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回应质疑:个别公司业绩欠佳事出有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3日 06:31  证券时报

  胡 南

  对质疑最有力的回应,就是实打实的业绩。数据显示,中小板上市公司今年中报依然将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而将满周岁的创业板公司业绩虽略有分化,但也呈现“大部队向前冲仅小部分掉队”的态势。有投资人士认为,创业板个别公司业绩低于市场预期,多为受季节性因素以及宏观政策影响的结果,随着募投资金有效使用,业绩向好可期。中小板的精彩完全有可能在创业板重演。

  大部队向前冲小部分掉队

  今年上半年中小板公司的业绩回升比较快。截至目前,453家公司有410家披露中期业绩预告,预增、预盈和预计扭亏的有356家,预喜公司占比达到86.83%。其中,安纳达中报预增超过137倍,苏宁电器等老牌牛股也一如既往地表现出色。此外,部分上市之初饱受质疑的公司,也用出色的中报业绩有力地回应此前的质疑。

  创业板方面,目前已有25家创业板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增和续盈的公司合计18家,预喜公司占已经发布业绩预告公司总数的72%。单从数字看,创业板中报业绩相比中小板略有逊色,但也不乏国民技术一类的佼佼者。中报显示,国民技术盈利同比增长高达196%,台基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98%,乐普医疗碧水源净利润同比增长40%。不过,业绩增长徘徊在10%左右的公司也不在少数。对此,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这或许与市场对创业板成长性预期过高不无关系。但如果拉长观察期,优秀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应该会逐步显现,从而抵御目前高估值的压力和风险。世纪证券高级分析师吕丽华也认为,创业板公司的新兴行业属性,注定了其在行业成长初期业绩波动较大,但只要公司通过技术升级、产能提升等,成长性就可能逐步显现。

  个别公司业绩欠佳事出有因

  中小板业绩增长成色十足,而创业板公司分化比较明显。事实上,在2009年年报披露时即初现端倪:创业板有39家公司2009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低于2008年。

  尽管目前2010年中报尚未大面积披露,但创业板中报俨然已成市场关注的焦点。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从目前已披露的预告来看,创业板个别公司的业绩表现低于市场预期。该人士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创业板公司本身多属于高风险行业,受季节性因素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大所致。“比如网宿科技,去年受到国家互联网政策影响,年报比较难看,但公司今年半年报预告显示公司营收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该人士表示。

  吕丽华还表示,个别创业板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是与其所属的新兴行业属性密不可分的。比如“电影第一股”华谊兄弟,大片集中在下半年的节假日上映,因此其下半年的业绩应该会有所好转。同时,一些创业板企业,由于行业原因对单一客户依赖较大,确认收入在下半年,这也有可能直接影响上半年业绩。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相较于一些主板、中小板公司的传统行业,创业板的新兴产业公司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周期也一般要长,金融危机影响的滞后效应还可能在中报业绩中显现。宝德股份就是典型的例子,公司公告称,由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型企业影响存在滞后性,同时公司产品个性化程度高,属于订单式量身定制的生产,研发、设计、生产周期和交付验收并确认收入周期较长,直至目前公司仍处于金融危机的滞后性影响之中,公司在产的订单数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由此导致利润下降。

  用长远眼光看问题

  风物长宜放眼量。判断一个公司的好坏,不能简单地从一时的业绩好坏出发,而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

  目前的中小板、创业板公司的确有个别公司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让投资者失望。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类公司的未来或许仍然值得期待。比如刚刚发布半年报的合康变频,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和3760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1%和9.8%,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尽管如此,申银万国仍然在最新的评级中给予了维持“增持”的评级。申银万国认为,通用型高压变频器未来毛利率将能稳定在30%以上,公司订单快速增长,未来业绩增长将能实现以量补价。公司目前产能紧张,募集资金项目完成后产能将达1800台/年,新产能释放将助推公司业绩增长。

  有分析人士认为,业绩影响类似于上述原因的公司可能不在少数,创业板公司由于盘子小,多属于高科技、高风险行业,受调控政策、原材料价格上涨、恶劣天气以及募投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的影响,都有可能使业绩产生波动。天相投顾分析师也认为,创业板公司新募集资金所产生的利润释放需要一个过程。一旦超募资金得到有效使用,新增产能以及技术提升都有可能使得业绩增长。吕丽华甚至预计,部分上半年业绩疲软的创业板公司,不排除业绩呈现前低后高走势的可能。

  事实上,从创业板推出到现在,一直有很多投资者质疑它的投资价值。然而,同样的情况在中小板刚推出时也曾出现。6年过去了,中小板孕育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公司,吸引了大批基金的关注,不少机构从中获利颇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同样的故事很可能会在创业板重演。”一机构投资者如是表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