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雨飘摇之际,高市盈率带来的“破发”风险暴露无遗!
今年来上市的中小市值个股“破发”比例曾一度逼近1/3。缘何被基金等机构追捧的中小盘新股,反手成为套住机构的死扣?新股“赚钱神话”破灭背后,有着哪些必然因素?面对信息不对称下的定价博弈,基金在反思什么?
□快报记者 吴晓婧
中小盘股遭遇“破发潮”
还未上市就已被众多基金经理看好的碧水源,其股价由最高175.58元一路下跌,上周最新最低探至109元,短短13个交易日内,跌幅接近4成!最贵“IPO”中小板“新贵”海普瑞,在其上市之后的第4个交易日就跌破发行价,无疑给高价参与的投资者当头一棒。
时隔三个月,A股市场再度出现新股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的个股。上周二,嘉欣丝绸上市,当日即跌破22元的发行价。经历了上半周市场“暴风骤雨”式的下跌后,中小盘新股相继破发,新股“赚钱神话”再度破灭,成批基金出现浮亏。据记者统计,截至5月12日,今年来上市的中小盘个股(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37只处于“破发”状态,“破发”比例逼近1/3。其中,包括15只创业板个股和22只中小板个股。
“打新”热情骤降
曾被基金等机构追捧的中小盘新股,反手成为套住机构的死扣。面对三个月的锁定期以及普遍偏高的发行价,基金近期的投资策略“悄然”转变。不少基金经理透露,已经倾向于在二级市场选择性地买入次新股,“打新”热情则受到抑制。
据记者统计发现,5月11日进行网下申购的4家中小板公司,平均每只个股网下申购只有26只基金参与,其中雅克股份仅15只基金问津,九九久仅19只基金问津。5月6日进行网下申购的5家创业板公司平均每只个股网下申购只有不到30只基金参与,而恒信移动和劲胜股份仅13只基金问津,与前期的火爆追捧场面大相径庭。值得注意的是,从参与上述两批中小板和创业板认购的基金类型来看,多为债券型,股票型基金鲜有参与,与此前“股多于债”的基金打新部队结构截然不同。在新股“赚钱神话”破灭之后,机构对于新股的询价也开始趋于谨慎。
“从最近的询价来看,机构的报价中枢是往下降的”。深圳一债基经理表示。的确,上周五公布询价结果的3只中小板新股发行市盈率明显回落。公告显示,爱施德、常发股份和海康威视的发行市盈率分别为49.45倍、41.9倍和49.28倍,平均市盈率为46.88倍。对比之前中小板股票平均发行市盈率,呈现出明显回落的态势。此前4批共15只中小板股票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8.85倍,最高的四维图新发行市盈率达80倍。
“考问”询价制度
上海某债基经理表示,新股申购过程实际上就是羊群效应,许多机构拼命地抬高价格。在现在询价机制下,基金等询价机构陷入了“囚徒困境”,基金只有不断推高发行价格,才可以申购到新股。据其透露,从新股发行的流程上看,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应该对新股定价起决定性作用,但事实并非如此,多数询价机构并不重视新股报价,有些甚至十分草率。部分基金公司参与新股询价只是“走走形式”。
多数情况下,报价由研究员自行决定,基金公司内部缺乏讨论,更没有深入研究公司的价值。而研究员确定价格的方法也十分简单,只是参考承销商提供的卖方报告。但现实的问题是,部分承销商出具的新股价值研究报告没有达到审慎独立的要求。此外,在多数基金经理看来,目前新股发行制度对于卖方约束太弱。上述上海某债基基金经理建议,或许未来可以对主承销商和发行公司进行一定的约束。例如,在询价价格上,就价格超过市场市盈率的情况出具说明书,原则上控制一定的发行溢价范围。此外,主承销商要分销一定的股票,三个月后才能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