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交科”)创业板首发申请于7月12日获得证监会通过。对此,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苏交科IPO将是少数人的造富盛宴。记者调查发现,苏交科招股说明书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
“求发展”or“为造富”?
苏交科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为了“提升公司的咨询服务能力,并提高技术水平与生产效率”,拟在创业板发行6000万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咨询中心建设项目6057万元、实验室建设项目8472.50万元、信息系统建设项目2800万元、设计院并购项目2546.35万元,合计需要资金19875.85万元。
“苏交科主要从事交通工程设计、监理和检测等工程咨询业务的公司,属于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智力服务行业,行业特点决定了公司资产结构以流动资产为主,固定资产较少,属于轻资产类的公司。”一市场人士昨日向《大众证券报》表示:“交通工程设计行业有着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且竞争激烈,我个人认为此次苏交科募投项目并不能显著提高公司在这个行业的优势。但毋庸置疑的是,此次IPO将会造就40多位千万富翁。”
苏交科前身为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2002年实施事业单位转制,后于2008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在2002年改制之初,公司原有的79名员工认购了公司全部资产;2008年之后,股东数缩减为48名,全部为自然人,构成此次发行前的全部股东。其中,董事长符冠华持有29.44%的股份,总经理王军华持有20.52%的股份,二者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值得一提的是,符、王二人都曾任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改制后二者所持公司股份逐年增加,共同控制公司股权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38.82%增长至2010年末的49.96%,达到8990万股。
苏交科2010年实现每股收益为0.53元,本次发行摊薄后为0.4元,按照30倍的市盈率,IPO发行价在12元左右。按此计算,符冠华和王军华二人将一跃进入亿万富翁之列,而其余46名股东身家也大都达到千万,即使是持股数最少的股东也将获得500万元左右的财富。
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此次“造富盛宴”早在第一次改制时就拉开了序幕。2002年,苏交科由事业单位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以评估后的净资产为基础转让给内部职工,职工将其作为资本投入设立公司。由于国家要求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不能超过50人,原有79名员工中有69人将自己的股份委托给公司工会代持。到2008年变更为股份制公司时,工会将代持的股份转让给了48名自然人股东。
然而在苏交科出具的《股本演变情况报告》中显示,2002年改制之初,公司调整后的最终净资产值为2014.05万元,按60%的优惠折让价1208.43万元转让给内部职工。对此,苏交科解释此举是为了“鼓励企业内部职工、外部法人和自然人认购企业股份”。
上述市场人士表示:“苏交科改制时各项经营指标都不错,明显是为了做强做大,能参与认购股份就等于提前买了‘金馍馍’。而优惠政策主要是为了那些经营不善或者资不抵债的国企、事业单位改制所用的,苏交科于此并不适用,以6折的价格出让,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有资产研究室主任文宗瑜对于事业单位改制曾撰文指出:“经营者个人出资溢价购买股权,一是可以防止国资流失,二是可以强化经营者的风险意识与责任意识,三是可以弱化普通职工的抵触情绪。”
经营风险不容忽视
作为江苏省从事交通工程咨询行业的主要企业,苏交科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江苏地区。2008年到2010年,苏交科在江苏地区实现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分别为87.65%、75.72%、74.26%,业务区域相对集中。
我国的工程咨询业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国家各部委以其所属规划、勘察设计院为基础成立了一批专业性工程咨询机构。同时,各省市自治区计委系统也相继成立了一批地区性的综合性工程咨询公司,大都以各自的地域或行业为经营空间。目前,工程咨询业务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条块分割、行业保护、地区封锁”的现象,开拓新市场存在较大困难。
与此同时,苏交科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较高,到2010年末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达到了65.69%,且金额近几年来保持着连续上升的趋势。“应收账款所占比例越高,意味着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高;同时,公司营运资金压力也将进一步显现,给经营带来一定风险。”一位资深注册会计师告诉记者。
此外,有投资者对于苏交科财务制度的独立性提出了质疑:“公司财务应该有着较高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而苏交科在过去几年中财务负责人却是频繁更换。”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苏交科现任财务负责人为潘松岭,自2009年7月份任职,同时担任董事会秘书一职。而对于此前财务负责人任职情况,苏交科在招股说明书以及股本演变情况报告中并未提及。
昨日,记者就上述问题致电苏交科,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记者 赵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