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证监会主席助理:投资新股切忌盲目跟风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4日 03:08  中国经济网微博

  “新股发行制度尚存缺陷,市场约束机制也不够完善,目前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如何改革完善。就现状而言,过度炒作新股,不仅危害市场,而且从根本上损害投资者切身利益。”1月13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党委委员吴利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特别提醒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散户投资者,对投资新股要理性参与,不要盲目跟风。

  新股投资应理性看待

  资本市场对于引导社会储蓄转化为长期投资、合理配置资源具有重要作用,新股发行是连接投融资双方的桥梁,是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不可否认,一些新发行股票的公司行业独特,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资本市场成为其高速成长的加速器。”吴利军表示,与此同时投资者也要认识到,投资股票应当更多地去看待公司本身,与是否是新股没有直接关系,投资新股也不能与盈利画等号。

  股市并非遍地黄金,新股未必都能赚钱。据了解,与二级市场股票相比,新股的透明度相对较低。新股信息披露仅限于招股说明书以及中介机构的保荐报告、投资分析报告。

  “新公司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经营风险也没有充分暴露,投资者对其真正了解需要过程。因此,相对而言,投资新股的不确定性更高,风险也更大。”吴利军说。

  据统计,2009年以来,新股破发逐渐增多,2010年首日破发率约为7%,2011年约为27%;2011年,下半年参与新股申购的账户数比上半年减少1万多户;近日,两家公司因参与询价机构不足而致中止发行。

  “这些数据虽不全面,但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更加完善的市场机制的引入,一级市场固有的风险特征逐步显现,以往热衷打新的部分投资者已开始反思。”吴利军强调,“新股不败”、认购新股保赚不赔的现象,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这种状况并不正常,也不可能长久。因此,广大投资者对投资新股可能的收益和风险应有足够的认识。

  中小散户可能面临更大风险

  我国境内股市中小投资者占比高,持股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占80%以上。从海外市场看,新股大部分由机构购买,与我国的情况有很大差异。

  吴利军表示,随着各类细分行业的公司不断上市,公司业务越来越专业化,而中小投资者在知识储备及了解发行人的资料来源、渠道方面很有限,特别是新入市投资者,风险意识或经验不足,对已经上市的尚需精心研究,对新股更难做到详细了解。“这种情况下盲目跟风投资新股,可能面临更大的投资风险。”

  初步统计显示,2011年参与新股申购的账户中,专业机构投资者上半年亏损,下半年转为盈利。“但是这种盈利也是短时期的,很可能今年再次陷入亏损。如果这种高价发行局面不改变,预计投资者打新亏损会更大。”吴利军说。

  因此,对于中小散户投资者来说,需要在评估自身优势、劣势的基础上,客观判断自己的知识准备程度、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审慎确定投资方向。

  吴利军认为,中小散户投资者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搜集尽可能多的资料,潜心寻找二级市场上有潜力的蓝筹股进行投资,可能更为稳妥。

  据统计,2010年至2011年,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为:创业板59.49倍,中小板48.53倍,沪市主板37.55倍;而同期市场总体情况为:创业板64.24倍,中小板38.09倍,沪市主板20.06倍。

  “当然,个股之间差别较大,投资者还要自己选择,自担风险。”吴利军说。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需各方合力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监管工作的核心目标,做好工作、任务艰巨,需全社会关注,各主体参与,投资者自我保护并举。”吴利军表示,证券监管部门将围绕这一目标,按照“三公”原则,努力推动建立面向投资者的有效、诚信的证券市场,构筑投资者保护的良性生态环境。

  吴利军要求,发行人要有商业诚信,既要重视自身的产品、技术、质量、市场,提高经营效益,更要充分重视各类股东的共同利益,真实、准确、完整地进行信息披露,只有这样,才能在证券市场上立足和发展壮大。

  他同时表示,对于不诚信、粉饰业绩甚至业绩造假,误导投资者预期的公司,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

  对中介机构而言,则要提高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勤勉尽责,提高业务水准。吴利军表示,中介机构是证券市场重要的参与者,要充分认识到投资者是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伤害投资者最终是要伤害到自身。维护了大局利益,维护了投资者利益,就等于维护了自身的利益。

  “中介机构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专业判断能力,以自己的专业之长,为投资者提供理性判断的真实信息,最终赢得投资者的充分信赖,在市场中赢得坚实的地位。”吴利军说,对于那些一味贪图高收费,不顾真实情况,帮助企业进行包装甚至造假,骗取高价的中介机构,证券监管部门将记录在案,同时他也鼓励市场和投资者及媒体,与监管部门一起进行监督。

  吴利军再次提醒,广大投资者要多学习、多分析,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谨慎作出投资判断。应当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的态度,认真甄别,不盲目跟风。

  (责任编辑:郭虹汛)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