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剑
近一段时间,股指连绵下跌,市场在寻找下跌动因之时,国际板不幸脱颖而出。就在一年之前,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它们也遭遇了类似的“千夫所指”,但事实证明却是“众口铄金”。
因此,还原国际板的本来面目,对当前市场的心态、对国际板本身都很有必要。
被扣两宗“罪”
认为国际板导致股指下跌的主要理由一为拉低A股当前市盈率,二为分流资金。不过,简单思考之后就能发现,上述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
有不少研究报告认为,预想中的国际板上市公司质地要好于目前A股公司,比如汇丰控股、渣打集团等,如果上述公司进入国际板,会对A股估值水平产生影响。但只要将其与内地银行的估值对比就能发现,汇丰控股当前市盈率14.4倍,渣打集团为13.6倍,而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工行市盈率最高,不过才7.4倍。那么,汇丰们进入国际板,要给出多少估值才会拉低同类A股金融企业的市盈率?
既然金融类股票估值出现“倒挂”,于是又有一种声音认为,美国公司如果进入国际板,在沪深市场只能获得和纽约同样的估值,由此会对A股造成打压。且不论内地蓝筹股的整体估值水平实际上已和成熟市场基本一致——当前标普500指数市盈率为15.15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6.17倍,两者整体对比已经没有多大差距——即便是美国企业来A股,难道就一定按照纽约标准定价?这是典型的现代版刻舟求剑!不同的市场,对于同一家公司的估值判断主要因素是基本面,但投资者的构成、市场行为等同样有着重要影响。最简单也是最为投资者熟悉的例子就是,A+H公司,在两个市场之间,永远都存在折溢价。
国际板影响A股估值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至于会让创业板遭受重创的说法,则不值一驳。有多少人认为创业板2009年120倍、2010年80倍的市盈率是合理的?创业板估值回归是趋势,不以国际板是否推出而变化。
市场另外一个忧虑是,国际板推出将分流资金。这看起来是市场的合理担心,但在当前尚不知道会推出多少境外企业上市,融资规模具体多大的情况下,这样的担心又显得有些杞人忧天。其实,就当前A股流通市值超过20万亿元的容量,只要合理安排节奏,即便分流资金也微乎其微,就如当前新股发行,资金“分流”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一样。
“偏见和事实一样重要”
因国际板引发的恐慌似曾相识,回顾历史,可以很好厘清未来。
就在两年多以前,股指期货的推出同样让市场惊慌失措,当时相当一致的看法是,当A股有了做空机制,股市将不堪一击,因此一有期指的消息,股指就动荡不已。再到后来,又一种看法占据了上风,这种看法认为,大机构会在期指推出之前做局,通过买入现货为做空期指作准备,于是风向开始转变,只要有期指的消息,A股就莫名上涨。
很多投资者都对上述变化历程记忆犹新,但最终的事实告诉我们,股指期货只是现货的衍生品,股指涨跌实际上并不为期指变动左右。
融资融券在推出过程中同样有这样的遭遇,在金融市场,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当前对国际板的看法也是如此,这些都属于典型的“大众幻想和群众性癫狂”。
本杰明·格雷厄姆说过,“从短期来看,股市更像是一个投票器,而非一台称重机。”欧洲股神、富达基金投资总监安东尼·波顿在多年的投资生涯中对此感触颇深,他总结出这样一句话“偏见和事实一样重要”,意思是,在股市中,一旦偏见达到极致,价格就会偏离价值很长时间。
市场对国际板的恐慌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以讹传讹之下,市场的行为就会形成合力,这种力量看似强大实则虚弱,在远不成熟的A股市场,国际板的风声、传闻很可能就会被一些机构用做翻云覆雨的工具。
国际板任重道远
国际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国际板扭曲的心态和理解,以及顾及这些看法之余对国际板推出问题上的动作“变形”。
目前来看,对国际板持积极态度的多为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有的为拔高国际板的影响,提出让中国投资者分享世界领先公司利润的说法,这反而勾起投资者痛苦的回忆,因为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当年股价被高悬在山顶的中石油。
事实上,国际板不应被内地投资者视为洪水猛兽,同样不可能像一些外资机构称赞的那样“神奇”。国际板对于中国来说,只是一种金融创新,是人民币国际化路上的一步棋,是最终全面开放金融资本市场的先行先试。中国要成为金融强国、上海要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市场就不可能长期封闭,在内地企业奔赴香港、纽约、伦敦市场上市,在QFII和QDII分别成行之后,引进境外企业境内上市是不可或缺的章节。
笔者坚信,资本市场的开放不会无限期等待时机,就如国际板,在做好前期必需的技术准备,在完善金融监管措施之下,并不需要所谓的“共识”。三十年前中国打开国门,人民走上富裕之路,但改革开放的决心并没有等待全民共识。既然潮流不可逆转,那么审时度势之后,就是决断之心。
还原国际板,只为中国资本市场轻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