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整体上市:上汽只是开了好头

  ⊙赵奕

  上汽集团(600104.SH)在去年的最后一天,终于用一纸公告宣布自己的整体上市,虽然还有些零零星星的小资产没有证券化(比如房地产等),不过,与近3000亿的盘子相比,都是九牛一毛了。

  上汽集团的整体上市具有重大意义,对于上海乃至全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性而言,甚至不亚于在27年前,那一次与德国大众的合资。如果粗略地把上海汽车发展分几个阶段的化,在上海大众前算一个,上海大众后到1997年上市算是一个,上市再到今天吸收合并集团资产,实现100%证券化率是一个,也就是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的历史任务各不相同,第一个阶段是实现汽车工业的从无到有,第二个阶段是实现从一家传统的国有企业向现代治理结构的企业转变;第三个阶段,从资本层面是全面引入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抹去国有资本与其他资本的界限。

  因此,在过年前上汽集团的活动上,我和上汽的一位朋友聊天时谈起,说上海汽车整体上市后,就不要拿自己和东风集团、一汽集团比。要比,现在可以和本田、PSA、现代起亚这样的公司比。每年和东风、一汽比,说自己是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最高,没有危机感,也没有国际视野,现在上汽集团应该到国际上去比,和国际一流的跨国汽车企业比,这么一比,差距就出来了,才有向前一步的力量。

  为什么这么说呢?观察全球汽车厂商,他们一个共同特点是“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公众公司的有几个好处:首先,它的治理是相对透明,大大小小的投资决策,必须要股东们知道,亏了赚了也得把账算给股东们看;第二,它的赚钱效应最后可以和大家分享,好公司大家都喜欢;最后,它是一个融资平台,有了上市公司的平台,能玩的运作就很多,通过它公司就有了做大做强的财务后盾。

  从这点上来说,上汽集团与东风、一汽拉开了差距。东风差二步,一步是把自己旗下的多个上市平台整合起来,梳理清楚;另一步是把集团整体上市;一汽则差三步,比东风还差一步,即主营业务要先上市。在这个方面,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中,能和上海汽车在资本层面的发展水平相提并论的就是广汽(这方面,民企是远远领先,他们比较差钱)。

  虽然在同业对比来看,上汽集团走在了前头,但如果放在另一个维度中看,上汽集团整体上市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上海市国资委主导下的几十家上海企业百舸争流,比如近两年来的上海医药(601607.SH)、上海家化(600315.SH),它们的重组和改制都比上汽集团要早,力度大,玩法更多。比如前者,还涉及香港上市公司,涉及非上市资产,涉及上市公司的退市;而后者,则把PE引入进来,上海国资直接退出。

  A股有几千家上市公司,也不见得个个好,整体上市不是人参果,一吃就什么都解决了。因此,对比上海国资队伍中的其他公司,上汽集团改制之路可以说是刚刚开了头。我认为,上汽集团自整体上市后,进入第四阶段。按照胡茂元董事长2010年底谈到的一个目标,“十二五”期间自主品牌产销达到100万辆。

  但在笔者看来,自主品牌应作为目标之一。从上市公司的层面来看,整体上市后下一步应该给管理层来一次激励(这点上海家化早已做过);再把上汽集团股比从70%以上的高位降下来,进一步优化股东结构;同时,利用融资手段,扩大并购,因双龙失败,上汽海外战略过多倚重通用,吃一堑长一智,还是要勇于出去,否则便浪费了这副“好身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