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朱从玖:个人定价或让发行价提得更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0日 12:26  东方早报

  朱从玖表示,下一阶段的新股发行改革将在坚持市场化方向的大前提下,分步实施、逐渐完善。

  早报记者 李雅琦 发自北京

  昨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在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处于逐渐完善的阶段,下一阶段的新股发行改革将在坚持市场化方向的大前提下,分步实施、逐渐完善。

  朱从玖说,发行体制的改革需要综合治理,不仅仅是需要从发行的环节来完善。他具体谈了这个综合措施的要点,包括存量发行、抑制二级市场炒作、增加机构在新股定价中的作用、建立投资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扩大询价对象等。

  其中,他重点提到,从交易所提供的大量数据中揭示的规律看,新股如果不是机构定价,由个人定价,发行价格进一步提升的概率会更大。证监会将不断加强买方定价约束,进一步加大承销商等中介机构的责任。

  存量发行

  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

  昨天新闻发布会的重点之一就是新股发行定价。朱从玖说,目前需要扭转“新股”上市、定价的观念,“经常说新股定价、新股上市,给大家造成的印象是上市就是指一部分的新股发行,定价时目光也集中在新股上。但实际上,上市和定价都是一个公司作为整体来做的,目光应该关注整个公司的上市,和整个公司的定价,当一个公司的价值判断清晰,新股的价格也就清晰了。这种观念的转变具体就表现在存量发行制度是否能顺利推行,推动存量发行是个积极的事,这既是国际惯例,在国内也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

  朱从玖认为,建立存量发行制度的意义和功能首先在于解决股份流通性问题,完善市场机制。其次,存量发行会影响股票的供求关系,长期以来股票发行市场都是供小于求,允许老股发行或许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供求不足的现状。

  朱从玖也提到,目前也有另一种相反的看法,认为存量发行制度有帮助大股东套现、助长PE腐败之嫌。

  此外,就抑制二级市场与新股发行的关系,朱从玖说,目前中国26.5%的股份由于个人的换手率非常高,占到了市场交易量的85%,使得市场频繁交易,二级市场过热的交易情绪、过于频繁的交易和对价格的非理性推动,必然要传导到一级市场。“要理顺一级市场,如果二级市场没有合理机制,是很困难的。”朱从玖说。

  考虑放开投行自主配售权

  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在昨天的会上还提到,目前的询价对象,大部分并不是投行的客户,或者不是投行的直接客户,这造成投行可能会倾向于发行人多一些。

  朱从玖表示,对投行放开自主配售权是由投行的内在机制、客观情况决定的。投行在新股发行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俗地说是“一手通两家”,既要对买方负责,让买方能买到一个好的东西,又要对卖方负责,让卖方能卖个好价钱。

  朱从玖指出,投行理应在投资人和发行人之间起到平衡利益关系的作用,虽然投行近几年的进步很大,但目前由于机制的安排,询价对象是由证券协会规定的,所有的人都在这个框架里寻找询价机构。因此,目前的询价对象中都不是投行的直接客户。

  “虽然2010年对此做出过改进,允许投行自主推荐一部分询价对象,但总体来讲还是不够,大部分可以询价的机构都不是投行的直接客户。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投行可能倾向于发行人多一些。”朱从玖说。

  朱从玖认为,目前对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讨论,讨论到投行的自主配售权的情况不多,但实际这方面很重要。朱从玖同时指出,对投行放开自主配售权,有利于投行提升服务能力,有利于投行业务的增长。作为投行,明确自身必须在发行人和投资人之间保持非常中立的位置,不能偏向任何一方,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制约机制,建立诚信机制。

  据朱从玖介绍,虽然对投行是否能有自主配售权基本达成了共识,但目前市场上仍有反对的意见:在当前新股发行供不应求,发行后涨幅大、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券商、投行有了自主配售权后,会不会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投行会不会只配给自己的客户?都配给客户了,会不会对散户不公平?因此有人建议,只有等股票卖不出去了,才能允许投行配售。

  大成基金(微博)作为

  积极股东值得肯定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早前公开表示,关于制度的完善性,会作为重中之重,而信息披露就是中心。

  对此,朱从玖表示,将信息披露作为中心,证监会、交易所都需要尽责。对招股书和不同企业关键信息的披露,都需要重点考虑。一方面重视申报材料,另一方面从发行人起整个主线都需要关注信披的准确性,未来或引入行业审核招股书的信息披露。

  此外,朱从玖表示要推进“软治理”,机构投资者应扮演积极股东的角色,大成基金在重庆啤酒事件中积极维权的做法就值得肯定。谁对谁错虽然难以定论,但是大成基金的行为是一个积极股东应有的行为,也带动了其他投资者和舆论对该事件的讨论,促进了这种讨论更深入一个层次。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