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资本市场上,有一群特殊的人———“打新族”,这些人资金量一般都比较大,风险偏好较低,只将资金用在打新股上,获取比较稳定的收益率。
过去几年,除了2008年的大熊市,新股不败成为A股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打新族每年都能获得远超过银行储蓄和债券利率的低风险收益。然而,今年以来,随着大市跌跌不休,新股涌现破发潮,截至上周五,一月份上市的21家新股,已经有15家首日破发,打新族损失惨重。
本周将有14只新股密集上市,面对愈来愈严峻的打新局面,打新族是走是留就成了一大难题。一些资金选择了去“避风港”规避风险,一些资金选择转战二级市场抄底低估值蓝筹板块,但还是有一些资金选择留下来继续打新。
【现象】
破发潮凶猛 中签如“中刀”
2011年A股的开局,让人印象最深的是破发潮的涌现。截至上周五,今年以来共有21只新股上市,其中,已经有14只新股跌破发行价,9只更是首日就破发。特别是1月18日,五只新股创纪录地集体在开盘阶段就破发,创造了A股破发新纪录。其中,风范股份、新都化工和亚太科技首日跌幅均超过了10%以上,让投资者“叹为观止”。除了今年发行上市的新股屡屡破发外,IPO新规后上市的新股也处于全面破发的境地。据统计,IPO新规后已经有64只新股上市交易,破发数量 达 到31只 ,破 发 率 高 达48.44%。
在破发新股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风电龙头华锐风电。有着“沪指发行史上最贵”头衔的华锐风电上市,将破发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华锐风电发行价是90元创沪指发行价纪录,当日以87元破发价开盘,收盘报81.37元。“中一签平均亏九千”让华锐风电背上了“中石油第二”的骂名。此后,华锐风电持续大跌,截至上周五收盘,华锐风电报收72.43元,短短六个交易日跌幅达20%。如果中签的投资者还没有割肉,那么“中一签亏九千”就变成了“中一签亏一万八”了。
新股破发潮的出现,使得此前中签如中奖的局面戏剧性地变成了“中签如中刀”、“中签如中套”“祝你全中签”也成了打新族之间互相调侃时的戏语。
新股不败神话的破灭让不少打新族闲了下来。从1月21日公布的4只新股中签率也可以看出,面对新股破发潮,打新族的观望情绪日益浓重。其中,中化岩土、万和电气和杰赛科技三只中小板新股的平均中签率为1.45%,大大高于上一批创业板新股平均0.7%的中签率,而主板新股博威合金的中签率则更是高达2.57%。新股首日的频频破发,让“打新族”变得越来越谨慎。
本周又将有14只新股密集申购。腾讯网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股民表示不会参与申购。记者从多位专业打新人士处了解到,他们大多也对打新持观望态度。“上次(1月18日)打新,亏损超过10%。现在的市场行情下,打新被套是大概率事件,何必去自找没趣?”常年打新并颇有收获的打新族董先生告诉记者。
【原因】
“三高”不灭“破发”不止
破发潮的出现,表面上看是大市不好,但根本原因,还是“三高”发行惹的祸。股市名嘴黄湘源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股市“三高”的产生,与其说是发行定价制度市场化惹的祸,还不如说是“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定位所使然。“三高”不灭,破发潮就不会停止。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A股平均发行价为30.32元、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4.96倍,平均发行市净率是10.33倍。而2011年上市的21只新股的平均发行价超过45元,发行市盈率达77倍,发行市净率超过13倍。上述指标已经超过了二级市场上同类股票,新股的投资价值荡然无存。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师杨德龙表示,新年以来,破发频繁,一方面是因为市场走势太差,新股上市之后投资者认购热情不高,另一方面是新股发行价过高,上市后有回归理性的要求。“新股询价机制改革后,机构报价和申购结果挂钩,新股高发行价代替首日爆炒成为新的症结。新股破发是对这种机制的反应,将对询价机构形成反作用,当出现新股发行失败时,新一轮改革将不得不进行。”
由于新股破发引发市场热议,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也呼吁投行采取自律措施,重视新股发行定价环节。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与上证所、深交所在上海联合召开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就新股发行改革半年来取得的成绩和有待完善的问题进行研讨。有业内人士透露,新股发行制度最早3月份再次进行微调。
【应对】
对策一 转战低估值蓝筹板块
由于打新风险越来越大,使得一些打新族将目光瞄准了二级市场上已经严重低估的蓝筹板块。
杭州的董先生自己有几百万元资金放在股市,并帮朋友打理着几千万元的资金。过去几年,董先生将一半左右的资金都用在打新上,确保低风险的收益。“这几年新股不败,打新中签就意味着有不错的收益。特别是2010年,新股密集上市,打新收益更高。”董先生告诉记者。
