场环境需要更多的实质性措施来支撑、完善。

  股民打新“很受伤”

  继周四4只新股大放异彩,昨日2只新股继续上市收红,农历龙年上市的9只IPO新股无一破发,给中签资金带来超亿元浮盈。新股转眼间持续遭热捧,可也有投资者对此不为所动,他们在去年的打新过程中受伤颇深,依旧心有余悸,声称“好了伤疤不能忘了痛”。

  回想过去一年,无疑是新股命途多舛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沪深两市有600多只个股股价创下历史新低,有300多只个股破发。很多股民甚至不敢看自己的股票账户,“割肉”又舍不得,想加仓摊薄一下损失又担心继续买套,进退两难坐看损失越来越大。

  李明是去年新入市不久的股民,所以对于变幻莫测的市场觉得毫无章法,苦于身边也没有一个专业的人指导且正逢熊市,摸爬滚打了小半年亏损了50%。后来,他听别人介绍,人家买的一款新股产品的集合理财到赎回时赚了不少。当时,在他半懂不懂的状态下,人家跟他说过打新股的收益优于二级市场的个股买卖,于是,他潜意识就认为打新可以稳赚不陪,和大盘升跌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在2010年下半年就开户只做摇号打新。没想到后来,却发现中签率越高的却往往越容易破发,自己曾经中签的股票也不幸上市就亏损,南通锻压就是如此。李明很郁闷地说:“你知道么,我虽然不是很懂市场,但是我中签的那一瞬的感觉,就跟中彩票的感觉一样的。试想,那么多人在摇号呢,我中了那感觉还是很幸运的。可‘塞翁失马’,上市当日破发的K线,会让人又想抓狂。后来,我看网上流传一句‘中签如中弹’,当时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再接着,由于他二级市场的经验不足,后面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后期反弹出来的机会没抓住,亏得一塌糊涂。

  据股民刘云云说,她是在感觉二级市场机会可能不好的前提下,才频繁参与打新的。先前做二级市场个股,她买的那些股票涨跌不一,最后盘点下总亏损仍超过15%。当即,她决定打新。“可是运道不好,现在看来,我做打新决定的点儿不对。印象最深的还是打雪人股份”虽然在参与雪人股份之前也知道这个股票的可把握性不高,有可能亏损,但是感觉对于中小板的品种,这个公司的基本面情况还是挺好的,估值也合理,所以就全力参与了,目的就是中签。最后,这签是中了,谁知道上市后却当日破发,后面一路下来连个反弹的机会都没有,在这只票上她也变成了死多头。

  标本兼治  “三公”市场才能出现

  尽管去年新股频繁破发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不少损失,但由于去年年末开始,新的监管层开始着手整顿证券市场,着实让市场内的投资者看到了监管层大刀阔斧搞改革的魄力和决心。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直接点燃“三把火”:第一把火烧向了不给投资者回报的上市公司;第二把火烧向了把关不严的IPO;第三把火则把矛头指向了现行的退市制度。紧接着,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对外宣布,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股东的回报,“强制分红”一说随即传遍市场。继而,郭树清继续雷厉风行,将对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零容忍”。随着市场叫好声一片,更重磅的改革举措再次出现,那便是“新股发行改革”。

  早在去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证监会就专门把国内7、8家主流券商负责人秘密召进北京开会,听取券商新股发行制度评价和市场感受,讨论新股发行定价改革一事。会议核心是,解决发行价过高的问题。会里强调,要进一步地提高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询价真实性问题。由于监管层一而再再而三的表态,市场上的新股不管从发行速度还是市盈率,都有了一些好的改观。

  上海股民程大庆专门给《大众证券报》发来邮件,他说,股票市场的问题解决需要系统综合治理,而从一级市场着手解决股市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新股收益率的不断下跌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新股发行价过高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又在于询价机制,新股发行走上了市场化道路这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要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和机制。现在近七成的新股破发非常显眼 ,大多数新股破发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新股发行价过高,对过高的发行价如果不进 行干预而任它市场化最终的结果就是全体投资者倒霉。干预这种过高的发行价不是否定市场化,而是完善市场化。

  股民李铭认为,目前一级市场的询价是不公开的,让人看不到里面的水究竟有多深。他了解到,在询价过程中,上市公司为了多募集资金,为了达到自己预期的心理定价,通常会采取一系列对机构的公关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询价的最终结果,导致发行价过高,直接后果便是上市后股价大跌。如果监管层取消二次询价,则会倒逼企业和保荐券商给出合理的项目推介,使得询价机构的出价能够合理,保证一次询价区间和二次确定发行价格的整个询价过程能进一步合理,有效缩减一、二级市场价差。

  股民王旭也对此提过两点建议:一是改革关于承销费用的相关制度,适合改变投行利润与关联交易价格挂钩的情形;二是规范并公示询价过程,公示参与询价的机构和价格投标数据,询价过程中的异常竞价情形进行必要性答辩。

  目前,随着监管层改革力度日渐趋严,新股发行改观已然跃于眼前。这从龙年以来新股悉数上涨无一破发中可见端倪。在监管层正面引导之下,新股的市盈率渐趋合理,新股询价也逐渐体现“三公”。正因为新股再度复苏,从历史经验看,新股上涨效应极易引发二级市场的跟涨,故而相关业内人士对二级市场后市的看法也日趋乐观,不过,还是需要防止由新股过热引发的过度炒作。 

  记者 夏明月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