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盘新股频频破发拉低IPO超募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5日 08:03  大众证券报

  本报讯  新年首月第三周,中国化学中国北车两主板新股双双跌破发行价,成为新年以来破发的冠亚军,中国建筑也已濒临破发边缘。自IPO开闸以来,总共发行的15只沪市新股中,共有招商证券中国中冶等5只大盘股陆续加入破发阵营。《大众证券报》注意到,随着大盘新股频频破发,其IPO超募比例正在被不断拉低,但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超募现象仍愈演愈烈。

  统计显示,去年10月份之前,中国国旅、中国建筑等4只新股的超募资金比例一致低于60%;12月份,中国重工等3只新股超募资金比例都高于100%,中国化学的超募比例则达到了130%的最高点。而到新年以来,皖新传媒正泰电器等4只新股的超募比例则全部低于100%,二重重装超募比例已经低至22.16%。扣除深圳燃气等3只缺少数据的新股外,新股超募比例正在呈现明显的倒“U”状。

  不过,中小板与创业板的超募情况则明显不同。自去年6月新股发行启动后,76只中小板与50只创业板新股的超募现象愈演愈烈,超募比例总体呈阶梯式上升。近日上市的福瑞股份世纪鼎利超募资金比例均超过了340%。截止昨日,中小板与创业板IPO无一破发。

  大盘新股超募现象是否会继续削弱?昨天,上海证券分析师钱伟海向《大众证券报》表示,由于机构对大盘股股价的控制力明显弱于小盘股,因而更显市场化,在发行PE高企的背景下,破发成为价值回归的必然选择,其IPO超募比例也就逐渐降下来了。由于价值高估,个别创业板新股也开始出现了破发的苗头,上海凯宝就离发行价不远。

  国信证券分析师黄学军则向《大众证券报》表示,大盘股超募资金逐渐减少,从宏观上也反映了市场总体资金供给开始紧张,流动性出现缺乏现象。  

  实习生  徐海峰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