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IPO发审释放趋严信号 预披露时间提前约1个月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3日 22:53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发行人应将预先披露时间提前到反馈意见落实后、初审会之前———去年12月30日,证监会发行部、创业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预先披露时间等问题的通知》,随即在投行圈内引起震动。

  据估算,调整后的预披露时间大约可提前1个月左右。而目前,IPO预披露时间在发审委会议召开5天前(不区分工作日与非工作日),与发审委会议公告同步公布发行人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此番将预披露时间大幅前移,证监会“提高发审透明度、强化公众监督”的监管意图已然彰显。“这一调整看似不显眼,但非常重要,背后的含义值得各方重视,”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徐敏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预披露时间提前,便于社会公众和媒体更有效地监督发行审核工作,公众对发行人的监督作用将更加强化。”

  拟IPO公司再临“监督关”

  当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上述《通知》将于今年2月1日实施,同时证监会将一并公布在审企业名单。这意味着,在2月1日之后,市场各方将有充分时间对拟IPO公司进行分析研究,以及有效的监督。

  “IPO预披露制度,无疑是证券发行的重要一环。”徐敏表示,预披露制度实施以来,媒体和投资者多次揪出IPO问题企业。“然而,由于预披露时点与发审委会议间隔较短,预披露制度的效果未完全发挥,需要继续强化社会监督对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约束力。”

  根据目前的预披露制度,一般情况下,周一预披露的周五上会,实际预披露时间只有4天;而周四、周五预披露的发行人,则在下周一、周二上会,除去双休日,实际预披露时间仅一两天。

  导报记者注意到,不少拟上市公司都将预披露的时间选择在周四或周五,缩短实际预披露时间,减少市场的关注,以达到“不知不觉”就过会的目的。

  事实上,自2005年预披露制度实施以来,多家IPO问题公司因在上会前被投资者和媒体揪出问题,最终被发审委否决。但也有一些公司在过会后才“东窗事发”,如立立电子苏州恒久等都是在过会后拿到发行批文,且募集资金已到位、临挂牌之际才被叫停,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而预披露时间过短,成为被诟病的焦点之一。

  如今,随着预披露时间将提前约1个月,媒体和投资者的监督力量势必越来越强,一些拟IPO公司或将面临更加严酷的“监督关”。

  发行成本势增

  在深圳从事投行工作的张臻对导报记者表示,一家拟IPO公司从报送材料到接受发审委审核,持续时间大约为3-6个月。从流程来看,企业上会大致包括申请文件受理、见面会、意见反馈、初审会和发审会等五大步骤。

  “据我了解,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对招股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应当担负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等法律后果。”张臻说。

  据透露,有的对申请文件中记载的内容随意变更,有的把招股说明书当成企业宣传手册来写,个别企业甚至在预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有重大遗漏。

  徐敏也表示,预披露时间提前,有助于强化招股说明书的法律责任和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发行人招股说明书预披露大幅提前,还可使投资者有更充裕时间阅读、了解、消化相关内容,以更加审慎地作出投资决策。”

  据导报记者了解,部分拟上市企业在证监会网站预先披露招股说明书后,往往会遭遇到一些举报信,而此番将IPO预披露时间提至初审会之前,这一状况无疑将更加显著,或“逼迫”更多的拟IPO企业在初审会前就主动撤回申报材料。“媒体等也能根据相关举报对企业进行更充分、深入的调查。由此,发行人和保荐机构面临的压力将随之增大,无形中也会增加拟上市企业的发行成本。”徐敏表示。

  IPO预先披露时间提前,对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从长远来看,预披露制度不断完善则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将为我国证券发行制度最终向“注册制”过渡,奠定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