然而,新年以来的破发潮,让董先生的打新连连出现亏损。董先生决定改变策略,转战二级市场,并将目光瞄准了银行、地产等蓝筹板块。“不少优质银行、地产股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已经低于发达市场的相关板块市盈率了。现在尽管大市震荡,但距离底部已经不远,这些低估值的蓝筹板块下跌空间更是有限。买入这些蓝筹股进行中线投资,只要大盘走出反弹行情,收益肯定比打新更高。”
不少打新族与董先生持有相同的观点。股民胡先生打新已经有6年历史,在行情好的时候,每一只新股都不放过。然而,从去年底开始,胡先生就放弃了打新,而是分批地抄底地产股。胡先生分析指出:“地产股经过去年一年的调整,已经到了地板价。尽管调控还在继续,但下行空间有限,安全边际高。近期机构资金都在暗中增仓地产板块,一旦2011年大盘回暖,相信地产股会有表现。”
除了个人打新族,一些此前热衷于打新的机构,也开始向二级市场上转移。“既然一级市场赚不到钱,那还不如转战二级市场。”一家中资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说,目前正是配置大盘蓝筹股的时机,“很多大盘蓝筹股都已经到了安全边际。”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破发对二级市场是利好,一级市场包赚不赔的机会没了,逼着一些打新资金到二级市场跟大家一起艰苦奋斗。
对策二 选择性打新 远离创业板
有人选择了短期理财产品作为“避风港”,有人从一级市场转战二级市场,当然还有人仍然在一级市场坚持打新。
“打新族追求的是低风险收益,他们已经养成了在一级市场投资的习惯,不会轻易改变。尽管现在破发潮来势凶猛,但不少打新族不过是降低了打新的频率,并没有放弃打新。”渤海证券分析师张程瑞告诉记者,“在大市不好的情况下,打新族会更加谨慎,会选择那些市盈率和发行价相对较低的个股。从历史经验来看,春节前后行情往往比较好,打新可能会有超出意料的收获。”
广州的私营企业主张志峰就是选择留下了的打新族。张志峰从2009年开始,就用2000多万元富余资金打新,两年时间在打新上获得的收益在300万元左右,比放在银行强,也比做生意风险小。不过,今年初,在安居宝和海立美达两只新股上都遭遇损失,使得张志峰对打新有所警惕,没有参与后来的华锐风电和18日上市的5只新股的打新,这也让张志峰躲过了一劫。“本周将有14只新股申购,由于大盘反弹的概率较大,新股上市后的表现应该会强于前一阶段。在大家都恐慌的时候,可能就是机会所在。这次打新应该会收获一个红包。”不过,张志峰也表示,不会全部参与所有14只新股的申购,而是选择那些定价较低,具备核心技术实力的公司。“暂时不会去申购创业板的新股了,毕竟创业板的风险还没有完全释放。”
机构打新者也抱着相同的思路。诺安基金固定收益基金组投资副总监张乐赛就表示,他已经暂时规避了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打新,而对于把握较大的大盘股则适当参与,理性询价,从而保证打新收益。诺安平衡基金经理林健标也指出,前期创业板新股估值偏高,公司的成长性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同时限量股的压力也比较大,这些都对新股产生了影响。相对而言,大盘股打新相对安全,可考虑适当参与。
对策三 保留打新功能 组合投资篮子
新股频频破发的情况下,挂钩打新的理财产品进一步减少。据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理财经理对记者说,由于IPO新规一个号码只能申购500到1000股,体现不出资本的优势。银行理财资金目前已经较少做打新股产品。
其实,从去年上半年开始,A股市场新股破发,很多银行都暂停了纯打新的理财产品。“IPO新规让银行经营打新类理财产品的成本大增,但收益却在缩水。”按照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机构不能网上网下同时申购、单一账户设上限等措施削弱了机构网上申购打新的优势,打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严重“缩水”。
而目前在售的产品中大部分是组合型的兼有打新投资渠道的理财产品,银行没有抛弃打新渠道,而是根据市场情况灵活配置资金。如中信银行稳健理财3号,年收益率达到4%,但主要为组合投资中其他固定类收益。据中信银行理财经理介绍,目前由于市场不好,新股破发风险一直较大,银行打新理财产品不仅将遭遇收益危机,甚至还会面临投资本金亏损的风险。因此,大部分打新理财产品实际上已经暂停了打新,而将一大部分的资金配置到债券市场,等市场情况好转再适当改变配置。
除了这些留有“打新可能性”的综合理财产品,目前市场投资者开始转向银行短期保本型产品。一般来说,选择打新的投资者属于风险偏好较低,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由于最近新股破发,不少打新投资者选择从股市回调资金,转到银行购买其他稳健型的理财产品。而考虑到市场好转后马上要回来,这些资金都选择了流动性较强的产品。
对策四 优选国债、金融短债产品
其实,今年来,由于利率进入了上行的通道,对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要同时满足既安全,又具有稳定的收益的要求,国债是一个比存款要好的保本固定收益投资选择。财政部2010年12月6日发行的第五期凭证式国债,1年期票面年利率2.85%;3年期票面年利率4.25%;5年期票面年利率4.6%,都明显高于同期一年2.75%、3年4.15%,5年4.55%的储蓄利率。理财分析师还表示,即便投资者急需用钱,需要提前兑取时,国债可以按实际持有时间及相应的分档利率计付利息,大大优于储蓄提前兑付一律按活期利率执行的规定。
