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来65家定向增发募资1066亿元;81起资产置换案涉及金额901亿元
本报记者 赵学毅 刘丽靓
自去年9月25日中小板股票华昌化工上市至今,A股IPO已暂停8个月。然而,这期间收购兼并、定向增发、资产置换等大股东资产注入现象频繁出现,涉及交易金额比之前8个月增加65.81%。专家认为,在有关融资渠道暂时尚未开闸之前,面对全球百年金融危机,通过大股东的资产注入是应对危机的可行之道。
据《证券日报》统计显示,IPO暂停之前的8个月(2008年2月份至9月份),已经实施的收购兼并案共有498起,涉及交易金额578.83亿元;而在近8个月(2008年10月份以来),已经实施的收购兼并案有407起,涉及交易金额高达1128.98亿元。很明显,IPO暂停期间,上市公司收购兼并、定向增发等却在升温,与之前的8个月相比,涉及交易金额增加65.81%。
统计显示,有11起收购兼并案涉及金额超过10亿元,包括招商银行、中国石油、苏宁环球、五粮液、中国船舶等。尤其是招商银行,购买了永隆银行有限公司53.12%的股份,涉及资金193.02亿元。通过本次收购,招商银行可以充分借助永隆银行的强大网络和声望向香港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同时,招商银行将自身在零售和中小企业银行、网上银行和信用卡的优势与永隆银行复合产品结构和专长相结合,提升本公司为中国内地客户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定向增发方面,在IPO暂停的8个月时间里,两市合计有65家定向增发,增发数量合计159.86亿股,募集资金合计1066.52亿元;而在IPO暂停前的8个月时间里,两市合计有64家定向增发,增发数量合计110.15亿股,募集资金合计1278.44亿元。可见,IPO暂停在一定程度上让定向增发活跃起来,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数目以及增发股数均有所扩大,尤其是增发股数增幅45.13%。尤其是今年二季度,随着市场回暖,二季度已有19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达368.32亿元。与一季度15家公司定向增发募资合计223.66亿元相比,二季度募资规模环比大幅增长64.68%。
资产置换方面,IPO暂停之前的8个月中,已经实施的资产置换案共有81起,公司本身或公司控股参股公司获得901.59亿元的资产置入;2008年10月份以来,已经实施的资产置换案有108起,涉及置入资产金额高达1093.94亿元。可见,上市公司资产置换也在IPO暂停后迅速升温,资产置入金额与IPO暂停之前的8个月相比增加21.33%。巴士股份、宁波富达、世茂股份、盘江股份四公司近期实施了大手笔的资产置换,涉及金额均超过50亿元,其中巴士股份通过向上汽集团发行股份作为对价向上汽集团购买其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业务相关资产,置入资产金额85.19亿元。宁波富达则采用资产置换和非公开发行股票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宁波城投下属控股子公司广场公司100%股权、宁房公司74.87%股权及宁波慈通100%股权,置入总金额79.48亿元。此外,世茂股份、盘江股份置入关联方资产分别为67.24亿元、51.71亿元;另有32份资产置换案涉及金额均超过10亿元。
不过,上市公司资产交易并没有同步升温,相比收购兼并与资产置换冷静了很多。自去年10月份以来已有314起资产交易案实施,涉及交易金额431.65亿元;而在IPO暂停之前的8个月中,已经实施的资产交易案共有398份,涉及交易金额1093.86亿元。IPO暂停给上市公司资产交易带来喘息机会,涉及资产交易总金额还不足IPO暂停前的四成。数据显示,营口港、小商品城、江西铜业、招商地产、华发股份等五家公司成为近期资产交易的大户,尤其是营口港收购了鲅鱼圈港区7个泊位的资产和业务以及港务集团油罐区和相关土地,涉及交易金额高达72.12亿元。
“在融资渠道暂时尚未开闸之前,面对全球百年金融危机,转而寻求大股东支持,通过大股东的资产注入或资金注入应对危机是走出危机的可行之道。”上海证券分析师认为。当前股价偏低,大股东本身的资产注入可以换取更多的股份,因此他们有动力在目前的情况下,把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实际上,在IPO大门紧闭期间,不少公司变相的再融资,多少也赢得了投资者的认可。例如中国石油5月12日召开的股东大会通过了2009年1000亿元的融资计划,股价应声而起,次日大涨6.07%;龙溪股份在因非公开发行停牌前,连续走出了12根阳线,累计涨幅达45%。浦发银行也是在股东大会的次日,股价大涨创出本轮行情新高。
民族证券分析师徐一钉表示,优质资产注入式的定向增发、或“融资+收购”,将极大改善上市公司的业绩,此类再融资将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该分析师认为,定向增发的引入将带来上市公司的重新定位,使其超越大股东融资窗口的职能,而扮演起资产证券化平台的角色。通过“资产认购式”定向增发,大股东流动性较差的实物资产得以成为证券类资产,可以择机在资本市场出售。相对于“融资+收购”模式,其套现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注入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将影响到大股东的实际变现收益,在此意义上,各类股东的利益更倾向于一致。在全流通背景下,实力雄厚的大股东可以依托上市公司整合旗下资产,实现集团资产的证券化、有价化,将是大股东具有现实意义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