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年终回顾:2011年股权投资行业十大关键动词

  ⊙记者 魏梦杰 朱方舟 ○编辑 全泽源

  2011年即将过去,与二级市场熊态毕现相比,以PE/VC为主角的一级市场则经历了高潮与寒冬,股权投资行业在去年出现了“全民PE潮”后,今年则遭遇了种种问题。我们通过书面调研及采访,归纳总结出了本年度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十大关键“动词”。这些动词,可能在明年乃至“十二五”期间继续发酵,继续影响着这个行业。

  关键词:暴利“终结”

  今年以来,国内PE行业的发展速度令人咋舌,PE募资、投资案例数量均创新高。PE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爆发,仅北京就有7000多家PE,于是僧多粥少的态势下,高价抢项目导致竞争日益激烈,从而削减了行业暴利态势。深创投董事长靳海涛首先在6月公开喊出了“PE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了。”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下半年IPO退出账面回报率仅为6.48倍,低于去年的8.04倍。预计这种逐步走低的趋势还会继续下去。

  关键词:VIE被“监管”

  6月,支付宝(微博)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使曾被大批中国互联网公司仿效的VIE模式(协议控制模式)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市场争论的焦点。8月,《商务部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规定》出台实施,首次将协议控制(VIE)纳入监管的法眼。此后一份来自证监会内部的关于VIE模式的研究报告被媒体误读,引起VC大恐慌。事实上,商务部规范VIE模式,是希望将VIE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划分到可监控范围内,尽可能降低风险,并非要彻底截断此类海外融资渠道。不过,VIE被有效“监管”将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地产PE基金“爆发”

  全民PE降温之后,地产PE市场成为令资金趋之若鹜的乐土。2011年,地产PE还算是一块“处女地”,尚未形成行业标准,亦未明确监管归属。在这样懵懂的状态下,地产PE野蛮生长。第三季度地产PE领域以18起投资案例和12.69亿美元的交易规模跃居各行业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榜首。当然,这还是上半年地产PE炙手可热的余温。与房地产企业尚处于寒冬中的现状相比,交投活跃的房地产基金无疑成为众多被调控渠道之外的一个重要投融资市场。

  如何摆脱野蛮生长的势头,令行业规范健康的成长,成为热潮涌动之下的从业者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关键词:QFLP机制“破冰”

  从2011年1月上海市出台《关于本市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到11月天津下发《关于本市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管理机构试点工作的暂行办法》,我国四个直辖市均已颁布出台当地的QFLP相关试点政策。该制度将有助于提升我国LP整体投资水平和资金质量。首先破冰的上海市已经取得实质进展,于当地落户的弘毅QFLP基金已经募集到位并已有投资项目完成,率先在募资与投资两个环节实现突破。

  关键词:中概股被“做空”

  不知何时起,“浑水”成为一个又一个中概股的噩梦。又不是何时起,中概股成为一个又一个海外投资者眼中的泡沫。与国内的研究机构一贯低调的作风相悖,这个眼下最为中概股公司熟知的做空机构却大摇大摆地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不但大张旗鼓的接受着中国媒体的访问,还开设微博征战网络传媒领域。

  遭到浑水猎杀的中概股已非个位数。最为有名的案例是新能源公司大连绿诺。从其股价跳水到被摘牌,前后只经历了23天。浑水的出现,削弱了中国企业奔赴海外上市的热情,间接打击了以美元资金为主的PE。

  关键词:股权投资企业“备案”

  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2月14日正式付印酝酿已久股权投资企业备案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试点地区股权投资企业发展和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变自愿备案为强制备案,并从合格投资人、募集形式、信息披露等方面全面规范VC/PE行业。12月8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再度出手,下发《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企业规范发展的通知》,剑指非法集资,从股权投资企业设立与资本募集及投资领域、风险控制、管理机构、信息披露、备案管理和行业自律五个方面对全国性股权投资企业提出规范要求。这是我国首个全国性股权投资企业管理规则,清科研究中心认为,这是我国VC/PE行业从此步入“规范化管理新时代”的重要里程碑。

  关键词:创业板“退市”

  11月28日,深交所发布新版创业板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与旧版对比,该征求意见稿新增两个退市条件,即“连续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和“股票成交价格连续低于面值”;并且不支持暂停上市公司“借壳”恢复上市,同时设立了“退市整理板”。创业板退市制度呼之欲出,或将倒逼一级市场的PE高价入股现象退潮。自创业板开闸以来,我国的股权投资行业迅猛发展,而此番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完善,将进一步挤压创业板“泡沫”,从而导致PE机构的投资回报率下滑。

  关键词:PE机构出资“追溯”

  监管层对IPO涉及PE机构的核查及披露要求已追溯至终极出资自然人。对后者而言,监管层还圈定了“国家公职人员、公职人员亲属、银行从业人员亲属、中介人员亲属”这四类人员为重点关注对象。这从今年陆续披露的IPO申报稿中得到了体现。诸多此前秘而不宣的LP在一个个申报稿中得以“曝光”。这一透明化的披露规则,可有效打击PE募资乱象,有助于促进PE/VC规范化运作。比如,本报此前报道的九鼎“壳基金”运作手法,就是从裕华光伏招股书申报稿中“发掘”而出。该申报稿披露了立德九鼎的明细情况,使市场首次有缘“管窥”总出资额仅100万元的立德九鼎,竟能耗资1500万元入股裕华光伏。再比如,中信产业基金背后的豪华LP阵容,也在该基金投资的企业IPO招股书申报稿中得以披露。

  关键词:PE合伙人“私奔”

  鼎晖创投合伙人及创始人之一王功权(微博)的一句:“放弃一切,和王琴私奔”,为PE行业的人事变动市场加了点芥末,也把评估GP团队的稳定性风险放到了LP们的决策桌面上。此后,创投业人事变动日益频繁,优秀的投资人成为人才市场抢夺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大量的资深经理人从事业转而进入投资业。比如,从国美(微博)股权纷争的漩涡中脱身的陈晓,在今年创办了听潮投资,主要业务是股权投资。

  关键词:团购网站“倒闭”

  对于市场来说,团购网站的热火朝天似乎还是昨天的事情。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便是“洗牌”的加速降临。据《全国团购网站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国范围内已有1483家团购网站在激烈的竞争中关闭、退出团购市场,其中,仅10月关闭的团购网站数量就高达456家,环比增长8.8%。转型成了当前还在挣扎中的团购网站们的当务之急。不过,依然有人爬过遍地哀鸿,活了下来。来自购物搜索引擎一淘网的数据显示,目前超过89%的市场份额都由包括聚划算、窝窝团(微博)、拉手网(微博)、美团网(微博)在内的大型团购网站所垄断。或许一切将如一位团购网站的CEO所说的那样:“很多团购网站会死,但团购这个模式会活下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