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股发行改革举措连连 买方得意投行揪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0日 02:02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彭洁云

  近段时间,市场对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热议再次被引爆,作为主要着力点的新股承销和定价环节引发激烈争论。尽管新一轮改革尚在酝酿中,但证监会在春节前后密集推出的一系列先行举措,已让中介机构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发生了微妙变化。

  “预披露提前”增大挑选余地

  春节刚过,IPO预披露提前政策正式实施便让市场为之一振。2月1日,证监会首次对外公开IPO审核工作流程及申报企业在审情况:截至1月31日,共有515家企业处于初审、落实反馈意见、已经预披露和中止审查状态。

  “预披露时间的充裕,会使更多的问题公司原形毕露,也让他们的保荐人脊背发凉。”一家买方机构的投资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表示,以前参加新股路演都只是走过场,随便报个价,根本没有时间仔细研究,而现在这一情况将获改善。

  一位保荐代表人预计,预披露提前后,过会率将较去年进一步下降,上会前取消审核的情况也会增加,这从源头上保证了新股发行的质量。另外,在审企业充裕,也让以前供不应求所导致的新股不败现象日趋消散。

  当投行负责保荐的前端遭遇不小冲击时,其后端负责新股承销发行的资本市场部也奔忙于各家机构投资者之间。

  去年年底,在华宝兴业和信达澳银两家基金公司相继宣布暂停参与新股询价后,其余的询价机构虽无明确表态,但也开始撤离新股发行市场。有数据显示,从2011年11月到今年1月底,连续3个月未参与新股询价的机构(不含推荐类)达到了129家,占比达到45%。

  而大盘股中交股份也被监管层“建议”,将原定融资200亿元的计划大幅缩减3/4至50亿元,才迟迟获得批文。“我们有个已经过会挺久的上证所项目,还没有拿到批文,同样也是卡在发行规模上了。”一位财经公关人士表示。

  虽然政策上尚无实质性的改革,投行以往单纯向发行人客户倾斜的现状已有所缓解。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业内普遍预计今年新股发行的市盈率将下降至20倍~25倍,这给投行后端带来很大压力。

  而记者也从多个渠道了解到,机构参加新股路演拿到的“糖衣炮弹”也更甚从前。以前是参加集体路演的分析师或基金经理才能拿到,一对一路演以后则是整个投研部门的礼品发放,大多是价格不菲的“苹果”系列产品。相较投行,以前处于相对弱势的机构投资者虽然地位有所上升,但饱受诟病的基金“托底”、“人情报价”仍有可能在腐败中滋生。

  “市盈率新政”值得商榷

  对于新股定价的种种弊端,证监会“再下两城”。

  2月3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研究加强询价过程的监管,对于报价高的机构,将进一步督促其切实遵行相关规定,理性定价。证监会还于当日发布了《关于加强新股询价申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基金管理公司应高度重视新股询价申购的管理工作,不得进行非理性报价,以及受人请托进行报价。

  此外,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又透露,正研究一项促进新股发行合理定价的“市盈率新政”,即委托第三方机构,发布各个行业已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供投资者参考。该报告将涵盖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

  券商人士对此褒贬不一,认为该方案有值得商榷之处。有券商研究员质疑,有些拟上市公司属于行业细分领域,同行业公司市盈率可比性较差,此外一些公司主业并非单一,行业平均市盈率将如何制定。

  也有保荐代表人指出,谁能充当权威第三方,平均市盈率能否发挥作用、数据如何取得等,都是问题。虽然遏制打压了发行价偏高,但这样导致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使所有拟挂牌公司估值趋同。好的公司无法卖得好价钱,差的公司却占了便宜。

  一家大型券商的总裁建议,不妨让投行拥有自主配售权,另外,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经验,也应该进一步加大机构投资者的网下申购比例,最终让买卖关系真正由市场化机制决定。

  他指出,“新股不败”的时代即将过去,是时候应该给卖方更多的自由,让市场化机制发挥价格发现者的作用。这样一来,投行也会更加重视机构客户,以及进一步提高主承销商的市场化配售能力。机构也因配售比例的提高,而对新股更具议价能力和理性判断,抑制股价过高。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