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汹涌的新股破发潮涤荡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6日 21:16  中国财经报

  在“三高”虚火下,“打新”从“馅饼”变成“陷阱”,投资者选择了用脚投票——

  罗晶 牛利华

  2011年伊始,A股就出现了史上最密集的新股“破发潮”,今年上市的21只新股已有9只在上市首日就出现“破发”。在这样的背景下,“打新”由原来的“可获无风险收益”变为“高风险行为”,更有网民借用热门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的名字作为横批,贴出调侃对联:中一签亏九千,中签如中弹;吃九亏赚一弹,圈钱如抢钱。

  如果把大规模“破发”比喻成A股生了一场病,那么,“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金额)就是病因。实际上,市场对“三高”的批评早已有之,但这一次似乎动了真格。面对虚高的发行价,投资者用实际行动投了反对票,从而把“口头指责”变为了“市场选择”。

  “破发潮”惊现,谁在追捧高价股?

  “破发潮”真的来了,且来势汹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一共有21只新股上市,截至1月24日收盘,跌破发行价的新股有18只,“破发”率高达85.7%。其中,本月“破发”之最当属1月14日最贵主板新股华锐风电所遭遇的“滑铁卢”,49家网下打新中签机构上市首日浮亏高达17亿。

  在此轮“破发潮”中,创业板的表现尤为抢眼。据统计,截至1月19日,2011年新发行上市的10只创业板个股中,有6只惨遭破发,其中5只个股至今仍低于发行价,2只个股在上市首日便宣告“失守”。1月25日,创业板迎来天瑞仪器等5只新股挂牌交易。这5只新股中,有4只一开盘即告跌破发行价,且全天持续走弱,收盘跌幅均在10%以上。

  “造富神话”被大打折扣,创业者资本财富严重缩水。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在经历破发的6只2011年创业板新股中,秀强股份大股东财富缩水达11.43%,位居榜首。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破发潮”?

  万国测评的问卷调查显示,1107人中,选择“定价太高”的投票数有757张,占总比的68.38%;选择“市场低迷”的投票数有336张,占总比的30.35%;选择“说不清”的有14票,占总比的1.26%。

  尽管遏制“三高”的措施不断在出台,但根治这项顽疾显然还有待时日。

  数据显示,当前,新股高市盈率有加剧的趋势。2010年10月-12月,单月首发平均市盈率分别为59.26倍、67.46倍和75.88倍,呈现依次递增的状态。就已有数据来看,2011年1月份的新股发行估值更是攀升至81.81倍,一举创出月度新高。

  新股平均“圈钱”数额在高价发行格局下也出现水涨船高。2010年1月,35只新股平均募集资金12.13亿元。而今年1月份还没结束,已完成发行的新股平均募资15.16亿元,同比增加约25%。此外,超募现象也越发突出,秀强股份的计划募资仅1.64亿元,而实际募资高达8.19亿元,超募了近4倍。

  那么,为什么虚高的发行价屡禁不绝?是谁在追捧高价股?

  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认为,“三高”问题的核心,是新股估值过高。由于专业能力缺乏或者自律的缺乏,导致投行对于新股发行价格判断不准或者失去标准。

  有业内人士认为,股票的发行上市成为少数人有机可乘的通道,成为获取暴利、制造财富神话的有效途径。在一些发行市盈率过百的“新贵”中,有券商和基金在“抬轿子”,谋取超额回报。纵观近期发行的新股,各大险资的询价态度明显比券商自营账户和基金更谨慎,其报价屡屡低于后者。而由于后者的“胆大”,投行和IPO公司当然有动力选择更高的发行价。以跌破发行价17.66%的英飞拓为例,主承销商在路演时给出的估值区间为43.20元-50.40元。但有些券商的自营账户在询价时分别给出了68元和64.8元,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为近125倍。

  尽管新股破发现象频发,但IPO的节奏似乎并未因此改变。据了解,继2011年首周有11只新股集中发行后,本周新股发行节点更趋密集,共计有14家新股上市发行。周一和周四分别有5家创业板公司进行网上申购,周二发行的则是两家创业板公司和两家主板公司。预计发行合计为4.5亿股,募资总量为47亿元。业内专家表示,趋势性上涨仍需资金推动,如此高密度的发行、上市会对短线的市场资金面造成一定的压制。

  投资者用脚投票,申购资金或将“冬眠”

  “自IPO重启以来,这是第三轮新股破发潮。”国信证券分析师黄学军指出,一方面,这意味着股市短期将进入调整期,另一方面,新股发行市盈率降低,对二级市场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过高的市盈率不会持久。”国金证券的杨华博指出,上市公司的发行市盈率应该由二级市场定价,对于高价圈钱的公司,投资者注定会用脚投票;另一方面,新股破发潮和当前股市大局走势有关。这种情况经常会在市场脆弱时候出现,显示出投资者谨慎的状态。

  事实上,日渐普遍的“破发”现象让一级市场出现了“降温”的信号。据统计,1月以来完成发行的21只新股中,有6只股票的中签率超过2%。而回顾整个2010年四季度,仅有两只新股中签率在2%以上。业内人士表示,网上中签率的急剧攀升,表明在“破发”频现的阴影下,投资者申购的热情不再高涨。

  “打新”从“馅饼”变成“陷阱”,促使申购资金谨慎投资。

  事实上,自去年11月1日起,中小板和创业板网下“打新”采取摇号制度后,基金网下获配只数大大减少,但是获配量会大大增加。在基金经理看来,如果上市后新股表现好,获配基金收益率会大大增加,但是,如果新股上市后表现较差,那么获配基金也会面临更大的损失。对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打新”,基金显然更加谨慎。

  而新股频频“破发”,也让债券型基金很受伤,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基金已经被三高新股套牢数亿资金。到目前为止,还不满网下新股申购三个月锁定期的33只次破发新股共套牢网下获配机构近10亿资金。参与网下配售的基金损失惨重,受伤的主力军则是去年打新获益颇厚的债券型基金。据易天富数据显示,去年11月至今,70只新股加强型债券基金仅有5只是正收益,且都是1%以下的微利,65只新股加强型的收益为负。而今年以来,77只新股加强型债券基金仅有6只基金为正收益,且都是0.3%以下的微利。

  此外,有迹象表明,随着春节长假来临及市场持续下跌,部分股民选择持币过年。于是,一些银行顺势而为,在春节前推出多款大额短期理财产品,有的门槛高至50万元甚至100万元,以争抢从股市流出的第三方存管资金。还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春节前是年终奖密集发放时期,此时市场资金较为宽裕,正是吸纳资金为贷款额度布局的好时机。

  与此同时,挂钩“打新”的银行理财产品明显减少。据了解,从去年上半年开始,A股市场新股破发,很多银行都暂停了纯打新的理财产品。“IPO新规让银行经营打新类理财产品的成本大增,但收益却在缩水。”一位业内人士说,按照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机构不能网上网下同时申购、单一账户设上限等措施削弱了机构网上申购打新的优势,打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严重“缩水”。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