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争夺上市资源凶猛 地方政府重金奖励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5日 06:27  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张望

  各地企业争相上市,IPO及上市公司再融资亦快马加鞭,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今年以来IPO申请闯关成功的公司达到212家,去年全年为297家,2009年是119家。

  而去年共有347家公司实现IPO,合计募集资金4911.3亿元,今年至今为248家,共募集资金2415.6亿元,并且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推出的增发方案,累计需募资6000多亿元,发行公司债和次级债的融资规模则达到3000多亿元。

  “IPO和再融资提速,跟配合央行货币政策回收市场过高的流动性有关,地方政府的推动力量亦不可忽视。”一位市场人士认为,“但地方政府针对拟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各种各样的补助优惠政策,已使市场秩序受到扭曲。”

  上市奖励竞赛

  补贴已成为A股市场一道奇特的“景观”,近几年全国各地掀起的推进企业上市热潮,更是将财政补贴进一步“阳光化”了。

  根据2011年3月2日上市的顺荣股份(002555.SZ)10月12日公告,安徽省政府为了支持企业的发展和上市融资,对于上市成功的企业,省及当地财政分别给予上市费用10%的补贴。为此,顺荣股份收到该项补贴资金393.8万元,计入2011年当期营业外收入。

  统计结果表明,中小板的发行总成本占筹资总额的4%至8%。

  不仅IPO能够获得补助,再融资也不例外。按照安徽省财政厅日前印发的文件,上市中小企业成功实施再融资的,省和同级财政分别给予50万元的奖励;成功实现债务融资的中小企业,省和同级财政分别给予发行费用(包括中介机构费用、发行交易费用、推广宣传费用等)的10%补贴。

  其实,这只是各地助推企业上市的一个例子,并且安徽的上市补贴在全国范围只属于中下水平。

  早在2009年,四川成都高新区就出台政策,在该区注册的企业一旦上市,就给予300万元奖励,再加上省级的、市级的其他奖励,成都高新区的一家企业只要上市,就能获得上千万元资金。而中部省份湖北也层层实施奖励制度,企业上市后最高可以从省、市、县(区)三级政府拿到700万元至800万元的奖励,最少的也有300万元。

  广东的中山、顺德等地更是生猛,企业上市补助皆由本级政府支出,中山市企业从改制到成功上市,最少可获得市政府600 万元补助和奖励,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其中,上市前奖励300万元;顺德企业上市则是,区政府最少给予补助500万元,最高达到1000万元。

  而广东东莞市最高可达2200万元的企业上市奖励额度,无疑令人咂舌。

  综观各地政府出台的企业上市扶持奖励政策,基本上按企业上市过程中,实际发生固定费用的辅导备案、受理材料、挂牌上市三个阶段奖励给企业,并且在此基础上,按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数额分档次进行奖励。

  以顺德为例,从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至完成辅导备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从完成辅导备案至证监部门正式受理企业发行上市申报材料后,一次性奖励200万元。企业成功挂牌上市后,根据首发募集金额分四个档次进行一次性奖励:募资3亿元以下(含3亿元)的,奖励200万元;募资3亿元以上至10亿元,奖励400万元;募资10亿元以上至20亿元,奖励500万元;募资20亿元以上的,奖励700万元。

  “企业上市前的改制和辅导,会带来较大的财务压力,因为这个时期的企业往往最缺钱,政府的补助对企业来说很重要。”福建泉州的一家上市后备企业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地方政府扶持给力,上市企业数量一时井喷,仅浙江宁波市,2011 年以来已有6 家企业分别在深交所、上交所挂牌上市,IPO融资共计52.05亿元,目前在会审核企业数达到10家,按计划年底前还会有3家企业申报IPO材料。

  而宁波市对企业上市的奖励扶持和服务力度也是前所未有,截至今年9月底,市级财政已累计兑现企业上市奖励补助资金2900多万元,各县(市、区)更是高达1.93 亿元。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种种迹象表明,各地政府鼓励企业上市奇招迭出的财政补助政策,已将争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平台香饽饽的锦标赛推向了白热化。

  “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等自身利益考量,极力扶持本地拟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提高其竞争力,使其获得参与外部市场争夺的优势,可以理解。”前述市场人士表示,“但地方政府的相互攀比,也可能超越权限,并且其行为还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上市公司的过度融资。”

  地方板块争夺战

  各地政府推动企业上市你追我赶,在于随着资本市场功能作用的深化,上市企业数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成果的重要指标。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出台的政策指出,加快企业上市工作,是筹集境内外资金,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途径。大力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增加上市企业数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已成为我区利用资本市场、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

  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确立的上市公司地方板块数量增长目标,“胃口”着实不小。

  广东顺德提出,到2013年上市企业达40家以上,到2015年达55家以上,努力实现证券市场顺德板块建设的突破。中山市今年初亦明确表示,到2015年,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要达50家。

  已有4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的浙江绍兴,“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再增添20家上市公司。

  而A股上市公司数量和募集资金总量在全国县级市中保持第一的江苏江阴市,其目标是在现有30家上市公司的基础上,到“十二五”末确保全市达到50家、争取60家上市企业的规模。与之相邻的张家港市已有上市企业18家,“十二五”期末的上市企业总数也要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如此恢宏的地方板块增长目标,除了资本市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直接融资平台,还有就是地方政府迫切希望的企业上市后,募投项目带来的经济总量、税收、就业等的增加和提高。

  就以江阴为例,其拥有的30家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超过265亿元,这么大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说,推动力量可想而知。

  这正如原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所说: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构建健全高效的金融体系作为重要保障,其中就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建立资本市场与创新产业相连接的市场化机制,这是经济转型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由此,企业上市,不仅企业本身可获得政府的财政补助,上市公司所在地政府也能得到上级政府的奖励。安徽省就规定,皖北地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每培育1家上市中小企业,省财政给予企业所在地政府100万元奖励。

  黑龙江大庆高新区甚至出台政策,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成功挂牌上市,高新区管委会按照企业挂牌上市首次融资额的5‰(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给予企业管理团队奖励。河北张家口市也有类似规定:企业在上市后五年内,以分年度纳税总额高于15%环比增长的超额部分,企业纳税地政府可以将地方留成部分奖励给企业主要负责人。

  有的地方居然也奖励中介机构,如山西省太原市对完成境内外上市企业的保荐人或主承销商,奖励20万元。

  不仅如此,各地政府在抢夺上市公司资源方面也开始明争暗斗,广东东莞市政府规定,该市企业从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次月起、其他企业从把上市公司注册地迁入东莞次月起,连续24个月,按照企业新增对东莞地方财政的贡献额度为考核指标给予相应的资助,每12个月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这样发力的地方已如雨后春笋,广东中山市表示,企业采用买壳、借壳方式上市,并将上市公司注册地迁至中山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生产基地在中山的市外上市公司或外地上市公司将注册地、纳税登记迁入中山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

  宁夏则规定,拟上市企业上市募集资金主要在宁夏区内进行投资,项目自投产之日起,连续三年,新增企业所得税本级留成的50%列支补助企业。

  “出于地区间经济资源的争夺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地方利益的考虑,各地政府都在一定程度上动用自身的经济资源,对本地企业和招商引资提供各种形式的财政补贴,这在争夺上市公司资源方面尤为明显。”前述市场人士表示,“由于各地奖励补助标准不同,彼此之间难免出现恶性竞争,特别是毗邻地区的这种不公平竞争,将导致社会和经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