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皮海洲:不妨取消网下询价发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6日 08:04  新京报微博

  ■ 谈股论市

  取消网下询价发行,是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的重要方法。所有新股份额全部上网,实行竞价发行,真正体现了市场化定价的原则。

  日前,信达澳银基金知会多家投行,暂停参与新股询价和网下配售,也不再安排接待新股发行路演和推介活动。这是继华宝兴业之后,又一家宣布暂停参与新股询价的基金公司。

  在目前股市低迷、新股上市纷纷破发的情况下,华宝兴业基金(微博)、信达澳银基金相继宣布暂停参与新股询价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此举既可以归避打新风险,也顺应了投资者希望暂停新股发行的呼声。

  当然,新股发行不会因为华宝兴业基金、信达澳银基金相继退出参与新股询价而中止。除非所有的基金都宣布暂不参与新股询价。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基金公司参与新股询价,这其中涉及到太多的利益关系。既涉及到基金公司大股东(尤其是券商股东)的利益,也波及到基金公司自身的利益,甚至还波及到基金经理的个人利益。面对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基金公司是很难轻易对新股询价说“不”的。

  不过,大多数基金公司(尤其是一些大的基金公司)不敢对新股询价说“不”,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办法让基金公司从新股询价中退出来。比如,取消网下询价发行,基金公司就不再有用武之地了。当然,取消网下询价发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基金公司退出网下询价,而是为了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的需要。

  之所以要取消网下询价发行,其理由是很充分的。之一,事实已充分证明,询价机构的定价能力是非常低下的,甚至远远不如一些成熟的个人投资者,不能再放任这些水平低劣的询价机构来确定发行价格,危害广大投资者。之二,网下询价已经堕落成为一种交易,一种价格操纵,完全失去了询价的意义。之三,由少数询价机构来确定发行价格,完全剥夺了广大投资者的定价权力,这本身也没有体现出市场化定价的原则。所以,对于网下询价有必要予以取消。

  而在取消了网下询价发行之后,所有新股份额全部上网,实行竞价发行。将发行人可以接受的最低价作为竞价下限,把二级市场股票平均市盈率水平所对应的发行价作为竞价的上限,在此区间由投资者竞价申购。投资者的申购数量为个人投资者1000股(或500股);机构投资者申购数量为10000股(或5000股)。在此基础上按申报价格的高低进行配售。其有效配售的最低价即为新股发行价格,投资者竞价多缴纳的资金全部划拨给投资者保护基金。这种网上竞价发行的方式,不仅消除了网下询价的弊端,而且尊重了所有投资者参与定价的权力,真正体现了市场化定价的原则。此举较之于少数基金公司宣布暂停参与新股询价要有意义得多。

  □皮海洲(微博)(湖北 财经评论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