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江 郭佳颖 蔡爱霜
8月9日,来自安徽合肥的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电源”)闯关创业板。
资料显示,阳光电源主要从事太阳能逆变器和风能变流器等电力电子设备,计划发行4480万股,募集资金3.26亿元将用于年产100万瓦万太阳能光伏逆变器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全球营销及平台建设项目。
不过,阳光电源似乎并不缺钱。记者发现,截至今年6月30日,阳光电源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高达3.08亿元,这还不包括公司在今年1月份突击分红的2688万元现金。
除了不差钱外,记者还发现,阳光电源最近两年内资产规模和业绩水平均出现异常爆炸式增长。公司营业收入2009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80%和230%,而净利润在这两年的增幅均超过300%;
然而,记者发现,在业绩暴增背后,今年上半年,为阳光电源带来巨幅增长的出口业务却大幅下滑。
但在这一背景之下,阳光电源募投项目达产后,仍将实现多达150万千瓦的产能,而这能否顺利消化依然是个未知数。
不差钱的IPO
计划在创业板募资3.26亿的阳光电源事实上不并缺钱。
根据招股书,记者发现,阳光电源的发展历程中一直都在持续引入外来股东增资。
早在2007年3月,阳光电源前身合肥阳光的4名股东曹仁贤等人对公司进行增资,同时引入天辉国际和展能有限两个境外投资者作为新的股东。其中曹仁贤等4名自然人股东参与增资的1099万元中,其500万元为现金出资,599万元则是原公司资本公积转增而来。
2010年9月份,合肥阳光整体变更为阳光电源。公司约1.733亿元净资产被折为1.2亿股。
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后,阳光电源随即启动了上市前的一轮私募,包括汉麟创投、麒麟亚洲和汇智创投在内的3家公司以每股6.65-6.8元的价格成为阳光电源的新任股东,3家创投公司带来了9639万元的真金白银。
事实上, 2010年,阳光电源就已实现约14803.30万元的净利润。
仅上述两项就使公司当年现金增加了2.44亿元之多,这还不包括公司2009年实现的3500万元净利润。
据阳光电源招股书申报稿披露,截至2010年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到3.21亿元。这一数据和阳光电源此轮计划募集资金的总额几乎相当,公司计划投资年产100万瓦万太阳能光伏逆变器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全球营销及平台建设项目,合计需要资金3.26亿元。
更为蹊跷的是,一方面,公司启动上市方案希望募集资金来扩充产能;另一方面却在上市前突击派发红利。
今年1月31日,阳光电源股东大会刚审议通过《关于募集资金用途及可行性的议案》;而在同一天的股东大会上,另一份利润分配方案也被通过,根据方案阳光电源将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2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为2688万元。
但即便经过此次突击分红,阳光电源依然手握大把现金,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依然达到3.08亿元。
同样,另一组数据也能够体现阳光电源的“不差钱”状态。
虽然公司在招股书申报稿中声称公司2008-2010年母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4.18%、48.07%和55.05%,但公司合并报表统计表明,合并后资产负责率其实只有31.95%、46.58%和54.06%。而今年上半年公司合并后资产负债率约为54.07%。
值得一提的是,在阳光电源的负债构成中银行借款占据了极其小的比例。
截至今年上半年为例,公司负债合计约5.04亿元。除却近几年来常规性的“非流动负债”1900万元之外(没有任何长期借款),剩余4.86亿元均为流动负债。其中,短期借款仅为4000万元,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款项则是流动负债的主要构成部分,三者合约占流动负债的90%。
“大跃进式”能否持续
对于阳光电源来说,虽然公司称在2004年就已经推出了第一代单相光伏逆变器产品,而在2005年7月承担的“并网光伏发电用系列逆变器产业化”项目也提前通过验收;但从公司披露的最近3年度财务数据来看公司在2008年才开始出现小幅盈利。
资料显示,2008年阳光电源虽然实现了1亿元营业收入,但净利润仅为821.11万元,其中还包括500万元左右的营业外收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377.17万元。
一年之后的2009年,公司营业收入一举增加至1.8亿元,净利润也相应增加至3521.5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9.46%和328.87%。
公司对此的解释是,我国在2009年3月实施的“太阳能屋顶计划”和7月实施的“金太阳”示范工程推动了光伏发电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因此公司太阳能光伏逆变器收入增长迅速。
及至去年,阳光电源的规模和业绩更是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其中营业收入是前一年的3倍多,而净利润更增长4倍多。
从招股书申报稿中预披露的数据来看,公司在2010年的出口业务取得突破,当年该项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73亿元,约占公司去年营收总额的62%;而此前一年公司出口额在营业收入中比例仅为8%左右。
阳光电源将2010年出口业务的突然井喷式增长归结为2010年国际光伏市场经过2009年度金融危机之后旺盛的市场需求。
但这一趋势并没有能够得以持续。
今年上半年,阳光电源出口业务骤减至6054.53万元,仅占据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的20.72%。
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各国政策变化导致了其光伏市场明显放缓,如曾经为阳光电源2010年带来近2.5亿元出口业务收入的意大利在今年3月初就宣布将光伏补贴政策暂时搁置,而此后签署的“第4号能源法案”更是将这一补贴政策搁置时间延长至2016年年末。
在出口遭遇重挫的情况下,阳光电源转而面向国内内销市场。阳光电源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营业收入为23161.31万元,略超过去年全年该地区的营收22608.67万元。
不过其1-6月份全部营业收入合计2.92亿元,仅勉强达到去年全年的48.79%,全年能否实现增长尚未可知。
但在这一背景之下,阳光电源还推出了募资3.26亿元的扩产项目。该项目投产之后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的产能将从现在的50万千瓦一举增加至150万千瓦。
阳光电源在招股书申报稿中亦坦承,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公司将会面临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利用或产品销售价格低于预期目标的局面,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阳光电源称,随着全球光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占有率的集中度将会降低,这将使得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新兴企业的市场份额逐年扩大;而在国内,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国产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会进一步提升。
然而,作为光伏市场主要市场的欧洲各国纷纷调整补贴政策,这已导致市场出现阶段性停滞,而且这一政策影响周期可能会持续扩大。
虽然作为国内光伏逆变器老大的阳光电源,在2010年占据了42.8%的国内市场份额,但全年大陆太阳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仅40万千瓦,阳光电源两年建设期后多达150万千瓦的产能,能否在国内市场顺利释放依然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