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虚幻项目挫伤创业板 钢研高纳募资使用率1.11%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6日 16:18  财经国家周刊

  “虚幻”募资项目扎堆出现,使得创业板出生伊始,即面临诚信的考验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曲瑞雪

  创业板2010年中期报告披露在8月底告一段落。此时,创业板创立已经接近1周年,正式挂牌公司达到了120家左右。

  与蔚为壮观的发展规模相比,部分上市公司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高成长的惊喜,相反,招股说明书上的募集资金投资计划和业绩成长承诺,在2010年中报数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几乎所有的创业板公司,都在其IPO招股说明书中表达过强烈的资金需求,同时也为投资者勾勒过资金充足之后的高成长蓝图,但相当一部分公司在融得充足的资金后,白纸黑字的募集资金项目,却不见下文。

  《财经国家周刊》统计的2010年中报信息显示,资金到账已经超过6个月的前三批4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其中22家公司的募投项目与承诺进展明显不符。

  一位研究创业板的市场人士指出,“虚幻”募资项目扎堆出现的背后,是创业板发展急功近利的表现,由此导致创业板被寄予厚望的“高成长”丧失了物质基础,也使得创业板出生伊始,即面临诚信的考验。

  钢研高纳样本

  头顶“纯正军工股”光环的钢研高纳(300004.SZ),曾经在招股说明书中清晰地描述了公司上市前对募投项目的强烈需求:“公司现有产能已经饱和,业绩的增长主要依靠募集资金项目的达产增效”;“预计公司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投产,2012年达产80%以上”。

  记者调查了解到,招股书中的这些表述,到目前为止,仍然是“空话”:自2009年12月25日上市后的半年多来,钢研高纳的募集资金使用率仅为1.11%。

  这家募资总额高达5.5亿元、承诺为3个募投项目投资2.3亿元的公司,至中报披露期投入全部募投项目的资金总额为612.34万元。其中包括公司在2009年底上市之前利用自筹资金预先投入的608.75万元(已用超募资金做了置换)。因此,2010年上半年,钢研高纳对全部募投项目的投入只有3.59万元。

  在招股说明书中,钢研高纳多次表示,其3个募投项目的排序是依据项目“轻重缓急”的重要性原则进行的。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发现,即便是对于排在第一位的“航空航天用粉末及变形高温金属材料制品项目”(以下简称“粉末和高温材料项目”),钢研高纳虽然承诺对其投资9995万元,可时至2010年6月底,对该项目的总投入只有611.71万元,不足计划总投入的1/15。

  除去前述608.75万元的前期投入,上半年,钢研高纳对这一“最紧迫”的募投项目,仅投入了2.96万元。

  但根据招股说明书,这一项目的建设期却是“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而且将在“2010年12月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对于另外两个募投项目“航空航天用钛铝金属材料制品项目”和“新型高温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制品项目”,钢研高纳分别承诺投入资金6588万元和6447万元,项目建设期同为2009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并将同时于2011年12月1日达到预订可使用状态。

  但在上市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其对前者的总投入只有0.63万元,后者的总投入则为0。

  半年间,3万余元的投入,对一家机械设备行业企业来说,能有何为?

  9月初,《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来到了钢研高纳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指示的项目选址地点——河北省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根据招股说明书,钢研高纳的3个募投项目的建设期都是始于2009年下半年,且按照计划进度,其第一个项目在2010年上半年应该已经完成建设。

  记者驱车在涿州开发区大大小小的道路上四处寻找,始终未发现有钢研高纳相关在建工程。

  在开发区管委会,记者从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已经身为上市公司的钢研高纳,其募投项目选址地点还在其控股股东——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的涿州基地内部。据透露,这一基地还有钢研科技集团的多家子公司的项目,集团旗下的另一上市子公司安泰科技(000969.SZ)也有项目在这里。

  进入钢研科技集团基地,记者依然没有找到钢研高纳的在建项目。

  在集团基地办公楼里,几位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纳’的土地证是有了。但项目现在还没有开始建呢。应该是在规划吧。现在都9月了,你说的今年年底前达产,是不可能的。”

  另据他们透露,这个基地里至今“还没有钢研高纳募投项目的具体负责机构和负责人。”

  “找‘高纳’你就去‘五室’吧。”在他们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一座被称作“五室”的旧厂房前。这里是钢研高纳上市前使用了多年的粉末车间。

  当被记者问及与该车间相关的募投项目“粉末和高温材料项目”会建在哪里时,车间一位工人表示,未来这座旧粉末车间翻新后,就是“粉末和高温材料项目”项目的一部分生产地。此外,由于该车间面积不足,食堂旁边还有一个地块也是用来建新募资项目。

  记者发现,这块按照招股书计划应该已经完成建设的项目地块,还是一片荒地,草木繁盛,没有破土动工的迹象。

  对于如此的投资进度,钢研高纳的中报显得“漫不经心”——不仅对募投计划完全失效没有做任何解释,还称自身募投项目进展都“符合计划进度”。

  负责钢研高纳上市保荐的国信证券,在其对公司的“持续督导报告中”,对公司募投项目的进展情况,也只字未提。

  9月5日,《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南村19号的钢研高纳公司总部,公司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以“我们公司不接受外界采访”为由,回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包装的“秘密”

  与钢研高纳将募投计划“白纸黑字”写入招股说明书相比,朗科科技(300042.SZ)似乎在上市之前就已经在为募投项目进展缓慢“留了一手”。

  根据公告,2010年1月8日上市的朗科科技,IPO共计募集资金6.12亿元,相比2.13亿元的计划募集金额超募约4个亿。截至6月30日,半年间其对4个募投项目的投入为863万元,占募资总额的1.4%。

