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限制炒新成一纸空文 问题根源在发行体制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6日 11:07  理财周刊

  限制炒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矛头仅指向新股上市后的表现,限制炒新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不过好在管理层已经管起来了,投资者应该看到希望。 

  文/本刊记者  郭娴洁

  自从创业板开设以来,新股发行及上市过程中的种种非理性让投资者广为诟病。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针对新股打出了限制炒新的“组合拳”,但是市场面对“组合拳”的功效质疑声连连。

  限制炒新成一纸空文

  为抑制炒新,3月8日、9日深交所、上交所陆续出台限制炒新的新规。8日,深交所对新股上市首日盘中临时停牌制度做了完善,规定在盘中成交价较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10%,或者盘中换手率达到或超过50%时,深交所都会对其实施盘中临时停牌到14点57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在开盘集合竞价阶段股票交易换手率就已达到或超过50%,深交所在9点30分开始即对其实施临时停牌至14点57分。

  9日,上交所新股上市限制炒新的新规也开始执行,规定新股上市首日出现下列异常波动情形之一的,上交所可以对其实施盘中临时停牌:(一)盘中成交价格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10%以上(含);(二)盘中成交价格较当日开盘价上涨或下跌20%以上;(三)盘中换手率达到80%以上(含)。因前款第(一)项停牌的,当日仅停牌一次,停牌持续时间为30分钟,停牌时间达到或超过14:55的,当日14:55复牌。因第(二)、第(三)项停牌的,停牌时间持续至当日14:55。

  8日,蓝英装备博雅生物在深交所上市,作为炒新新规出台后最新上市的两只股票,两只新股的表现备受关注。开盘后,博雅生物盘中换手率大幅飙升,截至9:52已超50%为50.39%,从而触发临停,临时停牌时股价报38.50元,较发行价25元上涨了54%;蓝英装备在开盘后盘中换手率也是大幅飙升,截至9:57超50%为50.23%,从而触发临停,临时停牌时股价报32.16元,较发行价24.8元上涨29.7%。

  新股爆炒显然没有得到有效制止,但相对于以后几天的上市新股,蓝英装备和博雅生物的表现已是相对小心翼翼了。9日,4只新股上市,除大盘股中国交建走势平稳外,其余3只中小板新股均因换手率超50%被停牌。在早盘开盘不到20分钟,中泰桥梁就因换手率超50%触发停牌,雪迪龙紧随其后换手率也超50%被停牌,京威股份在开盘50分钟换手率超50%被停牌。在股价方面,雪迪龙开盘报25元,涨幅21.89%,被停牌时股价为25.9元,涨26.28%;中泰桥梁开盘报14.01元,涨幅38.71%,被停牌时股价为14.81元,涨46.63%;京威股份开盘报21.5元,涨幅7.5%,被停牌时股价为21元,涨5%。

  15日,新股变得更为疯狂。3只创业板新股上市,结果一开盘便被爆炒。仅仅交易6分钟后,要么换手率超过50%被停牌,要么盘中股价比开盘价涨幅达到10%被停牌。而收盘时3只新股涨幅均超过50%,最大涨幅逾九成,创下了近3个半月来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的新高。

  16日,茂硕电源普邦园林克明面业信质电机4只新股开盘不到1分钟就跌破开盘价(非发行价)的10%,遭临时停牌,复牌后又大幅下跌。尽管如此,当日4只个股仍较发行价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19日,登陆创业板的新股再次暴涨,被临时停牌,并于尾盘复牌后进一步上扬收高。截至收盘,富春通信最受追捧涨46.00%,报23.36元;汉鼎股份报22.35元,涨24.17%;聚飞光电报28.67元,涨14.68%;三诺生物报34.37元,涨18.52%。4只新股全日交易时间,短的不到20分钟,长的也不到50分钟。

  至此,沪深交易所自发布临停新规以来,最近8个交易日内,A股17只上市新股全部遭遇临停。

  管起来总比不管好

  面对如此景况,有投资者戏称,限制炒新的新规成了“聋子的耳朵”;更有投资者认为,限制炒新政策是否用反了劲。而沪深证券交易所行政调控个股走势的合法性与有效性亦遭市场质疑。

  有投资者抱怨,在以往的新股炒作过程中,“炒新”资金在建仓之后需要一个拉升和护盘的过程。但限制炒新新规后,新股炒作更容易了,新规只是限制了当天的炒作,真正的新股炒作可以从第二天开始。比如,这些资金在开盘换手率50%之前建仓,在尾盘集合竞价时拉升,次日依然可以顺利出货,这比以前的“炒新”手法更节约资金和时间。对于“炒新”资金来说,无非就是把爆炒新股这盘菜,从过去的一天吃完,改成两天或者三天吃完。

  不过,新股发行的“三高”与恶意炒新确实破坏了市场的投资环境,对之管起来总比放任自由好。随着管理层“组合拳”的力度加大,总有一拳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实上,除了临时停牌这一招,管理层还出台打击炒新的新招——限制恶意炒新者的账户交易。先是深交所对“瞿某”账户采取为期3个月的限制交易措施,瞿某在吴通通讯新股上市首日通过虚假申报蓄意影响开盘价。近日,又有北京神农投资公司称:“本私募已不能购买发行不足两个月的新股,判断全国其他私募也难逃这一窗口指导。”部分信托公司也向合作的私募机构发函给予警示炒新。

  然而,这一招却被市场讥笑为“只抓虾米不抓大鱼”。不过,这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16日,除4只新股高开低走外,15日上市的3只次新股——三六五网利亚德蓝盾股份也开盘即跌停。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认为,限制炒新新规比原有的更为严厉,会使非理性的波动减轻,也会使新股的炒作冷却下来,方向是对的。

  根在制度

  当然,如果矛头仅指向新股上市后的表现,限制炒新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应该说,新股爆炒的根源还在于新股发行体制。

  众所周知,中小板、创业板开设以来,大量的私企上市使PE横行,而PE投资中有着众多的利益集团,他们为了确保自己获得最大化的利益,一定会不择手段地推高股价。如上市公司为了多圈钱,持股的家族和创投为了获得更多倍的股权投资收益,而保荐承销收入、投行部门、保荐代表人提成和奖励与募集资金直接挂钩,非但如此,他们还或明或暗地在其中搞了直投。因此,有了股份,不光发行价,而且上市后的价格均与其息息相关,当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抬得越高越好。

  其次,公开发行股权比例设置不合理。我们可以看到,主板股票上市首日表现一般较为平稳,为何中小板、创业板的股票却一飞升天,原因在于流通盘小。而事实上,很多中小板、创业板的总盘并不小,只是公开发行的比例太小,被炒作者所利用。比如森马服饰总股本6.7亿股,却只发了区区7000万股,只要用少量的钱将7000万股的股价抬高,其余6亿股的家族持股、PE持股均能一起享受。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森马服饰可以以67元的超高价发行,上市后再也没见过67元,不过不要紧,就是连跌一年多,如今股价还有37元多,还是高价股。试想,如果公开发行5亿股,价格会是多少?恐怕连20元也不保了。

  看来,限制炒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过好在管理层已经管起来了,投资者应该看到希望。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