除了国债,目前还有不少银行的产品投资于各种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债券回购,或者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这些产品主要针对低风险高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如目前在售的中国银行发行的20天短期保本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搏·弈BY11034,产品期限可变,募集资金投资于在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流通的国债、央行票据、国开债、进出口行债券和农发债等公开评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产品以及债券回购等金融衍生产品。理财产品到期预期年化收益达到4.10%,大大高于目前0.36%的活期存款利率。此外上海银行最近发行的“慧财”人民币点滴成金保本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期限为1个月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流通的投资级以上的债券、债券回购,预期年化收益率也有3.07%。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贵宾理财经理陈先生对记者说,预计新的一年各种债券的投资会由于利率上行而受到热捧,新一年新发债券的利率估计还有上行的空间。而对投资者来说,加息周期中选择3-4个月的中短期产品较为合适,收益率一般能达到3.6%-3.7%。
对策五 短期理财盘活假期闲置资金
春节假期来到之前,各家银行纷纷展开了春节短期理财产品市场的争抢。根据巨灵财经统计数据,上周发行的理财产品中,3个月以内理财产品占比高达六成。其中,1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占总发行量的26.36%;1-3个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75只,占总发行量的34.09%,短期理财产品继续占据发行主体。
而根据金融界对上周发行的220只理财产品的评级,综合评级前十名均为中短期产品。产品涉及组合投资类和债券投资类,币种涉及人民币和澳元两种理财产品,理财期限来看最长6个月最短1个月,均为中短期产品。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发现,很多投资者表示节假日理财产品是目前他们首选的资金闲置期现金管理工具,大多数人会通过购买超短期理财产品来提高投资的整体收益,尤其是对于春节这样的长假,通过购买假日理财产品比起直接把钱闲置在活期账户中可获得多达好几倍的投资收益,无疑是通胀中财富保值增值的途径。
光大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今年该行的节假日理财在期限设计上除了传统的7天理财产品,更是为一些假期较长的投资者,准备了为期16天的“加长升级版”假日理财产品。这样一来,像习惯元宵节后开工的小企业主们、“春节+年假”一起休的白领们、出远门探亲旅游的投资者们也可以有更适合的产品。
此外,随着利率的上升,和去年的春节版理财产品相比,今年银行春节理财产品在收益水平上更上一层楼。业内人士认为,央行持续上调准备金率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影响显著,资金市场利率或持续上行。
上周,多家银行陆续上调了日常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其中,招行从上周一开始,将“岁月流金”各档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大幅上调,如7天期限的从1.80%上调到2.00%,14天期限的从1.90%上调至2.30%。工行也决定从今天起上调“日升月恒”收益递增型法人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上调幅度在0.05%至0.1%之间。而光大银行在春节期间共发行本、外币理财产品30余款,收益水平在春节期间也普遍提高,其中一款59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达4.1%。
不过,中信银行理财经理也表示,投资者还要根据自己资金的使用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目前各种短期产品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比如7天后需要资金,就不能购买7天的理财产品,因为银行有一个产品的赎回时间,不同产品和不同银行到账时间可能不同。而如果资金不急需要用,可以适当放长一些,可增加收益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到银行办理手续的繁琐。
南方日报记者 田志明 黄倩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