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达股份中止发行拷问IPO新政前途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3日 13:52  证券市场红周刊微博

  《红周刊》特约 胡东辉

  海达股份成为继八菱科技朗玛信息后第三家、也是在证监会发布IPO新政后第一家因询价机构不足而被迫中止IPO的公司。其实,海达股份本次发行依旧采取老方式,即网下20%、网上80%,且网下发行的股份有三个月锁定期,这就使询价机构宁可选择放弃,也希望等到网上份额高到50%、又无锁定期后再参与新股发行。

  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如果IPO新政真的增加了对询价机构的约束,具有促使其谨慎报价的功效,那么,询价机构应该抓住老规则还在实施的最后良机赚一把才对,可是,询价机构却是甘愿等待新规则实施后再申购新股。显然,询价机构认为新规则对他们更有利,这个事实证明了IPO新政与实践已经南辕北辙。

  思路对、手段错 仍走弯路

  海达股份并不是沿用老发行方式的关门股,5月10日至15日期间总共还有7家IPO上网发行,其中三只创业板新股沿用老规则,三只中小板新股以及沪市的华贸物流将全部试用新规则。

  其实,如果让这三家创业板公司自由选择发行方式,它们肯定更愿意试用新规则,因为新规则能够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来申购。询价机构考虑到配售风险降低,出于志在必得的心态,也乐于付出更高的溢价来竞购,结果势必拔高新股发行价。

  事情的发展就是这么具有讽刺意义,IPO新政是为了抑制新股“三高”发行,可实际效果却恰恰相反。为什么?因为IPO新政开错了药方。

  新股“三高”发行的根源在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一家总股本并不小的公司,在上市之初因为大部分股票被限制流通而成为伪小盘股。实际流通盘小必然推高估值,因此这些伪小盘股在上市之初都获得了过高的市场定价,导致发行价畸高。这实际上还是股改留下的后遗症,当时并没有解决新股的股权分置问题,现在却成为各种问题的症结所在。

  A股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一直在走弯路,一开始管理层认为新股过度投机是因为新股稀缺,于是加快新股发行速度,实践证明收效甚微。然后又认为是新股发行价太低,于是新股定价在市场化的名义下直接向二级市场股价看齐。实践的结果是二级市场股价水涨船高,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升新股发行价,导致新股“三高”发行愈演愈烈。现在IPO新政的思路则是通过扩大新股上市的实际流通量来抑制新股投机,思路是对的,但手段是错的,仍然是在走弯路。

   扩配售、不锁定 一错再错

  提高网下发行比例至50%并取消三个月锁定期,这是一些专家曾经竭力鼓吹的,现在终于被管理层全盘接收。

  这其中的逻辑是这样:新股发行价之所以高,是因为网下发行的数量太少,询价机构最终获配的数量少、利害关系不大,因此报价比较随意;而当询价机构获配新股的数量增加以后,利害关系也更大,因此报价就会比较谨慎,否则破发以后损失也会很大。

  这个逻辑是建立在新股上市后破发的设想上的,因此思维也是单向的。询价机构要想避免严重损失并盈利,就必须降低报价,配售的新股越多,报价就会越谨慎。

  可是如果事实是新股上市后暴涨,这个逻辑就不成立了,配售的新股数量越多,获利也就越大。更何况取消了三个月锁定期后,原来最难把握的时间风险也被排除了,因此网下配售新股更是稳赚不赔。如果降低报价导致配售落空,就意味着煮熟的鸭子飞了。在这种情况下,询价机构为了申购成功,就会竞相提高报价,最终导致新股发行价越来越高。

  理论永远比实践苍白,鼓吹扩大网下配售者口口声声要把询价机构与新股捆绑起来共存亡,实际上却是一错再错。实践已经无情嘲笑了这种天真想法,大多数询价机构并不认为这是对自己的约束,而是获得更多新股配售的机会。当询价机构掌握了一半的新股流通筹码,实际上也就天然具备了操纵二级市场新股走势的能力。这样的IPO新政还会有前途吗?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