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次新股大面积破发 机构打新频繁折戟

  ⊙记者 钱潇隽 ○编辑 朱绍勇

  次新股频频破发且破发幅度逐步扩大,已令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接连折戟。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网下打新赚钱效应的日渐衰减,机构的打新策略正出现从“套利”到“价值投资”的变革。

  机构解禁迎“浮亏”

  继A股市场网上打新收益率走低后,网下机构打新收益率也因次新股破发的常态化而走入“低谷”。在新股发行过程中,网下机构参与了询价和网下配售过程。机构获配的股份有3个月锁定期,一般而言,机构会在解禁当天获利了结。

  今年以来,已经有102家次新股的首发机构配售股获解禁,其中有36家解禁当日的股价低于发行价,占比超过三成。这意味着中签的机构打新不仅没赚到钱,更在资金被锁定三个月后迎来浮亏的结果。

  从时间上看,次新股的破发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在4月份解禁的21家次新股中,15家解禁当日破发,占比近四分之三。在最近首发机构限售股解禁的3批共计11家次新股中,仅有2家没有破发,机构有机会实现正收益。

  此外,次新股的破发幅度也在加深。本周解禁4家次新股中除了鸿路钢构外,其他3家新股解禁当日开盘价较发行价都有较大跌幅。其中亚太科技解禁日开盘价较发行价跌17.05%,新都化工跌8.21%,司尔特跌6.00%。而在同样是4月解禁的主板次新股风范股份华锐风电,解禁当日破发幅度更创出今年来纪录,分别达到-22.29%和-17.13%。

  值得一提的是,2月23日开始解禁的64家次新股网下配售采用了摇号方式,一旦中签,获配股数都比较大,如果解禁时处于破发状态,亏损的绝对金额都远较过去更高。

  从“套利”转向“价值”

  如果从解禁次新股严重破发的角度看,机构打新几乎到了无利可图的时代。而这种现象,也在倒逼机构改变打新策略。从过去“新股不败”到如今“破发常态化”,网下申购机构的策略也从“套利”转向“价值投资”。

  “不是所有的新股都参与,现在打新更带有一种价值投资的味道,我们认为价格合适估值合理才会去打。”东吴证券主管投资的副总裁任少华表示,由于市场上新股破发可能性很大,打新不得不更加理性。

  对于机构来说,不计成本追捧好公司的现象在减少,价格成为关键因素。他指出,“过去打新有赚钱效应,大家都会把价格往高里报,以保证首先能获得配售资格。而现在在中签很有可能亏损的情况下,大家又有一个新取向,就是报价往低走。报价低,能中到的话一般不会亏,说不定还捡了个便宜,不能中到的话也没关系,二级市场上同类公司说不定更便宜。”当然,机构都不希望错过好的公司,因此任少华认为,新股定价能力对于机构网下打新显得越来越重要。

  此外,“解禁当日减持”的惯常操作也出现变化。“实际上,现在打新股我们都不会像以前那样解禁就抛出。一般中签后我们会去上市公司调研,看公司的质地究竟怎样。如果觉得公司质地不错、价格比较合理的话,解禁后也会持有。” 任少华透露,对于浮盈比较大的次新股,解禁当日一般都会抛出;而在被套的情况下,如果对公司有信心,肯定会选择继续持有。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