  其中,对于计划投入2116万元的“闪存应用及移动存储技术研究平台扩建项目”的投入为0元;对计划分别6000万元左右的“专利申请、维护、运营项目”和“营销网络扩展及品牌运营项目”,投入也都不足50万元;其投入最多的是计划投入6689万元的“闪存应用及移动存储产品开发平台扩建项目”,也只投入了788万元。

  当被记者问及为何对募投项目的投入较少时,朗科科技董秘王爱凤在电话中表示:“我们招股说明书上募投项目本来就只是笼统的3年规划,一开始就没说过我们的项目哪一年要做到哪一步。”

  像钢研高纳和朗科科技这样对募投项目投入甚少的公司,在创业板并不是少数。

  据记者统计,仅是募资到账超过6个月的前4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就有22家的资金投入比重尚不足15%,超过了半数。

  这其中,多数公司的全部或部分项目在2010年底就应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是普遍不足两成的投入,使很多公司的募投计划像钢研高纳一样,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此,《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对上述公司中的近20家做了逐一采访,不少公司给出的理由比较牵强。当记者将上市公司给出的理由与部分券商分析师做交流时,发现分析师们谈到创业板公司募投项目进展缓慢时,都会着重谈到其中一项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自身的资金需求并不强烈,他们急需融资的表象、甚至是一些募投项目,都是保荐机构在推荐上市时候帮着“做”出来的。公司成功上市后,这些募投项目的实际进展就要根据公司的运营情况来定了。所以募投项目进展缓慢的现象会比较普遍。而这在券商内部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另据部分分析师透露,保荐机构能帮助做的还不止这些:不少公司招股书中对未来发展蓝图的描绘,也是谙熟“发审委”口味的保荐人代为“包装”的。

  新宁物流(300013.SZ)的中报显示,上半年其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7.91%。除了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外,公司其余5个募投项目都不同程度地落后于计划进度。

  一位参加过新宁物流(300013)新股路演的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这家公司他不看好。虽然其在招股说明书中也特别强调公司将“跨行业发展、跨地区复制”,但其实公司是比较保守的,没有积极的态度,在跨行业方面也并没有什么想法。

  至于这些并不存在的内容为何会出现在招股说明书中,该分析师说,“当然是上市的需要,这种情况很普遍。”

  对于包装甚至“造”项目上市的现象大行其道,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湘宁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背后也存在一些制度缺陷因素。

  “我国的发行制度只有增量发行,公司要上市就必须有募投项目。而一些企业本身经营很好,或者融资问题已经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了,甚至项目都已经完成了,这时候要实现上市公司身份,为了‘过会’,就不得不去‘做’一些项目。而事实上,这些项目投不投对公司都没有太大影响。这类企业在‘过会’拿到钱之后,就会重新评估募投项目是否还‘划得来’,募投项目进展自然会比较慢了。”刘湘宁说。

  他告诉记者,还有的企业本来有自己想投的项目,但是担心这些项目会不合发审委的“口味”难以过会,所以就另“做”了一个项目。等拿到钱之后再去找理由做变更,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所以最终变更项目的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数。

  高成长成幻象

  虚幻募资项目扎堆出现,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创业板的“高成长”无法落地,甚至出现业绩变脸或者倒退。

  在创业板时代,企业在上市前连续几年业绩大增,但上市后不久业绩增速就迅速放缓、下滑甚至出现亏损的现象,被称为“网宿现象”。

  2010年3月24日,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之一的网宿科技(300017.SZ)披露了2009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在上市之后的2009年第四季度主营亏损159万元,全年主营净利下降4.79%,成为创业板公司中首家主营净利出现下降的公司,多项指标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倒数第一。

  如今,“网宿现象”在创业板中已呈蔓延迹象。据Wind资讯统计,2010年上半年,共有2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同比下滑。而最早上市的首批28家公司中,业绩变脸的就多达8家。其中,宝德股份(300023.SZ)以中期业绩同比下滑82.07%被称为创业板新股中的“变脸王”。

  宝德股份在中报中表示,业绩大幅下滑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对石油行业负面影响仍然持续,油田公司和石油服务公司纷纷缩减投资,技术装备出口订单明显减少,部分正在履约和在谈项目被搁置。”但记者在宝德股份招股说明书中却发现,仅半年前,公司对行业的判断则是“整个行业仍然处于石油勘探和钻采景气周期之内。石油钻采行业蓬勃的发展趋势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财报显示,宝德股份上市之日,即是其业绩下滑的开始。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显示,2009年10月30日上市前的三个季度净利润达到2500万元,而在上市后的第四季度,其净利润就骤降至183.28万元,

  “这都见惯不怪了。我曾经亲耳听某老板说他们公司2007是亏损的。但现在看它的招股说明书,2007年却是盈利,而且盈利达到了3000多万元。”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人士告诉记者。

  “这种情况很难监管的,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大多来自受关注较少的细分领域,缺乏行业数据和业绩判断依据,也就给作假者提供了便利和保护。”该研究人士说。

  9月6日,深圳中小板指数创造出了6269.56点的新高,在本轮反弹中涨幅居沪深交易所各指数之首,与之对应的是,2010年中报显示,深圳中小板公司中期业绩同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

  反观创业板,当招股说明书中一个个行业前景广阔、竞争优势明显的公司在上市后出现业绩迅速变脸、募投项目进展缓慢的情况时,创业板的高成长性给投资者留下的,还只是一个幻象。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