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证券 > 聚焦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 正文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中国证券网消息
国泰君安25日对证监会就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发布点评报告。
中国证监会22 日就《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时间截止至6 月5日。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结束并正式发布后,即会安排新股发行。
根据该意见稿,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根据发行规模和市场情况,合理设定每笔申购的最低申购量。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将设定上限,原则上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对每一只股票发行,任一股票配售对象只能选择网下或者网上一种方式进行新股申购,所有参与该只股票网下报价、申购、配售的股票配售对象不再参与网上申购。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第一阶段将维持现行网下网上发行比例的规定不变。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第一阶段将暂不引入存量发行。对存量发售问题,将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待市场条件成熟时再择机推出。
该发言人说,发行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培育市场约束机制;推动发行人、投资人、承销商等市场主体归位尽责;更加重视中小投资人的参与意愿。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预期目标是:新股的价格发现功能得到优化,买卖双方的内在制衡机制得以强化;股份配售机制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在风险明晰的前提下,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意愿得到重视;显著增强一级市场的风险意识。
国泰君安点评如下:
从06 年以来的经验看,新股发行对于回购利率影响重大,主要源于打新的高收益率。在股市狂热的07 年,新股网上申购的累计收益率接近20%,08年也有接近4%。
本次征求意见稿中对新股发行进行了较大革新,对打新收益率影响较大的有三点:首先是网下和网上申购参与对象的分开。对于目前的市场而言,熊市反弹及平衡市仍是主基调,因而机构参与网下申购的热情并不高,因而这一限制的影响较为有限。影响比较大的是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原则上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
国泰君安认为,大盘股的申购将会发生显著变化。从过去几年的经验看,大盘股的申购中签率平均在1%到2%,远高于1/1000,因而机构投资者的获利将受到显著限制。
06 至08 年间,我国每年新发行股票面值约为1500 亿,按照1/1000 的比例,单个帐户最多中签1.5 亿。而按照08年以来新股上市100%的涨幅,单个帐户的年度绝对收益约为1.5亿。
因而对于资金规模在10 亿以内的投资者,其打新收益率仍有可能保持在10%以上。而规模超过50 亿的机构则很难保持3%以上的打新收益率。
最后是新股报价机制的改革,目前沪深300 的PE 低于以往新股发行平均pe,因而按照当前市价发行的新股与历史相比并无过多的泡沫。06 年以来,IPO对R007 的提升幅度在20-40bp 间。由于本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对机构打新高收益有一定负面影响,国泰君安预计R007 均值的提升应小于以往,即在30bp以内,约20bp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